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老子》作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 是道家鼻祖老子所著

《老子》作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 是道家鼻祖老子所著

时间:2018-06-30 16:47:31

相关推荐

《老子》作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 是道家鼻祖老子所著

《老子》作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是道家鼻祖老子所著。书中很多思想观点与中国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十分相近,《黄帝内经》的许多理论是在道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老子》中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医学的发展。

其中《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则对四时养生有深刻的影响。书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指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则可以化生万物,从而引申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生生不息。书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时养生的核心思想就是人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管子》记载了管仲和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其内容庞杂,汇集了先秦时期法、儒、道、阴阳、名、兵和农等家之精论,包含政治、经济、兵法等内容,是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重要典籍。

该书指出了顺应四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的观点。书中的一些记载很好的反应了当时人们重视顺时的思想,如《四时》篇云:“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四时曰正。”指出了王者的命令,要顺应天地,如果不了解四时,则会失去国家的根本,只有发布顺应四时的政令才能称之为“正”。《管子》将顺时观的地位上升到与国家存亡紧密相关的高度,顺时、顺应天道是治国的基础。

不仅政令要顺应时令,人们的起居生活也应如此,如《管子·形势解》有:“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指出人要按时起居饮食,适寒暑则有利于健康长寿,否则会减损寿命。《管子·四时》云:“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

岁掌和,和为雨。”《管子》提出了在夏季和秋季之间有中央土,即后世所谓长夏季节寄王于六月,将一年四季分为五季。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所以能正常进行是由于中央土的辅助。《管子》也许是最早提出一年分五季的著作,或者说是后世将一年分为五季的理论源头。《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与其门客所著,是杂家代表著作。此书博采各家之说,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在当时广为流传。

书中《十二纪》的内容按照十二个月编排,分别阐明每月之天文、历象、物候等自然现象,说明天子每月在饮食、起居等方面所应遵守的规定,以及应当发布的政令等。《序意》云:“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海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吕氏春秋》在此明确提出了“法天地”主张,“法天地”是整部《吕氏春秋》的核心思想,是理论的根基。“法天地”即顺从天地间客观规律,只有天地人“三者咸当”,即各得其所,才能“无为而行”。

“法天地”的思想在《重己》《尽数》《情欲》《本生》以及《十二纪》等都有体现。《本生》云:“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嗅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吕氏春秋》认为,人能处于神和,目明,耳聪,鼻嗅,口敏,关节通利的健康状态即是“天全”了,可见“天全”是指人身体所能达到的最健康状态。所以说人通过“法天地”以达到“全其天”是人效法自然的最高境界。

春秋战国时期,顺应四时已成为养生的根本准则。《月令》类著作是人们对自然界四季变化观察的总结,这类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自然、四季、十二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成为四时养生发展的理论源泉,《左传》《礼记》《老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儒道经典在思想、理论和方法上推动了四时养生的发展。总之先秦时期,人们开始对时间有了认识,认识到人生一世离不开时间的影响,在这种认识下顺时思想的种子已深深种下。

就如春秋高子所云:“时之义大矣,天下之事未有外时以成者也,故圣人与四时合其序。”(《遵生八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四时养生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对气候、物候的认知已有一定深度,提出了一些四时养生理论和方法,这些认识成为了四时养生的萌芽的基础,所以说先秦时期是四时养生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此时儒家、道家、法家、杂家等学派也都有关于四时养生的论述,说明四时养生已得到了当时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四时养生内容也得以丰富和深化,各家共同促进了四时养生思想的普及,四时养生自此一点一点发展起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