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我们问了于坚 杨炼 韩东 沈浩波 伊蕾等诗人几个问题

我们问了于坚 杨炼 韩东 沈浩波 伊蕾等诗人几个问题

时间:2020-02-20 17:01:24

相关推荐

我们问了于坚 杨炼 韩东 沈浩波 伊蕾等诗人几个问题

原创 -12-18 新京报记者 张进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

近两年,关于诗歌的活动逐渐增多,诗人们也有了一些应有的尊严。从“人人写诗”到“诗人”身份被嘲笑,如今,诗歌在社会中的位置似乎正渐趋正常。

喜欢诗歌的人可以在明目繁多的活动中,找到诗歌朗诵会、诗集发布会等活动,供以欣赏和消遣。诗人们也更多地被读者接受,受到国际上的认可。一些优秀的诗人也受邀参加各种国际诗歌节。这是国外读者了解中国诗歌的重要途径之一。

趁着“莫斯科诗人双年展”的举办,书评君采访了于坚、杨炼、韩东、沈浩波、伊蕾等几位国内重要诗人,请他们聊一聊,“诗歌节”对于诗人的影响、诗歌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女诗人”在国际上的意义等问题。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进

“诗歌节”对诗人有哪些影响?

于坚: 西方的诗歌节,自命不凡,冷冰冰。诗人之间缺少互动,如果你不会讲英语,那你就是一个无人搭理的怪物。(本次诗歌节)我们从早忙到晚,一场朗诵接着一场朗诵,在风雪中奔走。莫斯科地铁深得就像地狱。出口等着你的是严寒。临别,他们送我们每人一袋子黑土和一粒种子,他们为自己的大地自豪。祖国一词没有在俄语中黯淡。

于坚 ,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成名,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

杨炼: 诗歌节是诗人思想交流的形式。越国际化的诗歌节,交流的深度和可能性越高。我以为,诗歌节和诗人是互动的,诗人的主动参与,会打开诗歌节平台,让它成为自己诗思的延伸,例如这次莫斯科诗歌节的开幕活动——诗人互译,或许就是组织者因我提议而进行的,因为我过去构思许多国际诗歌活动时,都把深入对方作品放在首位,而没有比互译更切实的深入方式了。它完全不同于浮光掠影的来到、朗诵、拿钱、走人,却“逼着”诗人进入、停留、扎根在对方作品内,使之成为自身思想的有机部分。

译好一首诗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炼 ,当代著名诗人。1955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6岁时回到北京,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1983年,杨炼以长诗《诺日朗》出名,1988年被中国内地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等创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

杨炼: 诗被翻译成另一个语言,既是失去,又是获得。而诗人互译,是一种翻译的极端形式,它把失去与获得变得全然自觉。做互译时,自己的诗成了陌生之作,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和形式,都面临追问。诗人不能敷衍搪塞,却必须追究创作的源头,给同样专业的对手一个“说法”,在此期间,不是没有可能发现这首诗可改、甚至其实经不住推敲。

要翻译好一首佳作,首先要对作品“溯流而上”,摸清原作提出了什么要求?有多苛刻?不仅诗意,更在形式。然后,调动自己全部语言能力,在译文里重塑这首诗。原文和译文,就这样成为“同一条根上长出的两棵树”。根扎在人生经验里,树长在语言创造中,同时验证你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我以为,写诗可以偏执,译诗的前提却是“开放性”: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包括诗意、形式、语感、音调——借他者之尸,还自我之魂,且拿捏得恰到好处。“大海的第三岸”,这是我给中英诗人互译诗选找到的标题,不仅我或你,更是我和你,用一个第三原创融为一体。

诗歌节中的诗人专场朗诵会给诗人带来什么影响?

韩东: 这种形式国内没有,我觉得可以借鉴。集中展现一个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通过出个人诗集,也可以有这种只朗诵一个诗人作品的聚会。好诗人并不多,难得,一定时空的专注于此(此人此诗)是值得的。专注,汇聚目光和注意力向我们推崇的诗人致敬善莫大焉。

韩东 ,著名诗人、作家,1961年5月生于南京。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写作者。

沈浩波: (与和我写作风格完全相反的俄罗斯诗人一起进行专场朗诵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一次尽情的碰撞。不但对我们两个朗诵的诗人是一次碰撞,对在场的所有读者、俄罗斯诗人和评论家们可能也是一场碰撞。大家都不断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形态,表达方式,甚至诗歌世界观中切换。这种来自美学的差异甚至大于了语言的不同。我很高兴有这样的体验,让我更切实地感受到一种离我那么遥远的美学尝试是怎么在诗歌中发生的,他诗歌中的某些部分其实也是我想尝试,但又一直觉得和我的写作关联度太弱而没去尝试的,在现场听他朗诵时,我突然找到了一些和我的写作相结合的可能性。

沈浩波 ,诗人、出版人。1976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有诗集《心藏大恶》、《文楼村记事》、《蝴蝶》、《命令我沉默》。同时,作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国内著名出版人。

怎么看待女性诗人在国际上的重要性?

是否认可“女诗人”这种说法?

伊蕾 ,诗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伊蕾: 女性诗人的重要性强调也没有用,因为诗人都是一个一个出现的,而不是以一个群体出现。最终能证明女性诗人有多重要的,还是要看她们的作品,对于男性诗人来说亦然。我不强调自己是“女诗人”,这并不重要。

对俄罗斯诗歌有哪些观察和认识?

于坚: 俄罗斯诗歌是沉默而深入的。祖国,依然是俄罗斯诗歌的主题,他们骄傲地写着俄国。而在我们这边,诗人们羞于谈到祖国,那是落后,保守、怀旧。我读到不少好诗,并认识了作者。在中国当代诗歌中,要叫我说个好字越来越难,中国当代诗越来越趋向势利眼、功利性,短平快、叫嚣得厉害,就像新潮美术以卖得贵就是画得好为标准一样,获奖、应邀开会日益成为诗的标准。

我印象深刻的是,来出席开幕式的诗人到了一礼堂,坐满。大家基本上都是穷人,美丽而有尊严。我去俄罗斯国立少儿图书馆与几位俄罗斯童话作家一起朗诵,我注意到那位垂垂老矣的儿童文学作家穿着一双起码穿了二十年的皮鞋,鞋底被磨得像硬纸板那么薄。他读得庄严而认真,前来听的儿童及家长不超过十个,童话作家来了7个。诗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生活,而不是成名捷径。这个常识在俄罗斯继续着。

诗人安德列伊·先·先科夫是一位透视科的医生,他曾经有一个作品,请诗人去他的X光机前透视。我问他,诗人的身体里是不是都是语词,他说,不,全是病。他们喝太多酒。他是一位好诗人。诗歌节上大多数是诗歌混子,他这样的诗人可不容易遇到,我比较幸运,与他在诗歌工作坊进行了一场互译。还有一位老诗人,柱着拐杖,写非常好的诗,我向他致敬。莫斯科有许多诗人,我看见肥胖的老妇人、铁匠般有力的男子和英俊少年。莫斯科到处是铁和石块,坚硬而厚重。斯大林时代的建筑没有成为废墟。

诗超越一切,就像雪,落在教堂、红场、与面包上的速度是一样的。诗的神秘在于,我们彼此一句都听不懂,但知道什么是诗。俄罗斯诗人不讲英语。一位汉语诗人在解释的时候说了英语,结果主持人再把英语翻译成俄语。我们也去达利亚国立俄罗斯文学历史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茨维塔耶娃纪念展——“活到极点的灵魂“,她的字写得工工整整,她在几件旧家具之间写诗。还有她的一件亚麻披肩,深灰色的,磨得快要通洞,像一只停止的蝴蝶。

里所 ,先后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文学硕士。诗人,画家,译者。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当代诗经》,以及在美国出版的《新华夏集》《零距离:中国当代新诗选》等;译有《爱丽丝梦游奇境》。

韩东: 对俄罗斯诗歌或文学,现在时的,我亦有极大的好奇心。但了解起来非常不易。我想了解最好的部分,比如今天契诃夫是谁?叶塞宁是谁?在他们尚未被钉在历史牌位上之前,你能告诉我吗?能让我感觉到吗?关键是后者,感觉到。

里所: 俄罗斯的年轻诗人普遍都很有自己的个性,他们非常重视诗学理论,同时他们朗诵和讨论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自信令我印象深刻。除了爱、死亡、个人的孤单这些普遍的主题之外,他们还关心科技文明对人的改变和异化。有个叫罗斯季斯拉夫的90诗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他觉得莫斯科像一个奇怪的野兽,而他就生活在这个怪兽体内,并且他还很担心地球会毁灭,很有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