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淇县家训家规家风故事:家风(董宏玉)

淇县家训家规家风故事:家风(董宏玉)

时间:2022-05-12 13:08:53

相关推荐

淇县家训家规家风故事:家风(董宏玉)

编者按:

作家马伯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家风家规家训,传承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

从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因此,家风家教、家规家训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不论时事更替,家国情怀永远占据着我们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县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底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了一次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收到家训家规及家风故事百余篇,内容涉及敬祖、孝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神文化的多个领域,以及治学交友、待人接物、婚姻家庭等社会人生的多个层面。这些家训家规凝结着朝歌大地古圣今贤的智慧之光和丰富的教子经验,研究、筛选、汲取、传播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地继承朝歌传统文化,重筑中华儿女精神家园都能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家风

作者/董宏玉

何为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国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古有仁智礼仪信,今有勤孝善和思。那些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一个家庭形成一种家风,一种家风成就一类人。我很幸运,在我家家风的熏陶下,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勤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海西花厅,过着简朴的生活,自他住进来以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不仅如此,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周氏家训》言:“俭,美德也。俭可养廉,可惜福,可无困穷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省俭为第一义。治躬亦以简朴为第一义,与其求人,不如求己。勤而能俭,自能兴家,俭而益勤,自能持久。勤俭二字相需亦想成也。”家庭的熏陶及成长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使周恩来养成了勤俭的习惯。

“每一食,便念庄稼之艰难;每一衣,便思纺织之辛苦”。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节省每一粒米,父亲告诉我,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讦水浇灌的,正因为如此,我教会女儿的第一首诗就是李绅的《悯农》,在秋收之季,会带她去田野上,让她从小就明白农民伯伯的辛苦。

勤俭就是勤劳和俭朴,指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珍惜劳动成果,用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如今,勤俭己经渗透到我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从小我就教育孩子要使用小手帕,打印纸要双面使用节约用纸。教育她用淘米水去浇花,水龙头不开到最大这样可以节约用水。杜绝白昼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熄从而节约用电。关于节约粮食,要尽量少去餐馆就餐,在外就餐要光盘行动。勤俭成为我家的生活习惯,从而避免了生活中许多资源的浪费,点点滴滴的小事虽说是举手之劳,却告诉了我们:节约不仅是省钱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

孝顺

介子推为母而死,李魁只身劈虎报母仇,香九龄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所追求的美德,古人曾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意思是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做起。如今的社会,我们已不会像古人那样做到《二十四孝》,但是,想想父母为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养育之恩,何以为报?能做的仅仅是,一杯水一张相片一个电话一个叮咛……孝,贵在恒,敬茶九九茶意浓,理发廿载情更醇。

在经济飞速发达的今天,孝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跟不上历史的步伐。虽然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孝已渐渐地游走到了主流之外,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既不缺钱又不缺住房的八旬老翁走上法庭状告自己的子女,原来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住在老屋里,孤零零一个人却得不到子女的一丝关怀。其实这并不是特例,如今不仅有留守儿童,还有许多空巢老人,独处家中,谁知他们内心的苦楚,养育多年的孩子,最后身边却空无一人。

《常回家看看》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心声吧,不要总说赚钱是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你可知他们缺的不是金钱,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我们的陪伴。趁着节假日,带着儿女常回家看看。看起来很严肃、不近人情的父母,其实大多都口是心非,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在我回去的时候,总埋怨我,没事别乱跑,回来了也没什么事,还耽误你的时间。而他脸上洋溢的笑容却说明了一切,希望可以常常看到我却总不善言辞。他们总是很容易满足,陪他们聊聊家常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诚信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这是冯玉祥说过的话,这也是我家一直奉行的一句话。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甚至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孔老夫子说过“人无信而不立”,而诚信这种优良品质要从小培养,曾子杀猪的故事在如今还很受用。周围很多小孩子的家长,经常会对自己的孩子讲,如果表现好,就怎么怎么样,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去做好,回头只换来一句回头再说。回头再说,明明就很敷衍,转头就忘,等到他们想起来的时候,又会认为,小孩子嘛,一玩儿就把这事就忘了。其实,孩子们都满心期待,一直为那个小小的愿望而努力,家长的失信,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一次次的失望,最后导致自己变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上行下效,常言道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它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培育,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有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延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重中之重,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