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高考作文需要的思维品质

高考作文需要的思维品质

时间:2020-10-01 16:47:56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需要的思维品质

罗进近

思维是作文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是很多高考高分作文的成功秘诀。写作思维的重要性这一点似乎现在有点被人遗忘的感觉,现在理应被重新重视起来。培养作文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一种思维能力。抓住了思维也就是抓住了根本,因为思维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贯穿写作活动始终。思维具有独创性、批判性、辩证性、流畅性、精进性和深刻性等各种重要品质,这里先来谈一谈思维的独创性问题。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的立意差异不大,往往很难获取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很有必要好好学习和运用一下独创的思维。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说法,他认为独创性的思维具有方面的特征:(1)新颖的、不常见的;(2)机敏智慧的。比如人们在回答“如果从现在起,人类全都变为盲人,世界将会怎样?”的问题时,“走路跌跌撞撞”,“不能阅读”等答案比较普通。但如果是“以前的盲人将成为世界的领袖”,“照明公司和影视娱乐业将破产”等这类的回答,则超出一般人的推想范围,机智新颖。我们的作文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独创的思维,既新颖、不常见,又机敏、有智慧。

这里不妨先以的天津高考作文题为例来说明,题目要求学生从哈哈镜、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反光镜中任选两种,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自由度较大,体现了话题作文的优势,既让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又能够看出他们是否具有独创的思维品质。这五种镜,有的是日常用品,有的是实验仪器,有的甚至是玩具,都是常见之物,比较贴近考生,为考生所熟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找到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同时,这几面镜子是用来观察自我或外物的,每面镜子的功能各不相同:哈哈镜看到了扭曲变形局部夸张的自我,反光镜则看到相对真实的自我和环境,望远镜能看清远方的世界和人生道路,近视镜却能使原本看不清的事物被变清,显微镜更是把原本细微如发的事物看得巨大无朋。单用哪一种镜子都能达到特定的效果,但是却都看得不完整。所以,要看清自我、世界和人生,就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观察和分析。

实际上,这样的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是离不开学生独创的思维的。根据这些镜子所具有的不同比喻义,可以用来指称不同样式的人生状况和态度,可以组合出很多合乎情理的想法和见识。五种镜可以任意组合,使考生在选择材料时有较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与五种镜相适切的文体也是多样的,除了诗歌之外,考生可以任选文体,自拟题目,充分施展才华,彰显个性。喜欢叙事的考生可以记叙与镜有关的故事,长于理性思辨的考生可以从镜中感悟人生,科学知识丰富的考生还可以撰写科学小品等等。选择怎样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文体,正可以考验学生独创思维的高低程度。

比如,一篇题为“镜子”的高分作文,就攫取“望远镜”和“显微镜”来做一番合理的分析,颇具独创思维:

也许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能够走遍世界,但其实,在迈步之前,你应该学会观察或审视世界。你不能盲目的行走,也不能固步自封,只会东张西望。是的,我们应该把眼光投向长远,甚至是未知的领域,至少我们能事先辨别方向,约略定位自己的坐标,也能感知你所处的环境。古人不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凝重的一望吗?那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更是崇高理想的酝酿。

远望是为了远行,也是为了让我们跳出我们所处的坐标点,至少可以避免沉溺“灯下阴霾”,摆脱因拘泥一点,而一叶障目。但要远行,自然要日积跬步。因此,我们还要善于低下头,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身边清楚而具体的每件事情,必要时,我们应该用一下“显微镜”,去观察事物关联的蛛丝马迹。

笔者曾让学生写过一个与上述作文题相类似的题目,就是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以“对镜”为题的文章: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

那么应该如何写好上述题目呢?要写好这个题目,需要在立意上作出智性的选择,意思就是对文章题目先做一番多角度的思考,从而找到一个最适合表现自己写作长处的角度。这其实就是等于要求学生运用独创思维,去表达出一种别出心裁的写作妙趣。

我们先回到上述材料本身来说。就“对镜”这个题目而言,材料中每一句话,都值得在构思上仔细玩味。“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这句话中“镜子”就有多层含义:既可以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物质层面上的镜子,也可以是各种精神层面的另有所指的镜子。材料中还有三句话:“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这三句话其实可以提示学生三种写作思路:容颜的改变以及所带来的感受和思考;看出真正的自我;不愿或不能“对镜”所带来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这样说,独创的思维还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避免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不是简单地反映生活的喜怒哀乐,能在对生活的取舍、概括、提炼、变异的基础上升华个性化的情采和智采,展现着良好的智慧和理性。

有篇佳作“起得漂亮”:

天空以海为镜,于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柳以湖为镜,于是春光乍泄,满地绿意。自古有官府堂前“明镜高悬”、“虚渺空中照妖一镜”。我非圣人,更需明镜数把,以省吾身。

有篇文章的结尾显得简洁有力:

李清照得铜镜于妆台,留下了“人比黄花瘦”的千古名句,而我却认为对镜自照不是寻找忧伤的由头,而是寻找掌控方向的舵盘。明镜,哈哈镜,放大镜,我如手擎三宝,不管迎接的是利剑穿心还是阳光万束,我都甘之如饴。

独创的思维和充沛的情感,让整篇文章拥有了一种运动着的、把其中所有的要素连接起来的精神之流,从而产生极大的写作感染力,真正做到了宋代戴复古所说的:“议论波澜阔,文章气脉长。”

范文引路:

对镜

高一(10)班叶子

水面平静如镜,一只水鸟掠过,泛起一阵微波,他的倒影开始晃动,模糊,但他脸上那一道疤仍然清晰可见。

他转头离开,没有丝毫留恋。又抬起左手压了压头上那顶鸭舌帽,更低了。曾经有不少人和他做朋友,想和他一起疯,一起笑,可是他却从不给予回应。他总是一个人从人群中走开,站在一个视野宽阔的地方,目光放到远处,却不曾停留在任何一点,没有焦距。

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他们从小就穿一样的衣服、一样的鞋子,背一样的包……除了爸妈,几乎没有人能将他们分辨出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一切都变了,自从出了车祸,他的额头上留下了那道深深的疤痕。没有人再会将他们搞混,因为那可恨的疤。如果一个人的仇恨可以杀人,那么那个司机已经死了不下千万次。他恨死了那司机。他毁了他的脸,更毁了他的生活。

弟弟依旧和朋友们有说有笑,可是他,他不敢再接近别人,他怕,他怕他的面貌会吓走身边的人。他想,若是他们被自己的面容吓走,倒不如自己离开来得干脆。走在路上,他觉得路过的人们都在冲着他指指点点,评论着他那一道让人作呕的疤。他多想有个地洞钻进去,可是没有。他只得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摆脱了人群然后他才能喘一口气。

自从车祸以后,他再没有照过镜子,一直没有。他以为他已经是世界上最丑陋的人了,镜子对他来说已没有用处。他以为,因为他的疤,他的弟弟再也不是他的双胞胎弟弟,因为他们有了太大的差别。

他和弟弟分开了两个房间,可他搬出来的时候竟不知该拿些什么。那房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他们共同拥有的啊!除了各自的被子。其实连被子都说不清是谁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人啊,不能分割的,可现在……

他走过湖边,总会看到湖面上自己的影子,那令他厌恶至极的脸。他看到了,总会立刻走开,他恨不得一切可以反光的东西从他的世界消失。

岸边的柳树开始摇动,湖面又波光粼粼,这是远处走来一个人,穿着牛仔外套,墨绿色的裤子,头上还带着一顶鸭舌帽。和他的一模一样的装扮。那人走近了,拿下了自己的帽子。出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张一模一样的脸。没错,一模一样,同样的——那道疤。

他愣住,以为自己在照镜子。可“镜中”的人上前,抱住了他。那时他看清,那是墨水的痕迹……

(点评:这篇佳作可谓思维独特,故事的开头就比较别致,设计了一个湖边特殊的生活场景,以湖水比喻明镜,既含蓄,又贴切,接着为我们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他是谁?他的脸上为什么有一道疤痕?对着水这面“镜子”,他又会做些什么?文章接着老练地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一个年轻人身上的不幸故事。在故事中,他因车祸而毁容,于是仇恨生活,消极度日,也理所当然地抗拒“镜子”。故事结局的设计也很巧妙,作者运用独创的思维,尤其是那道疤痕,文中既有湖中影的明对,也有弟弟的暗对,很为精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