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教育部:成绩不公布 不排名!家长VS教师:谁赢了谁?

教育部:成绩不公布 不排名!家长VS教师:谁赢了谁?

时间:2022-09-19 04:45:09

相关推荐

教育部:成绩不公布 不排名!家长VS教师:谁赢了谁?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最新内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前段时间,小编身边发生了一件令人纠结的事。同事小张执教的五年级,下学期即将进入六年级成为毕业班,面临“小升初”的问题。但本学期,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导致学习效果不好,就连班里一直乖巧懂事,学习优秀,深得老师和同学们喜爱的妙妙,也由于心伤爷爷的去世,导致学习状态不佳,成绩有所下滑。因此,应部分家长的要求,就在家长微信群里公布了孩子们的成绩,让家长们了解一下孩子现在的学习状况,并希望家长们能为孩子明年的毕业尽到应有之责。谁知第二天,小张老师就被校长喊到办公室,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原来有家长打了教育局的督学电话,把小张给告了,说是公布成绩伤害了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为此,小张老师感到委屈不已,大家也是感同身受:“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啊!”

《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严禁将考试成绩排名公布”。这是从发展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尊重学生隐私的人文角度而制定的。如果学校或老师公开发布了孩子的成绩,就是违规的行为。但现实中,这种规定最让人难做的就是老师了。为什么?看看每学期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各校考试成绩的认真劲儿,再看看家长们对孩子考试分数的热情度,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绩,都是用等级来体现,在素质报告册或成绩通知单中都看不到具体的分数。但是作家长的都知道,哪怕自己的孩子等级是A,也会紧追着老师询问具体的分数,非要弄清楚孩子究竟是99分还是100分才罢休,就更不要说等级是B、C的孩子家长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公布吧,违了规;不说吧,肯定脱不了身。所以在现实中也就出现了,有时老师通过微信、QQ等方式给家长发送成绩的现象。

对于此事,确实难以两全。一头是国家的明文禁令,一头是穷追不舍的家长,老师处在“宠了媳妇得罪娘——两头为难”的尴尬。

小编认为,老师和家长都要理性地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片面的一概而论,毕竟大家的出发点相同,都是为了孩子。

如果发生老师通过QQ、微信发送学生成绩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一、从老师和家长的需求方面

老师发成绩给家长,他的初衷是什么?家长愿不愿意接受?

二、从发送方式方面

老师是把成绩发在微信群,还是私发给家长?

三、从孩子的学习方面

孩子是读几年级?小学还是初中?

如果老师公布了成绩,作为家长,也不要太敏感,更不要把此事上纲上线,没有哪一个老师愿意没事找事,毕竟这是违反规定、冒风险的事情。其实这样做既能满足大多家长的需求,也能帮家长找到孩子身上的差距,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理解。

但也有部分家长因理念的不同,确实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所以就出现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家长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和谐社会当然需要和谐的教育,矛盾无法统一,怎么办?小编认为可以这样做:

老师在通过微信群发送成绩时,可以只发送前30%学生的情况。这部分家长应该不会反对,毕竟孩子能进前30%,也是有面子的。至于剩下的70%,如果家长需要,他一定会主动问老师孩子的成绩。这时,老师再通过微信私发给家长,也就避免了矛盾的产生。

2、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六年小学和三年初中。如果孩子在读小学,老师一定不要在微信公开发布成绩,家长也不要过于注重分数。尤其是四年级之前,应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为主,四年级之后,可以关注学生成绩,但要有度,这个阶段要以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为主。进入初中后,就已经站在高考的预跑线上了,学校、老师、家长都开始注重起分数和排名(义教阶段,貌似不应该哈,但现实逼人啊,呵呵),学生也开始进入了月考、季考、期考的模式,如果老师不公布这些考试的成绩,家长能淡然以对?能放过老师吗?

3、孩子成绩的好坏关乎着家长的脸面。孩子成绩优秀,家长当然乐意公布成绩;孩子成绩不好,每一次公布成绩都好像在打脸。这种心情完全理解,但家长们大可不必如此,哪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同样优秀呢?只要孩子思想健康、态度端正、习惯良好,学习尽力了,什么结果都应欣然接受,毕竟健康才是第一;反之,你应该总结一下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学校教育只是一方面,你还要检讨一下自身有没有问题,比如: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

结束语:如今,家长投诉老师,甚至殴打老师的事件不时见诸新闻报道。这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当下家长的焦虑心态,教师俨然已成为了一种高风险的职业。现在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也将得到更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所以,两者应该秉持初衷,求同存异,相向而行,毕竟只有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下,孩子才能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着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

●山东财大让女生腾宿舍!好地方要让给留学生住!

●知乎高赞:考上985大学学姐的100条考研雷区经验,这些坑别踩

●外籍男子违规载人还数次推搡交警 谁给他的胆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