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3-03-05 03:06:59

相关推荐

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设置在海拔较高的山顶,用于风力发电的数据中心则设置在山体内部,数据中心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一般是采用水冷设备进行散热,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包括水平贯穿山体的风洞以及设置在风洞两侧的山体内部的机房,所述风洞设置有与机房底部连通的进风孔,机房的顶部设置有出风洞,所述出风洞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排风井,所述排风井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烟囱,所述烟囱的顶部延伸至山体之外,且烟囱的上端连接有充气烟囱。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烟囱的侧壁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固定在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烟囱为pvc或者红泥塑料烟囱。

进一步地,所述机房为多个,且每个机房的顶部通过倾斜的出风洞与排风井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烟囱的顶端内径小于其底端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风洞的高度高于机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井的深度为100至300m,直径为3至8m。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烟囱的长度为100至30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机房内部的热气流上升并通过出风洞进入排风井,同时外界的冷气流通过风洞和进风孔进入机房,不断形成上曳气流效应,使得机房内部的热气流不断地排出,起到散热的作用。本系统利用热空气的上曳气流效应,不需要采用额外的动力设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包括水平贯穿山体10的风洞20以及设置在风洞20两侧的山体10内部的机房30,所述风洞20设置有与机房30底部连通的进风孔40,机房30的顶部设置有出风洞50,所述出风洞50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排风井60,所述排风井60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烟囱70,所述烟囱70的顶部延伸至山体10之外,且烟囱70的上端连接有充气烟囱80。

山体10的表面设置了多个风力发电叶片,将高空的风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机房30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处理,然后输送至外部电网使用。风洞20贯穿山体10,保证外界的冷空气充分进入风洞20。风洞20还可以作为交通用隧道。数据中心位于机房30中,机房30为多个,且每个机房30的顶部通过倾斜的出风洞50与排风井60相连,风洞20中的冷空气则能够通过进风孔40进入机房30内部,一是可以为机房30内部补充新鲜空气,保证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能够顺畅呼吸,二是可以降低机房30内的温度,起到散热的作用。风洞20的高度高于机房30的高度,具体高2m左右。出风洞50起到排出热空气的作用,当机房30内的温度升高时,热气流会自动上升并进入出风洞50,此时,风洞20中的冷空气进入机房30,不断形成上曳气流效应,促进热气流源源不断地排出,起到散热的效果。热气流通过出风洞50进入排风井60,排风井60的深度为100至300m,直径为3至8m,热气流通过出风洞50后进入烟囱70,烟囱70采用砌筑结构,烟囱70的内径为10至20m,高度为200至700m,烟囱70的顶端内径小于其底端内径,具体地,烟囱70的顶端内径小于其底端内径约10m,可以促进上曳气流效应。充气烟囱80充气后为圆筒状,在充气之前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地运输和安装。充气烟囱80为pvc或者红泥塑料烟囱,使用时,将充气烟囱80的一端固定在烟囱70的上端,然后向烟囱70中充入氮气或者空气,使充气烟囱80成型。充气烟囱80的长度设置为100至300m,充气烟囱80越高,上下温差及压差越大,热气向上的流动的动力就越大。传统的烟囱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修建的非常高,成本也高,而本发明采用软体的充气烟囱80,可降低成本,安装难度也比较低,不需要承受能力强的地基,有利于加快施工周期。为了保证充气烟囱80的稳定性,所述充气烟囱80的侧壁连接有拉绳81,所述拉绳81的下端固定在山体上。

本系统在实施时不需要其他的动力机构,运行成本低廉,且充气烟囱80的物料成本和实施成本都很低,可以降低散热设备的总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贯穿山体(10)的风洞(20)以及设置在风洞(20)两侧的山体(10)内部的机房(30),所述风洞(20)设置有与机房(30)底部连通的进风孔(40),机房(30)的顶部设置有出风洞(50),所述出风洞(50)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排风井(60),所述排风井(60)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烟囱(70),所述烟囱(70)的顶部延伸至山体(10)之外,且烟囱(70)的上端连接有充气烟囱(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烟囱(80)的侧壁连接有拉绳(81),所述拉绳(81)的下端固定在山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烟囱(80)为pvc或者红泥塑料烟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30)为多个,且每个机房(30)的顶部通过倾斜的出风洞(50)与排风井(6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70)的顶端内径小于其底端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20)的高度高于机房(30)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井(60)的深度为100至300m,直径为3至8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烟囱(80)的长度为100至300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数据中心散热系统,包括水平贯穿山体的风洞以及设置在风洞两侧的山体内部的机房,风洞设置有与机房底部连通的进风孔,机房的顶部设置有出风洞,出风洞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排风井,排风井的顶部连接有竖直的烟囱,烟囱的上端连接有充气烟囱。机房内部的热气流上升并通过出风洞进入排风井,同时外界的冷气流通过风洞和进风孔进入机房,不断形成上曳气流效应,使得机房内部的热气流不断地排出,起到散热的作用。由于充气烟囱的上端到机房具有较长的距离,而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这样,机房内部的气压高于充气烟囱上端处的气压,从而促使空气流动,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景顺长城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4.26

技术公布日:.02.2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