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古人考取功名到底有多难?

古人考取功名到底有多难?

时间:2018-11-11 04:00:58

相关推荐

古人考取功名到底有多难?

科举考试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进行的一种考试制度,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为了考取功名,出入朝堂,历代读书人真的是历经千辛万苦!这让小编想起几个形容读书人的成语: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几个成语足以说明古人读书的不易!下面以明清时期读书人为例,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们的辛酸。

一、童生考秀才的考试(录取率10%左右)

这一级考试称为童试(县州级考试)。凡未曾入学、身无功名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统称为童生。童生经过县试(五次考试)、府试(一次考试)选拔过后参加岁试(每年举行一次),考中者叫做秀才(也称生员),考试中的第一名叫做“案首”。童试虽然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却有成千上万的人难以过关。《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县试“久试不第者尤甚。某叟年五十余,应县试考三十次,尚未冠。”

二、秀才考举人的资格考试(录取率10%左右)

这一级考试称为科试(县州级考试)。童生通过童试考上秀才之后,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它是秀才考举人的资格考试,说白了就是通过这次考试选拔出优秀的秀才参加举人考试(乡试)。小编查阅到明朝的一组数据:明朝隆庆以后,秀才人数大致在35万-50万之间,同期乡试的录取率为3.1%,全国录取举人的人数在1190-1415之间,可以推算出全国参加乡试的秀才人数为38000-45000人,则进一步推算出科试的录取率为9%-11%之间。

三、秀才考举人的考试(录取率4%左右)

这一级考试称为乡试(省级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只有通过前面提到的科试的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即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为亚元。

明朝抽样乡试平均录取率

四、举人考贡士的考试(录取率9%左右)

这一级考试称为会试(国家级考试),明朝时期允许乡试和会试连续进行。清朝时期是乡试过后次年的二月开考,也是每三年考一次,又称为春闱,礼部负责举办。清朝时期不管考生有多少,最终只录取三百人,这三百人中的第一名叫做会元,其余称为贡士。

明朝抽样会试平均录取率

五、贡士考进士的考试(皇上主考)

这一级考试称为殿试,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中了贡士就可以做官,但官大官小就要取决于殿试的成绩。殿试的成绩高低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成语“金榜题名”形容的就是考上进士。殿试这里小编并未拿出录取率,因为通过上一级考试(会试)考上了贡士就相当于考上了功名。

综上所述,古人(以明清为例)考上贡士就相当于考上了功名,其概率=10%*10%*4%*9%=0.000036,相当于在10万人中选拔出36人!小编同时查看了下近些年国家公务员的录取率,平均为2.1%,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近些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率

如果说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是走独木桥,那么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就是走钢丝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