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应不应该大声朗读?想提高学习能力你就这么做!

应不应该大声朗读?想提高学习能力你就这么做!

时间:2019-03-16 22:24:19

相关推荐

应不应该大声朗读?想提高学习能力你就这么做!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

当我们在学校晨读或者在课堂上学习课文时,老师总会让我们“大声读出来!”不少孩子对于这种阅读方式是有些抗拒的,认为:伤嗓子、费神,或者是认为这样做有些丢人,感觉实在拉不下面子。

但是说到底,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大声朗读呢?

答案是:应该。

老师要求我们这样朗读,其实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作用一:有利于加深记忆

其实这个理论大家应该都听过,这种通过大声地、重复性地阅读的方法,是加深记忆的“硬核”方式。通过大声地朗读,我们大脑表层的记忆回路会处于活跃的打开状态,形成优质记忆的“通道”也因此被打开了。同时,大声朗读,使我们的记忆回路反复“叠加”,从而使这份记忆属于你自己,甚至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尤其是对于缺少自身记忆方法和优势记忆策略的同学,大声朗读可以强制性地使你记住一些必须记住却因为枯燥容易分神的知识。

作用二:有利于刺激脑神经活跃、开发我们的大脑。

朗读本身就能通过口腔动作带动肌肉、呼吸的运动,从而激活我们大脑的多个区域(特别是额叶、颞叶和顶叶),而由于长时间处于运动状态,我们的血液流动会相应的加快,脑神经的活动也会处在兴奋精神的状态。

长期定期地去进行这种类型的刺激,有利于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敏好用,各方面机能都会得到提高。

同时,大声朗读时,由于耳腔共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听到自己的声音(甚至比旁人听到的更加清晰、有节奏),我们的大脑会随着朗读,形成多重感官体验,可能会伴有情景再现、韵律音乐节奏等,而我们知道,人的右脑也叫“艺术脑”、“创造脑”,对于图像、声音、想象这类元素的综合呈现,有利于更好地开发训练右脑,从而使我们具备更加丰沛的情感的更强大的创造想象能力。

作用三:能够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改变孩子的性格

大声朗读在另一个层面来说,通过不断练习做得更好其实也是在锻炼我们的说话能力,长时间地朗读习惯,更有利于各种语言素材的积累,那么由于了解的知识领域更多,孩子的表达内容也会相应的丰富。

同时,如果孩子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他文章、书籍,当他的朗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指的是能做到肌肉放松、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情感饱满地诵读),那么即使他本身性格较为内向,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他也会变得比之前更爱讲话。此时,就相当于能够克服一些自卑心理。而当孩子能把自己的勇气、力量、感情读出来时,他就会慢慢不再自卑,变得外向了。

作用四:有利于增强人文底蕴,提高文学素养

每篇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的美,这种“美”在声情并茂中融为人们的思想灵魂,日积月累下来,就会融入自己的精神风貌,增强自身的底蕴。

而只有在大声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才能更好地去学习这些文章的精髓,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其实不仅是中小学生应该坚持大声朗读,不论什么年龄阶段,这都是一种很有益处的阅读方式。你去到任何一个大学校园,总会看到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练声,也能看到很多考研的学子在大声诵读,还能看到周边居住的老人在路边湖边练嗓练气,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

每天早上拿出半小时大声朗读,不仅提神醒脑,而且好处多多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