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南宋平阳林氏四大家族 高官 馆阁学士 武状元 大诗人 古琴大师 道家宗师……什么

南宋平阳林氏四大家族 高官 馆阁学士 武状元 大诗人 古琴大师 道家宗师……什么

时间:2019-01-07 04:12:18

相关推荐

南宋平阳林氏四大家族 高官 馆阁学士 武状元 大诗人 古琴大师 道家宗师……什么

林氏五代时期迁平阳各派浅考

元末明初苏伯衡《故梅轩处士林君碣铭》曰:“林氏系出莆田阙下,初迁长溪,再迁平阳。居平阳者非一族人。”元朝之前,林氏迁平多在唐末五代时期,但也有更早的,如南宋薛季宣《林南仲墓志铭》谓“南仲讳杞,其先家闽中,唐会昌、大中间有名彦者,徙横阳之金舟,遂为林湾里人”,可见“林湾林”是唐朝武宗会昌至宣宗大中年间(841-860)始迁平阳的。本文主要谈及的则为唐末五代时期始迁平阳的林氏各派。

一、泗溪林

苏伯衡《林氏族谱序》谓“平阳林氏,五季时自长溪赤岸(即今福建省霞浦县)来居四溪(即今泰顺县泗溪镇)”,可见“泗溪林”系五代时期由福建长溪赤岸迁入平阳。宋朝刘安上《有宋隐居林公墓志铭》载有“公讳丕,字景徽,姓林氏,六世祖避五代之乱,自闽迁温之平阳,遂为平阳人”,正可相互印证。南宋林杲《中奉大夫林淳厚墓表》则有“先君讳淳厚,字季雅,姓林氏,九世祖建公徙温之平阳四溪”,可知始迁祖为林建。

泰顺泗溪

“泗溪林”有很多分支,包括“岭门林”“涂川林”“钱仓林”等。名人有林杞(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谋)、林待聘(敷文阁直学士)、林元彬(古琴大师)等。

二、林坳林

南宋林炜《处士林君墓志》谓“先君讳己千,字仲能。先世居闽,八世祖庈徙温平阳,乡曰亲仁,里曰林坳(今属苍南县藻溪镇)”,可知始迁祖为林庈,林己千则为第九世。文中谓林己千“生于绍兴辛亥(1131),终于淳熙乙巳(1185)”,设若以公元1163年其33岁为基准,每世也以33年计,上溯八世264年,则始迁时间约为公元900年,正好是唐末接近五代时期。而一般认为林景熙祖上也是自林坳迁出,其《送松存弟序》谓“林氏自闽徙居平阳之坳中,至予十二世,系益蔓,岁合族无虑数百人。叙拜行酒,少长秩如。予以奥里第二支,松存为伯仲行”,若用上述方法倒推,则约为公元9,也是唐末五代时期。当然这种推导误差不小,不过大体上的时代错不了,故参考意义同样不小。

苍南林坳

名人有林管(武状元)、林时中(武状元)、林雍(国史实录院编修官)等。

三、盖竹林

元末明初宋濂《平阳林氏祠学记》谓“初,林氏之居盖竹(今属麻步镇),自名䉞者始。䉞卒,葬于华盖山。子孙至今数百家散处乡闾,服微情弛者久矣。其十二世孙元阳江县尹淳,惧其愈远而不知所自出也,欲立祠于墓而未果。淳卒,其子今刑部主事升遂作祠……”可知始迁祖为林䉞,林淳为其十二世孙,则为第十三世,林淳子林升为第十四世。以林淳、林升所处年代倒推至林䉞,其始迁平阳时间也正好是唐末五代时期。

麻步盖竹

名人有林拱辰(吏部侍郎)、林千之(知信州)、林起鳌(知南剑州)、林梦新(武状元,知梧、容、浔三州)等。

四、荪湖林

清代鲍台《募修护法古寺序》曰:“吾邑西南六十里,有荪湖(今属苍南县望里镇)焉,岩岫玲珑,琪花瑶草,疑非人世。相传五代时,节度使仁药林公归隐于是,寿百馀岁。有道术,授其孙升真,真授水南,故荪湖有道乡之称云。”谓“荪湖林”也是五代时期迁平阳,始迁祖为林仁药。不过毕竟无可靠史料作为依据,鲍氏也说为“相传”,迁平年代、始迁祖名字暂且存参。

苍南荪湖

名人有林薿(知随州)等。

五、各派是否同族

既然“泗溪林”“林坳林”“盖竹林”“荪湖林”各派迁平时间均为唐末五代,那么是否同族呢?显然不是。一则始迁地分别为泗溪、林坳、盖竹、荪湖,各不相同;二则始迁祖分别为林建、林庈、林䉞、林仁药(?),也各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南宋吏部侍郎林拱辰,民国《平阳县志》标为盖竹人,清朝林鹗《分疆录》则标为泗溪人,而根据上面分析,“盖竹林”和“泗溪林”又是不相干的。特别是“泗溪林”的说法还往往把林拱辰说成是林待聘的子孙。且再看宋濂《平阳林氏祠学记》:“复立祠于左偏,祀晦庵朱子之像,以其先宋吏部侍郎拱辰、知信州千之、知南剑州起鳌,及其父阳江君配祀。”盖竹林因与朱熹渊源深厚,立祠祭祀,而以本族名人林拱辰、林千之、林起鳌配祀,若林待聘也是其祖上,岂有不列入的道理?宋濂文中还有“子孙至今数百家散处乡闾”的描述,可见“盖竹林”早已是蔚然大族。几个材料相比,宋濂《平阳林氏祠学记》时间最早,去宋朝未远,更不用说其文史大家的身份,所述自然最为可靠,林拱辰确属盖竹,与泗溪无关。

还有关于林景熙,笔者也已确考其为平阳白石(今属昆阳镇)人,所谓“生于林坳,长于钱仓、盖竹,定居林泗源”云云,实属无稽之谈。且林坳、钱仓、盖竹之林氏分属“林坳林”“泗溪林”“盖竹林”,各自成派,不应混淆。

不过笔者还注意到一则材料,便是元朝贝琼《来德堂记》所云:“号阙下林氏。五季之乱,举宗七人徙平阳而散居焉,四溪其一也。”贝琼此说来自其门人平阳岭门林与直,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七人徙平阳而散居”,不是说就一定分居七个地方,也可能是四五个。上述五代时期迁平的“泗溪林”“林坳林”“盖竹林”“荪湖林”又刚好都对得上号,若非巧合,便是各派祖上居福建时本为同族,迁平阳后分居各地,才各自传承演变成不同族的。当然,关于这点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若确为如此,则林景熙《送松存弟序》所谓“林氏自闽徙居平阳之坳中”,“坳”字义为山间的平地,“坳中”实为泛指平阳各地;“予以奥里第二支”,便无所谓“奥里第一支”问题,而第一支可能便是贝琼所谓“四溪其一也”了。

作者:陈正印

编辑:洽轩

版式:硬盘君

文荟平阳”长期约稿征稿

为了进一步挖掘平阳人文资源,宣传平阳文化历史,留住平阳乡土记忆,中共平阳县委宣传部决定牵头设立专门宣传平阳人文历史的微信公众号:文荟平阳。现编辑部诚邀各界专家、文史爱好者、市民供稿。一经采用,将奉上丰厚稿酬。也欢迎各界人士为公众号提供宝贵意见建议。邮箱:pylishi283@,联系电话:13567718361。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南宋平阳林氏四大家族 高官 馆阁学士 武状元 大诗人 古琴大师 道家宗师……什么人才都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