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被讨厌的勇气:课题分离理论

被讨厌的勇气:课题分离理论

时间:2023-05-18 17:10:48

相关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课题分离理论

目录

1. 认可欲求、回报思想与赏罚教育1.1. 本质:自我为中心2. 课题分割:不害怕被讨厌2.1. 场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2.2. 场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2.3. 场景:喜欢你,与你有何相干?2.4. 误区是否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如何避免 过度自我?3. 讨好型人格3.1. 分析内在心理形成原因3.2. 必须斩断自身的认知欲求改变认知挖掘勇气此时此刻 付出行动

课题分离法是个体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思维方式,可以显著削弱我们因人际关系问题带来的困恼,从而带给我们被讨厌的勇气。

主要思想是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划分为我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每个人只对其自己的课题起决定作用,他人的课题则无法决定。同时强制他人对他的课题做出某种选择,就会伤害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只需专注于自己的课题,他人的课题既不要干涉也不要过多揣测,过好自己的人生。

其实课题分离就是俗话所说的“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而阿德勒将其发展成一种理论。

1. 认可欲求、回报思想与赏罚教育

当我们把身边的人看作是伙伴,或是身边人掌握着我们的某种利益时,就很容易会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有时这会使我们活得特别累,变得特别敏感,感觉我们不再是那个自己了。

例如小时候我们不得不听父母的话,不仅仅是为了逃避惩罚,还是为了得到父母、老师、身边小伙伴的赞赏。

成年之后,朋友、领导、父母、伴侣各种身份的人围聚在我们身边,似乎我们非常看重他们对我们的印象。

如果被质疑、被批评就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担心自己被讨厌被孤立,自己无法得到应得的利益。

长此以往就会伪装自己,带上面具生活,即便内心非常累,但是长此以往面具就摘不下来了,还可能会变得极端敏感。

性格敏感以后会活的很累吗

什么样的女生城府深?

如何识破一个人的伪装?

这其实是认可欲求在作怪,我们很想要身边人对我们的认可,这也是一种生存本能。

在阿德勒看来,这样的思想与赏罚教育导致的回报思想相关。幼时的行为总会导致父母的奖励或惩罚,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产生回报的思维模式,总会担心“如果不这样别人会怎么看我?”、“会遭受怎样的惩罚”,即做很多事情是考虑到这件事会不会对他人对我的评价造成影响,而非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的利益。

事实上满足别人的期待,或者说满足每一个朋友的期待,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同时,渴望他人带给我们安全感,渴望他人对于我们的关注,这样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极其不稳定,也没有意义。

实际上,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我们自己才更加安全,我们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要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

伪装自己收获的友情是如何的?

他人即地狱。

如果是为了某种实际利益的伪装,就不算是被认可欲求束缚,虽然可能会很累但是会因为自己越来越接近成功而感到价值感,例如潜伏。而这与被认同才会有价值感有着根本的区别。

1.1. 本质:自我为中心

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本质是关注自身的认可欲求是否被满足,自身认可欲求的满足能够给自己被需要的感觉。

但是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可的,即讨好别人的目的是获得他人的认可,只关注他人对我怎么看,他能给我带来了什么。

这样一来其实就将他人看作工具、看作世界的配角,看作是为我服务的人,而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也就是说如果他人没有给你你想要的认可,没有给与你足够的期待,就会感到屈辱、愤怒、抛弃、远离,甚至会更加讨好,这就很容易演变成自私。

“要不是因为你高考!我们早就离婚了!”、“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你看我们每天忙忙碌碌”

思考一下,如果你为了帮助别人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或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幽默、观点、行为而虚伪赞同,你是否是真诚地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价值感与幸福吗?其实是有点虚伪与欺骗的。

实际上,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事情,认可欲求是不同的。本人根据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与认可欲求程度相关的因素:

● 缺乏积极认可、自卑、低自尊

● 价值投资,包括物质价值和情绪价值

● 被认可带来的收益,包括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

解释一下,无论是与他人比较还是与理想的自己比较,由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劣等感会产生自我否定,从而需要外界认可;

对某个事物投资越大,越害怕没有回报、担心全部付诸东流,急需外界的认可,即情绪价值;

在某个方面被认可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例如职位、头衔等。

实际上,上面几个因素可以看出,认可欲求其实还是与自身的欲望、需要有关。这也可以解释越自卑,认可欲求越强,也就越自负越自私。

下文将提到,这样自我的想法很容易滋生出夸耀不幸的行为方式,这是一种对他人的惩罚,可通过他人的愧疚感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其本质是一种内心的自卑,急需他人认可的自卑。

实际上,转变思维方式就可以看到一味追求被他人认可并无意义。

2. 课题分割:不害怕被讨厌

课题:是指人生中的各种宏观的微观的事件,如人生不可逃避的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课题主体:该课题中做出某种选择的后果直接承担者,或者说是该课题的行为主体。这样对于人际关系的任何问题,都可以为每个人分割各自的课题。

课题分离的含义:

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起决定作用。

● 他人无法替代自己完成自己的课题,因此自己的课题不要寄希望于他人,必须依靠自己勇敢面对。

● 他人的课题由他人决定,所以对于他人的课题,过多的纠结与思考完全没有意义。

● 强制他人对他人自己的课题做出某种反应,或干涉他人课题,只会引起矛盾与冲突。

结合3.1.节对人类认可欲求的阐述,就会意识到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实际上是他人的课题,我们其实是决定不了的,一味地追求他人的认可就是追求他人对其课题的回应,这是没有意义的。

而如何面对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则是我们的课题。既然如此,因为他人对他人课题的应答而做不好自己的课题,得不偿失,所以完全没必要一味追求他人认可。

其实课题分离类似于把人生看作是一场单机游戏,周围都只是电脑NPC,整个世界只有你。单机游戏里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过于任性也会导致NPC对你的惩罚和攻击,因此并不是完全地想做啥做啥。

实际上,人之间联系越紧密,对自己课题的应答会影响到他人所面临的课题,他人对其课题的应答也会影响到我们所面临的课题。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课题分离的思想并不在于我们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完全独立,而是各自对各自课题的回应完全取决于自己,相互独立。

下面从几个故事来看课题分离理论的应用。

2.1. 场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故事5:父母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学习不好会影响未来就业和生活质量,同时对父母的老年生活产生影响。

以故事5为例子,学习这件事情的行事主体是孩子,因此这是孩子的课题。但是学习不好会影响其未来的生活,进而对父母的老年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有的父母采取极端手段逼迫孩子学习,这就是对他人的课题强行干涉,这会导致人际关系冲突。

那么问题来了,父母到底要不要干涉孩子的学习呢?

当然要,这关乎生存问题,但这似乎与课题分离理论相矛盾?其实没有。

实际上,学习与否是孩子的课题,但是让孩子学习则是父母的课题。对父母来说,如何让孩子高效的学习是他们的课题与任务,可以是威逼利诱、也可以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也可以选择不闻不问,都可以,但是不同的选择他们要承担不同的后果,因此必须作为父母必须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强制孩子对其课题做出某种反应。

例如孩子不想学习时,体罚、强制、逼迫、愤怒、辱骂都属于干涉孩子的课题。

那孩子需要帮助时父母提供帮助,这是否是对别人的课题的干涉呢?

不是,孩子需要帮助时,无论是主动要求帮助还是吱哇乱叫疯狂暗示,都是他主动要求别人帮助他。此时,父母的课题就是是否帮助和如何帮助。父母可以选择直接给答案、也可以只提供技巧,也可以只给与孩子信心和耐心,都可以,但是不能干涉孩子的课题,即不能逼着他说要怎么做。到底怎么做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内心,面对父母的帮助,孩子是借鉴父母的帮助还是不理睬还是放弃,也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因为这是他的课题。

而后文即将提到,父母应选择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而不是摁着他的头刀架脖子式的逼迫。

2.2. 场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故事6:在工作中,你明知道老板定下来的KPI太高,老是完不成,经常被老板批评,让你感觉自己在被指责:“你为什么又没做到?”。因此,非常害怕跟老板汇报,每次都磕磕巴巴畏畏缩缩的。一次次下来,越来越没自信,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制定KPI和分配任务,这是老板的课题。

接到任务后,如何完成任务,是我的课题。

面对我未完成KPI的情景,老板如何看待,是老板的课题。

老板把我骂了,如何应对,是我的课题。

根据课题分离的思想,既然老板怎么看我是他的课题,那我这人就是心大,就是阿德勒脑残粉,老板怎么看我我无动于衷,所以我干活非常随意不紧不慢,是否可取?

首先这样的行为的确践行了阿德勒课题分离思想,我就从我自己出发而不考虑别人怎么看。

但是这样依旧是不可取,注意这里的不可取并不是指挥遭受领导的批评,而是这会导致我的理想和现实出现差距,精神上的挫败和自卑,以及物质上的没钱,这涉及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后面再讲。

即便KPI很高,但我尽力而为了,即使遭受批评,我依然不会有挫败感。

但是如果怨恨老板KPI定的过高就没有意义。这是因为制定KPI是老板的课题,我们无法干涉,而且一味的怨恨他人对他人课题的回应,而不去思考我该如何应对我的课题(如何应对过高的KPI)其实是一种逃避的体现。

2.3. 场景:喜欢你,与你有何相干?

故事7:曾经做舔狗时,总以为对她好她就能回心转意,没想到她却越来越疏远我。现在明白了,既然如何面对我的好是她的课题,而我无法改变,我只需要做好我的课题就行。那懂了!我要继续疯狂的追求她!

先说前半句。如果对女神造成了困扰,其本质还是活在了别人的人生中,渴望得到女神的认可,还因为对方疏远自己而感到懊恼委屈,这其实还是一种认可欲求。

此时要明白是否认可你是别人的课题,别人的应答完全可以不按照你的预期,如果强迫、骚扰对方为其自己的课题做出选择,这就会是冲突的开始。

题注本人也会纠结 “一味执著于对方爱不爱我 ” 是不是喜欢的表现,但是真正的喜欢应该是我因为 我对ta好或看到她因为我的贡献而变得更好 而开心。

而且经过3.2.节的分析,追求认可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演变成卑微自私的状态。

后半句,的确让对方接受我是舔狗的课题,舔狗选择继续疯狂追求也的确会更加令人讨厌,但是这种行为并没有考虑到女神的看法,而从舔狗自己出发对自己的课题做出应答,符合课题分离思想。

但是这样的行为依旧不是可取的,这是因为完全抹杀人的认可欲求是理想情况,但凡是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认可欲求。所以如果即便舔狗沉浸在自己的追求之中,一旦女神否定了自己那一丁点的认可,也会变得挫败。

课题分离理论的阐述和应用,还可以参考如何看待“阿德勒哲学(以《被讨厌的勇气》为代表)是一种过时的,鸡汤式的哲学“的说法?

里面高赞暴躁老哥的回答。

2.4. 误区

在刚刚学习了课题分离思想之后,就会感受到该思想的强大。

的确课题分离描绘了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但是在课题分离框架下为人处世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的一面,甚至可能还不如之前未分离时的处理方式更有效。

其实并不是该理论的问题,而是运用的问题。

是否需要考虑他人感受?

学习课题分离之前我们的回答必然是:要!

但学习了课题分离之后,就认识到他人对我们的认可、他人的情绪感受实际上是他人的课题,那既然如此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只关注自己感受而完全忽略他人的感受不就符合课题分离思想了么?

的确是课题分离。但如果真的不去考虑他人感受去为人处世的话,就会发现完全行不通,这也是人与人联系完全割裂的倾向。

那么问题来了:在对自己课题应答时,是否要把他人的感受与评价纳入为约束条件呢?

答案依然是:要!

原因如下:

● 毕竟认可欲求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中的尊重需求。如果回应自己课题时忽视了他人的感受,会导致自己可能会面对更加艰难恶劣的人际关系课题,那样处境更加危险。所以为了满足自身的认可欲求去考虑他人,非常重要。

在后文即将讲到的他者贡献中,也提到了满足认可是产生共同体感觉的最简单原始的方法。

注意第2节的内容提到的是人的认可欲求不能过高,过高的欲望就会陷入失去自我的思维陷阱中。

● 课题分离告诉我们的是“不害怕被讨厌”,就是说要勇敢的正视自己的本心,勇敢地面对人生课题,而不是陷入到对他人的恐惧之中。以上内容均不意味着“要被人讨厌”或是“对他人冷漠”。

● 同样是5.3.节他者贡献的内容,考虑他人也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自己给予自己贡献感的手段。

这也类似于公益活动、帮助朋友、自我提升而产生的贡献感,这种被需求感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与被他人认可有着根本的不同。

如何避免 过度自我?

为人处世中是否在意他人感受、如何照顾他人感受的确是一个极难处理的人生课题,这一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关于这个问题,博主本人借鉴了《沟通的艺术》中关于自我暴露的内容,在这里引用部分内容作为指导。其他具体内容可参加我的blog沟通的艺术。

自我暴露是指有意地透露与自己相关的、重要的信息的过程。实际上,自我暴露本质上就属于处理个人课题时以个人感受为主他人感受为辅的一种沟通策略。

例如拒绝他人的邀请、倾诉索取情绪价值、澄清事实、增强个人控制力等都是从个人感受出发,可以看作是自我暴露。

《沟通的艺术》中给出了自我暴露的指导原则,此处借鉴地应用至本节问题中,即是避免过度自我的原则:

关系建立:如果有与某人加强或维护人际关系的目的,并且其余指导原则都可以接受时,可适当多考虑对方感受。

风险评估:即根据考虑个人感受的程度、关系程度,判断关系、利益的损失风险。此处的风险其实就是个人所面临的课题的难度。

同一种自利行为,对于不熟悉的人与亲密伙伴来说,对于关系、利益的影响不同。

同一个亲密伙伴,不同的自利行为,对于关系、利益的影响就不同。

例如抱怨与宣泄,对于熟人和刚认识的人来说,对关系的影响就完全不同,对于亲密的朋友甚至还会增进关系。

如果向不熟悉的工作伙伴抱怨工作内容,甚至会损坏切身利益。

例如同一个亲密朋友,放鸽子一两次可能还好,但是常年放鸽子就会损害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风险评估需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判断。精准的判断要以适宜的同理心与认知复杂度为基础,必要时借助枕头法分析或用知觉检核作验证。

原则性问题:在面对原则、底线、敏感性问题时,就必须以个人感受为主。

互惠:除某些特殊场景下(例如看病、报警等),要做到尽量平等,即为对方考量的程度与对方为我考虑的程度大致相同。

再次提醒,对他人的考虑是我们的课题,而他人对我们的反馈则是他们的课题,因此对于他人的反馈要降低期望。在为他人考虑时也要做好风险评估,详见5.2.3.节他者贡献的风险控制部分内容。

3.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似乎与认知欲求极其相关,也是常见的一个心理学名词,接着课题分离讲一下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极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且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害怕被拒绝,害怕面对失败。

特征:

● 小心翼翼,非常敏感

事实上讨好型人格一般同理心较强,可敏锐地觉察出对方的情绪,其实可磨练出极高的情商。

● 很难拒绝他人,即使是不太合理的请求。当拒绝了他人,就会过于愧疚甚至想去道歉。

● 会迎合他人,倾向于抬高他人,贬低自己。

● 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倾向于迎合他人获得别人认可,甚至自我牺牲。

所以讨好者会极其在意个人行为对对方造成了什么不便,内耗极大,从而在社交中非常紧张不自然。

● 容易没有原则和底线、低自尊,自我边界模糊,甚至意识不到他人的越界行为

实际上每个人内心都有不想被人讨厌的倾向性,但是如果经常做出负收益的行为,就演变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实人,或是讨好型/迎合型人格

关于讨好型人格要关注: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真相

心理学之讨好型人格 - bilibili

事实上,讨好型人格会在自己明显不情愿的情况下做出迎合别人的事情,因此在相处中极易降低自己的位置。也许在被讨好者眼里这是一个可靠的朋友,但是在讨好者眼中只是表面朋友而已。过度的自我牺牲甚至会导致厌恶,使被讨好者感受到到没来由的远离,造成关系的认知偏差,即误会。

3.1. 分析

将从内在心理和形成原因两个角度分析讨好型人格。

内在心理

本节的内容已经详细描述出讨好型人格的内心,但是本节内容只是其中一条。

事实上,纵观本篇blog就可以得出讨好型人格的完整内在心理。

● 通过讨好向他人索取认可,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望

这是通过3.1.节内容得出的,讨好行为本质还是满足个人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满足完全取决于外界,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讨好者的内心深处,存在这样的一个思维陷阱,这个陷阱就跟买彩票一样,而你也永远不知道买中的概率是多少:

从图中可以看出,讨好者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但由于讨好者的同理心强,能敏锐地觉察出对方的需要,所以在潜意识内会认为对方的同理心也会很强,对方能够明白我的意思(错),这就导致无休止的讨好,付出了太多的沉没成本。

“我对你这么好,你能不能也对我真么好呀?”

“我都xxx了!他为什么还这样对我?”

以我为世界中心,他人只是实现自我认可的工具。

即使受到了认可,讨好者甚至还会去怀疑对方是因为讨好者做的事情而认可,而非讨好者这个人。即换个人也一样,没必要是自己。

● 将自己幸福感的船舵交由他人,逃避了自己的人生课题,这是一种人生谎言。

需要认可与归属感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将这种需要完全交给他人,那就是逃避了。这样会把关注全部投射到他人身上,这样讨好者自己的动力、目标、幸福自由全部失控。

然而自己的幸福本应是自己创造的,自尊、自信、自我边界皆由自己创造,自己给自己的幸福才是稳定的。所以将这些东西交给他人,就是一种逃避自己人生课题的表现,其本质就是脆弱、拒绝改变、懒惰与懦弱。

从这个角度讲,牺牲自己讨好他人的讨好型人格不值得可怜。

真实的自己是不好的,他人是善良的,弱者是会被爱的

显然这三句话没有一句是对的,但是这个思维的确在讨好者内心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讨好者不仅仅会自我牺牲讨好他人,也会表现出自己很弱的样子来期待关注和认可,这样的做法在小孩子身上还得是面对父母时才能奏效,但是成年人的世界不是如此。

“我没有优点,我一文不值”

人不一定自私但一定自利,所以只有强者会受人尊敬,弱者只会是个屁。

好人就得特么被人拿枪指着?

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形成原因

讨好型人格产生上述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安全感、对别人的爱和关注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但是这种渴望来自于童年经历与个人的认知。

● 童年来自于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这个是通过弗洛伊德原因论分析得出的结果,讨好型人格的人童年时期极少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必须是自己做点什么满足父母的要求,才能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爱,才会具有安全感,才会感受到自己是存在的,例如学习成绩、做家务、帮助父母等等。

如果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就会受到惩罚,并蒙受心理阴影。

如果既没有讨好父母,又没有违背父母意愿,就不会得到关怀,那种体验就好像是自己是个父母的室友一样,感受到孤独。

久而久之这种行为模式造就了讨好型人格的心理。

由此就可以得出,不一定必须是存在暴力冲突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才会讨好别人。即便是和睦的家庭,孩子却从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怀,例如气氛沉闷、家庭沟通贫乏、对孩子心理关心匮乏、生活过于单调,同样会产生讨好心理。

由此可见,家长们必须警惕那些很乖的孩子。如果孩子做到了父母认为对的事情,那孩子会基于什么心理这样做呢?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千万注意,放养 ≠ 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绝不可忽视。

无条件的爱,有过和没有过,差别非常大。所以讨好型人格对恋爱非常渴求,想在恋爱中寻找无条件爱,在恋爱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在恋爱中汲取对方对自己的认同。他们会把恋爱看的非常沉重,就像看到猎物的吸血鬼一样,大家都会非常痛苦。

● 童年的思维定势:只有被认可=对他人有用,并且讨好是唯一的方式,或者是缺乏改变的勇气

这是通过阿德勒目的论分析得出的结果,因为自己的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讨好者就会认为“成年之后也要像童年一样通过讨好别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或者是“我自己就是不如别人”or“我不配”or“改变是痛苦的,我无法做到”等消极认知。

并且将讨好别人看作是唯一的获取认可的途径。

进而形成讨好别人的目的并产生各种敏感、不敢拒绝等各种讨好型人格特征。

根据第2节目的论的内容,讨好者其实还是对童年经历的错误解读,使自己产生了错误的内在心理,没有及时修正或是没有改变的勇气,才会形成恶性循环。

讨好型人格内心渴望他人的爱,来弥补自己从小一直缺乏的安全感,但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无缘无故的好,哪有像小时候父母无条件的爱,没有。所以不断地讨好,不断地放低自己,模糊自己的边界,认为我不配。

3.2. 必须斩断自身的认知欲求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可以从3.3.1节的形成原因中找突破口。原因论的阐述从童年经历告诉了我们这种心态的形成过程,听起来似乎很绝望。但是目的论的解读更加专注于当下,就是说童年的确发生了种种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现在还讨好那就是现在的原因了。

课题分离只是一种思维模式,要改变行为模式需要时间和勇气,因此将从 解读 - 勇气 - 行动三个角度去解决问题。

改变认知

我不管你讨好型人格什么程度,什么原因,但是该有的鸡汤还得给。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实际上,上世纪的父母普遍对心理学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乏精神教育,我们的父母和我们一样,也有不完美也有疏忽的一面。

用今日对心理状态和家庭教育的重视,来比较父母的思维和教育,的确不太公平。

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般来说是处于平均水平的,印象中好像也没有特别极端的事件。

而再想想父母提供给你的爱,很多无微不至的细节,所以啊情况没那么糟。

凭什么别人要给你爱?(课题分离)

首先,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从现在起,父母对你无条件的爱没有了,他们还会向你索取。

然后,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你好,凭什么对你好?你有钱?你是名人?你有个好爸爸?没有!那就必须明白,利益交换。想让别人对你好,来啊,你能给我啥?物质?情绪价值?还是啥?

就算你对我好,我凭什么也对你好,我就是伸手党。有了你的好,你可以滚了,谢谢。

最后,很遗憾呀你的童年这么惨,哈哈哈,那又如何?现在再怎么努力,能弥补那个时候的缺憾嘛?不能,所以你这辈子就死路一条咯?

所以,干脆啊就别希求别人对你好,做好自己的课题,别人要不要对你好那关你屁事?

等别人喂你吗?

看呐,明明自己想要,却不去争取。你不会还以为自己是个孩子吧?不会吧不会吧,世界都是绕着你转的?别人就得明白你在想啥?

自私不自私?

什么?害怕?怕死?怕被拒绝?害怕失败?那就等死吧,自卑情结,不自己去争取,在这担惊受怕?那你觉得在这恐惧的结果是什么?只会被别人踩在你的头上。

不自己去争取,等别人喂你吗?

否定自己

任何事都是一样,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不是在这俩眼瞪着电脑就能改变的,也不是读两本破书就能成的,必须实践。必须从现在就要动起来。

还有你必须明白,什么时候能成功?对不起,这件事情没有进度条,你是谁我也不认识,更没有谁爱关你的破事。

只有你自己不断否定现在的自己,痛苦就对了。

就这,改变不改变,不管我P事。

挖掘勇气

勇气来源于价值

你是有价值的

你的朋友家人,都愿意靠近你,说明你的确是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从小到大就没有一件令你佩服你自己的事情嘛?那些事情的成功,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

你也是人,大家都是人,谁比谁强多少?谁比谁差多少?大家经历不同,但如何使用这些经历,那就在于你了。

而且,牺牲自己讨好他人,痛苦、绝望、伪装自己,你觉得你的好伙伴们愿意看到那样的你么?

此时此刻 付出行动

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通过读书更新思维、吸取鸡汤提高勇气很有必要,但必须实践,去做才能改变一切。

矫枉过正地拒绝

这是一种尝试的方式,尤其是单纯的处于情面需要你付出的情境下,让自己感受一下刻意拒绝的收获和损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