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的制作方法

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5-25 06:33:32

相关推荐

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站台门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相较于其他城市交通系统而言,轨道交通的运量大、准点率高,能极大方便人们的出行,而且轨道交通往往不占用汽车、公交的路面行车空间,对于改善城市拥堵问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在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一般会在其站台上设置站台门系统,用于将站台和轨行区分开,并实现乘客的上下车。由于考虑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列车限界,站台门系统的设置往往需要满足与停站的列车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使得站台门系统与停站列车之间存在一定宽度的间隙,导致站台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轨道交通乘客被夹在关闭的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事故屡见不鲜,这种事故尤其容易发生在站台门和列车门即将关闭时乘客仍想强行挤上车的情形,或者上下列车时拥挤的情形。

显然,为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首先需要乘客提高安全意识,安全乘车;其次,也需要对现有轨道交通车站进行相关的改进,以提升车站运行的安全性。因此,不少运营部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上增设了防夹安全措施,以其在站台门使用过程中进行防夹检测,现有的防夹安全措施一般为对应车站设置的对射式激光探测系统,其通过在车站两端分别设置激光发射机和终端接收机,由激光发射机向终端接收机发射激光信号,再由接收机将接收到的调制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当光束被遮断时,则向控制主机发出报警信号,以此来确保站台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上述系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站台运营的安全性,减少乘客被夹在站台门和车体之前的情况产生。但是,由于激光的直进性,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往往适用于直线站台,而对于曲线站台,由于站台拐角的存在,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无法有效适用,只能通过增加多对激光发射机和终端接收机的形式,将曲线站台划分为多个短直线站台,以此来实现站台门的防夹检测,这样不仅会增加激光探测系统的控制难度,也会极大的增加设备的投入成本,设备的故障概率也会相应增大,进而导致激光探测系统的使用、维护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往往需要侵入列车限界,对探测系统的设置稳定性和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且激光对射装置的体积往往较大,其设置数量的增多不仅增加设置的难度,还会加剧侵入列车限界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激光对射装置往往设置在站台门的两端,由于站台门为活动部件,工作过程中的振动会使得激光对射精度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在曲线站台上更加明显,进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失准,出现漏检、错报的情形,也增加了维护、检修的成本,影响车站的安全运营,增大车站的运营成本。鉴于此,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无法有效适用于曲线站台,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通过在曲线站台上对应站台门设置激光发射组件、激光接收组件和激光折射组件,能有效避免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对列车限界的侵入,准确完成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的防夹检测,检测的准确性高,误差小,提升曲线站台的运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曲线站台两端的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以及对应设置在站台门上的多个激光折射组件;其中,

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固定设置在站台板上,其不侵入列车限界,并包括至少一个可沿水平方向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

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对应所述激光发射组件设置,其不侵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且由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射出的全部激光光束可在经各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对应折射后射向所述激光接收组件,以及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可在所述站台门与列车之间没有阻隔时接收到全部所述激光光束;

所述曲线站台的站台门由至少两个站台门直线段对应拼接而成,相邻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不等于180°,且所述站台门的两端和相邻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所述激光折射组件;

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包括激光折射单元和对应该激光折射单元设置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站台门正对轨行区域的一侧,其设置高度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设置高度对应,并使得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可水平传递到与之相邻的所述激光折射单元上,且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激光折射单元运动,并使得所述激光折射单元可在工作时伸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继而通过所述激光光束依次在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多个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和所述激光接收组件之间的传递,可实现所述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站台门直线段为两个,即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且所述激光折射组件的设置数量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偏转舵机、摆臂和调整舵机;

所述偏转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站台门上,其偏转输出轴沿竖向设置;所述摆臂呈水平设置的杆状,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偏转输出轴,且所述调整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上,并使得所述调整舵机的调整输出轴沿竖向设置,继而所述激光折射单元与所述调整输出轴同轴设置,并以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整输出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站台门上对应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开设有容置槽,以用于所述激光折射单元偏转远离所述列车限界后容置在该容置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发射器为沿竖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激光发射器依次固定在沿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柱上,并使得全部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光束处于同一竖向平面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各所述激光发射器分别设置有所述激光接收器,多个所述激光接收器沿竖向依次设置,并依次固定在沿竖向设置的第二立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折射单元为沿竖向设置的三棱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和/或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在纵向上平齐对应的所述站台门直线段。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通过在曲线站台两端的站台板上分别设置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不侵入列车限界,且在站台门组件上对应设置多个可在工作状态伸入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状态远离列车限界的激光折射组件,由各激光折射组件将激光发射组件射入列车限界内的激光光束依次折射偏转到激光接收组件上,继而通过激光接收组件对接收到的激光光束数量与发出的激光光束数量进行对比,判断列车限界内是否夹有人或物,从而有效实现了曲线站台上站台门的防夹检测,避免了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的大量设置,减少了曲线站台上激光防夹系统的设置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远离列车限界,且激光折射组件在列车停稳后伸入列车限界并在列车运行时远离列车限界,在保证防夹检测准确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激光防夹系统侵入列车限界后可能对列车车体的剐蹭、损坏,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激光防夹系统设置的稳定性,延长了激光防夹系统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通过在站台门正对轨行区域的一侧设置多个激光折射组件,并在激光折射组件中对应激光折射单元设置驱动组件,由驱动组件对应驱动激光折射单元伸入或远离列车限界,有效实现了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不侵入列车限界情况下站台门的防夹检测,且激光折射单元的设置成本低,控制精度高,能充分提升激光防夹系统的设置经济性和检测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的控制方法,其步骤简单,控制简便,能有效避免列车运行时激光防夹系统对列车限界的侵入,确保列车出站前车体和站台门之间无人或物存在,充分保证站台运行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结构简单,控制简便,调节、控制的准确性高,能有效实现曲线站台上站台门与车体之间的防夹检测,检测的准确性高,误差小,且激光防夹系统在列车运行时不侵入列车限界,能充分确保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减少防夹系统对列车车体的损坏,进而确保车站运营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激光防夹系统在曲线站台一上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激光防夹系统在曲线站台一上的结构设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激光防夹系统在曲线站台二上的结构设置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激光防夹系统的激光发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激光防夹系统的激光接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激光折射组件在靠近激光发射组件一侧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激光折射组件在靠近激光接收组件一侧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激光发射组件,101.激光发射器,102.第一支撑杆;2.激光接收组件,201.激光接收器,202.第二支撑杆;3.站台板,4.站台门组件,401.端门,402.第一直线段,403.第二直线段,404.容置槽;5.激光折射组件,501.激光折射单元,502.偏转舵机,503.调整舵机,504.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激光防夹系统设置在如图1中所示的曲线站台上,其中,曲线站台包括站台板3和站台门组件4,站台板3为曲线站台板,其靠近轨行区域的一侧侧壁在中部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弯折,进而在站台门组件4设置时,除了分设于站台板3两端的端门401,在两端门401之间对应设置了互成一定角度的第一直线段402和第二直线段403,以两站台门在轨行区域一侧的端面夹角作为两站台门之间的夹角,显然,在曲线站台,两站台门之间的夹角不等于180°,通常情况下,考虑到列车拐弯的难度,两站台门之间的夹角往往介于180°~240°之间。显而易见地,曲线站台中列车的轨行区域可能如图1和图2中所示,也可能如图3中所示,在图3所示的曲线站台中,两站台门之间的夹角小于180°,通常为120°~180°。在上述两种列车轨行形式下,激光防夹系统中各部件的设置形式都可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站台门连接处激光折射组件5折射方式的差异。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以如图1和图2中的轨行形式为例,其中,站台板3可看作由两块互成一定夹角的站板单元对应拼接而成,站台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门401,端门401优选沿横向设置,即垂直于正线方向(纵向);相应地,分别在两站板单元上设置有第一直线段402和第二直线段403,两站台门在站台板3的中部拐角处对应连接,并以端部与对应端门401连接,继而形成如图1和图2中的站台门组件4。显而易见地,对应优选实施例中曲线站台的正线方向也并非为直线,即两站台门交界处两侧的纵向/正线方向互成一定角度,而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402和第二直线段403分别优选沿其对应的正线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站台板3的两端,对应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1和激光接收组件2,两组件固定设置在站台板3上,以避免或者减少站台门组件4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对两组件工作精度的影响;进一步地,激光发射组件1和激光接收组件2远离列车限界,并进一步优选与对应的站台门在纵向上平齐,或者设置在对应站台门背离轨行区的一侧。

具体而言,在优选实施例中,激光发射组件1对应第一直线段402设置,激光接收组件2对应第二直线段403设置,且激光发射组件1设置在第一直线段402背离第二直线段403一侧的站台板3上,相应地,激光接收组件2设置在第二直线段403背离第一直线段402一侧的站台板3上;进一步地,激光发射组件1和激光接收组件2分别远离列车限界,并可进一步优选设置激光发射组件1与列车限界的距离不小于第一直线段402与列车限界的距离,且激光接收组件2与列车限界的距离不小于第二直线段403与列车限界的距离;进一步优选地,激光发射组件1与第一直线段402在纵向上平齐,和/或激光接收组件2与第二直线段403在纵向上平齐。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激光发射组件1如图4中所示,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发射器101和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02,第一支撑杆102的底部固定在站台板3的顶面,激光发射器10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02上;通常情况下,激光发射器101为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激光发射器101在竖向上对齐设置,且各激光发射器101发出的激光光束均处于同一竖向平面内。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激光发射器101为竖向间隔的两个,如图4中所示。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激光接收组件2如图5中所示,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201,优选实施例中的激光接收器201与激光发射器101一一对应设置,即激光接收器201的设置数量与激光发射器101的设置数量相等。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激光接收器201的设置数量为沿竖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如图5中所示,继而通过每一个激光接收器201对应接收到激光光束来判断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没有人或物存在,否则就有人或物被夹在站台门与车体之间;当然,激光接收器201也可设置为可同时接收所有激光光束的形式,通过判断接收到的激光光束数量是否等于激光光束的发出数量来检测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是否有人或物存在。

进一步地,由于激光发射组件1和激光接收组件2不伸入列车限界,因此优选实施例中对应两组件设置有三组可伸入列车限界的激光折射组件5,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三组激光折射组件5分别设置在第一直线段402靠近激光发射组件1的端部、第一直线段402与第二直线段403连接的位置和第二直线段403靠近激光接收组件2的端部,为方便区分,此处分别以第一折射单元、第二折射单元和第三折射单元指代,继而来自激光发射组件1的激光光束可对应发射到第一折射单元上,由第一折射单元将激光光束进行一次折射,折射后的激光光束沿纵向射上第二折射单元,进而第二折射单元对激光光束进行二次折射,使折射后的激光光束对应射上第三折射单元,最后由第三折射单元对激光光束进行三次折射,并使折射后的激光光束对应射上激光接收组件2,从而实现站台门的防夹检测。

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激光折射组件5包括激光折射单元501,该激光折射单元501在优选实施例中可进一步为竖向设置的三棱镜;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激光折射单元501在工作时可伸入列车限界,而在非工作时远离列车限界,即激光折射单元501为活动设置在站台门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激光折射组件5如图6和图7中所示,其中,激光折射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站台门上的偏转舵机502,该偏转舵机502的偏转输出轴沿竖向设置,并对应该偏转输出轴设置有轴线水平的摆臂504,摆臂504的一端固定连接偏转输出轴,其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调整舵机503,调整舵机503的调整输出轴沿竖向设置,且激光折射单元501的一端同轴连接该调整输出轴,继而调整输出轴可带动激光折射单元501绕轴转动,实现激光折射单元501对激光折射角度的调整。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摆臂504的长度应该满足当摆臂504的轴线垂直正线方向时,摆臂504背离偏转舵机502的一端可对应伸入列车限界中,并与列车的车体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对应激光折射组件5在防护门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用于偏转舵机502的对应容置,且优选对应激光折射单元501开设有容置槽404,以使得激光折射单元501可对应偏转容置在该容置槽404中,显然,该容置槽404也可对应容置调整舵机503和摆臂504,如图6和图7中所示。如此设置,可有效保证列车运行时,列车限界中没有装置或结构侵入,也能保证激光检测时能充分检测列车限界内是否夹有人或物,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设置完成后,需要对各激光折射单元5进行调试、校准,调试过程中,先由各偏转舵机502将对应的摆臂504偏转到垂直正线的方向,开启激光发射组件1,产生至少一束激光照射到第一折射单元上,继而调整对应的调整舵机503,使得激光光束经三个激光折射单元501折射后,可对应由激光接收组件2接收,调试完成后,调整舵机503锁定,且偏转舵机502记录从列车限界内偏转回初始位置的角度,以其作为每个激光折射单元501的工作偏转角度,确保激光折射单元501的每一次偏转都与校准时相同,实现激光的准确折射。当然,在长时间的往复摆动后,各激光折射单元501的折射角度可能会发生轻微变化,因此可在车站空窗时间对激光防夹系统进行校准,校准的过程可参照上述步骤进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在实际应用时,可优选参照如下步骤进行控制:

s1:在列车进站前,激光发射组件1、激光接收组件2和各激光折射组件5分别处于未工作状态,各激光折射单元501不侵入列车的限界;

s2:在列车进站停稳后,对应列车车门的滑动门开始工作,乘客开始上下列车;同时,激光发射组件1、激光接收组件2和各激光折射组件5分别接收到控制信号开始工作,各激光折射单元501分别由对应偏转舵机502带动,并偏转进列车限界中;

s3:激光发射组件1和激光接收组件2开始工作,各激光发射器101产生激光光束并依次由各激光折射单元501折射传递到激光接收器201上;

s4:在列车即将出站前,车站的站台门开始缓慢关闭,此时,由激光接收组件2对应反馈信号到列车和/或车站控制室,进而根据激光接收组件2反馈的信号,判断站台门是否需要紧急停止关闭,且判断列车是否可以从车站开出;

具体而言,当激光接收组件2接收到的激光光束数量与激光发射组件1发出的激光光束数量相等时,表明站台门组件和列车车体之间并未夹有人或物,此时反馈“正常”信号,站台门可对应关闭,列车可在站台门关闭后出站;当激光接收组件2接收到的激光光束数量与激光发射组件1发出的激光光束数量不相等时,表明站台门组件和列车车体之间存在人或物阻隔,此时反馈“不正常”信号,站台门暂缓关闭,列车暂停出站。

若激光接收组件2完全接收不到激光光束,在反馈“非正常”信号之前,可通过各调整舵机503对各激光折射单元501进行位置微调,若微调后激光接收组件2可接收到与激光发射器101发出的激光光束数量相等的激光光束,则反馈“正常”信号,并在下一个车站空窗期对激光防夹系统进行校准;若微调后激光接收组件2仍无法接收到激光光束,则反馈“非正常”信号,站台门暂缓关闭,列车暂停出站。

s5:当反馈的信号为“正常”信号(即已确保站台门和列车车体之间并未夹有人或物),且列车准备出站时,在站台门关闭的同时,列车开始启动,且各激光折射单元501分别由对应的偏转舵机502控制,继而各激光折射单元501偏转远离列车限界并最终恢复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激光防夹系统可在列车停稳后立即开始工作,也可在站台门准备关闭前一定时间内开始工作,同时,各激光折射单元501偏转伸入列车限界后,激光发射器101可立即开始工作,也可在站台门准备关闭时开始发射激光光束。总之,激光防夹系统的工作时间区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调整空间大,灵活度高。而且显而易见的,若曲线站台不是两段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激光防夹系统仍然可以适用,仅需对应增加激光折射组件5的设置数量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对应轨道交通曲线站台设置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通过在曲线站台两端的站台板上分别设置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不侵入列车限界,且在站台门组件上对应设置多个可在工作状态伸入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状态远离列车限界的激光折射组件,由各激光折射组件将激光发射组件射入列车限界内的激光光束依次折射偏转到激光接收组件上,继而通过激光接收组件对接收到的激光光束数量与发出的激光光束数量进行对比,判断列车限界内是否夹有人或物,从而实现站台门的防夹检测。

本实用新型中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结构简单,控制简便,调节、控制的准确性高,能有效避免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对列车限界的侵入,避免激光防夹系统侵入列车限界后可能对列车车体的剐蹭、损坏,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激光防夹系统设置的稳定性,延长了激光防夹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多个激光折射组件的设置,有效实现了激光光束的传递和接收,准确完成了曲线站台的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的防夹检测,并避免了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的大量设置,节约了激光防夹系统的设置成本,简化了激光防夹检测的控制过程;此外,激光折射组件的对应设置不仅有效实现了曲线站台列车限界内激光的准确传递,还能通过激光折射组件的对应偏转避免激光折射组件在列车运行时对列车限界的侵入,充分保证车站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总之,通过上述激光防夹系统的设置,能准确实现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确保轨道交通车站的稳定、安全运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曲线站台两端的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以及对应设置在站台门上的多个激光折射组件;其中,

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固定设置在站台板上,其不侵入列车限界,并包括至少一个可沿水平方向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

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对应所述激光发射组件设置,其不侵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且由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射出的全部激光光束可在经各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对应折射后射向所述激光接收组件,以及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可在所述站台门与列车之间没有阻隔时接收到全部所述激光光束;

所述曲线站台的站台门由至少两个站台门直线段对应拼接而成,相邻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不等于180°,且所述站台门的两端和相邻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所述激光折射组件;

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包括激光折射单元和对应该激光折射单元设置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站台门正对轨行区域的一侧,其设置高度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设置高度对应,并使得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可水平传递到与之相邻的所述激光折射单元上,且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激光折射单元运动,并使得所述激光折射单元可在工作时伸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继而通过所述激光光束依次在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多个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和所述激光接收组件之间的传递,可实现所述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所述站台门直线段为两个,即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且所述激光折射组件的设置数量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偏转舵机、摆臂和调整舵机;

所述偏转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站台门上,其偏转输出轴沿竖向设置;所述摆臂呈水平设置的杆状,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偏转输出轴,且所述调整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上,并使得所述调整舵机的调整输出轴沿竖向设置,继而所述激光折射单元与所述调整输出轴同轴设置,并以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整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在所述站台门上对应所述激光折射组件开设有容置槽,以用于所述激光折射单元偏转远离所述列车限界后容置在该容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为沿竖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激光发射器依次固定在沿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柱上,并使得全部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光束处于同一竖向平面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对应各所述激光发射器分别设置有所述激光接收器,多个所述激光接收器沿竖向依次设置,并依次固定在沿竖向设置的第二立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所述激光折射单元为沿竖向设置的三棱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其中,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和/或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在纵向上平齐对应的所述站台门直线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站台门激光防夹系统,属于站台门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其通过在曲线站台两端分别设置不侵入列车限界的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并对应在站台门上设置多个激光折射组件,由各激光折射组件将激光发射组件射入列车限界内的激光光束依次折射偏转到激光接收组件上,从而实现曲线站台上站台门与车体之间的防夹检测。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防夹系统,其结构简单,控制简便,调节、控制的准确性高,能有效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曲线站台,检测的准确性高,误差小,且在列车运行时不侵入列车限界,能充分确保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减少防夹系统对列车车体的损坏,进而确保车站运营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朱丹;张浩;张琨;邱绍峰;何翔;周明翔;张俊岭;郭文浩;李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5.10

技术公布日:.02.04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