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J.S.巴赫《G大调赋格》作品讲习

J.S.巴赫《G大调赋格》作品讲习

时间:2020-10-06 11:17:01

相关推荐

J.S.巴赫《G大调赋格》作品讲习

【作者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着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的鼻祖。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J.S.巴赫生于在德国图林根的一个美丽的小镇——爱森纳赫。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

巴赫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这个家族从十六世纪中叶就开始出现音乐家,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来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巴赫的祖父、父亲都是一位音乐家,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他的哥哥(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是也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他师从当时德国的音乐大师帕赫贝尔,并教巴赫学习音乐(算起来,帕赫贝尔是巴赫的师祖)。巴赫二十二岁时与其表妹玛利亚·芭芭拉结婚,共生下了七个孩子;玛利亚去世后,巴赫同女歌唱家安娜·玛格达蕾娜结婚,又生下十三个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十人长大成人,其中有不少继承父业,成为很有影响的音乐家。他的次子卡尔·菲力普·巴赫(C. P. E. Bach)长期居住于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或“柏林巴赫”;第十一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 C. Bach)长期居住于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很有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J.S.巴赫为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创作了两套音乐手稿,称为《安娜·玛格达蕾娜·巴赫的笔记簿》(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分别编定于17和1725年。其中后者规模更大也更为着名,内容包括巴赫、巴赫的家人以及当时其他一些音乐家所作的大量小步舞曲、序曲、进行曲、咏叹调等等。

【作品简析】

赋格严格来讲并非一种曲式,而是一个或多个音乐赋格主题以连续发展的复调织体呈现的音乐过程。根据《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i musicians )的定义,赋格是“基于卡农式模仿(即一个声部“追逐”另一个声部的乐曲)。拉丁语中fuga 的词源是动词 fugere(逃跑以及fugare追赶)。

通常一首赋格拥有固定的几股旋律线索,由于赋格来源于合唱曲,因此这些旋律被称作“声部”。巴赫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题名“Fuga”,并标注了声部的数目,如“Fuga 1 a3”,其中“a3”是意大利语a 3 voci(三个声部)的缩写。

一首赋格通常以主调呈现的主题作为开始,第一次陈述的单一主题句称为主题( (subject或dux(领导者),然后第二个声部一般以主调的属音( dominant)进入,表现同样的主题,称作答题 answer)或comes( companion 同伴),由于转位,这样的答题经常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音程上出现。

在十二平均律中的《G大调赋格》完成后,巴赫又做了一些修改。在此所讲的《G大调赋格》则是巴赫后来修订过的,所以,比较这两个不同的版本可以看出巴赫对于创作的高超能力。

这首《G大调赋格》相对来说是较简单的,不需要用连奏但也不能一个音一个音的蹦着弹(需要指尖敏捷的落键及离开,可用 non legato )。可以先分析乐谱,并有针对性的分手和合手练习分解和弦、音阶和琶音组合,分别用断奏和非连奏的演奏法,先以较轻的力度进行慢速练习,之后逐渐加速,始终保证舒适和放松的演奏状态。

在第53-58小节的右手和弦,下方两个低音可以断开,高音旋律可以连奏,这样可以弹奏出较好的层次感。在练习时,可以按照一小节为一个大拍子而不是一小节三拍来数拍子,这样更能强调作品的舞曲特征。力度则由演奏者自己决定,比如在转调部分,可以采用不同力度。也可以根据乐句起伏安排合适的力度进行处理。例如第27小节可以以P的力度开始,逐渐渐强直到第40小节高潮,然后再力度渐弱到b小调(第45小节)。而在这个作品中,音乐的整体个性应该是乐观积极的,所以一个稳定、舒适的节奏是重点。

【学习要点】

1、分析乐谱,针对性的分手及合手练习分解和弦、音阶和琶音组合,分别用断奏(stacccatp)和非连奏(non legato )的奏法进行练习。

2、整个作品分为三次主题出现及两次过度段出现,第1-23小节为第一次主题;第24-32小节为第一连结段(过度段);第33-44小节为第二次主题;第45-52小节为第二连结段(过度段);第53-60小节为第三次主题。

3、第1-8小节为第一次主题行进,由和弦及琶音、音节织体组成。第1-2小节、3、4、5小节分别有四个和弦组成,第6-8小节则是音节织体构成。并且每一次的主题出现都是这样的结构。

4、梳理指法,有些地方用四五指不太容易弹清晰和弹均匀(第3-5小节)学会用耳朵区分声音的清晰度并慢练。

5、所有的十六分音符要清晰无误的弹奏,声音的变化要具有流动性(运动性),因此也就需要使用非连奏(non legato )的奏法才能达到作品的表达效果。

6、连结段(过度段)在弹奏是可以整段都采用 p 的力度弹奏,双手没有主次之分,需要听到左右手清晰的声部表达,不能乱。

7、第17-22、第55-57小节的八分音符虽然是伴奏的意义,但也需要作出语气的变化,不能每个声音都是一样的力度。

8、两个连结段在弹奏过程中第二次可以在整体声音强度上比第一次稍强,作出对比让音乐更具有行进方向。

9、第33-44小节是整个作品发展最丰富的段落,同时声音的控制也是最难的段落。右手的八分音符和弦声音不能遮盖左手的主题声音,左手需要用多一些前臂的重量进行弹奏。

10、第45-51小节的左手需要注意第三拍要轻,它处于节拍规律的弱拍位置,同时又音域比较低,所以不能弹奏的过于亢重而破坏旋律的行进。

11、在第53-58小节的右手和弦,下方两个低音可以断开,高音旋律可以连奏,这样可以弹奏出较好的层次感。在练习时,可以按照一小节为一个大拍子而不是一小节三拍来数拍子,这样更能强调作品的舞曲特征。

12、整体的弹奏力度则由演奏者自己决定,比如在转调部分,可以采用不同力度。在这个作品中,要保持乐观积极的音乐个性,始终使用稳定、舒适的节奏进行弹奏。

学习相关的干货

钢琴指法20种

常用的速度术语及速度范围

跳音的概述

音乐术语“谐音”,希望可以帮到不会读的朋友(会读的请忽略)

节拍与拍子讲习

乐谱中的连线,你知多少?

聊聊变音记号

-英皇考级作品讲习往期回顾

【第六级】

A1:Andante 托马斯.阿恩《行板》

【第五级】

A1:Aria J.S.巴赫《咏叹调》

A2:Andante in A 海顿《A大调行板》

A3:Minuetto 洛伊莱《小步舞曲》

B1:Plauderdi 柯希纳《聊天》

B2:étude in A minor 法伦克《A小调练习曲》

B3:Jouerur de harpe 西贝柳斯《竖琴演奏者》

C1:Rektor 卢托斯拉夫斯基《教师》(实际应该是《校长》)

C2:Lentamente 普罗科菲耶夫《慢板》

C3:Film Noir 科尼克《黑色电影》

【第四级】

A1:BagatelleinC贝多芬《C大调小品》

A2:AonatinainAminor本达《A小调小奏鸣曲》

A3:Petitjeu泰勒曼《小游戏》

B1:The Reef 卡罗尔《暗礁》

B2:Arietta 格里格《小咏叹调》

B3:Chanson de matin 埃尔加《晨歌》

C1:Holiday in Paris 吉洛克《巴黎假日》

C2:A Kwela for Caitlin 迈克尔《为凯特琳而作的奎拉舞曲》

C3:Rytmicka斯鲁卡《律动》

【第三级】

A1:Allegro胡克《快板》

A2:Giga塞夏斯《吉格舞曲》

A3:Bransle de la torche普雷托利乌斯《火炬勃浪舞曲》

B1:Shadows卡罗尔《影子》

B2:Allegretto grazioso古利特《优雅的小快板》

B3:Prelude赖内克《前奏曲》

C1:Dance巴托克《舞曲》

C2:Diversion贝内特《消遣》

C3:Blues in the Attic艾尔斯《阁楼上的蓝调》

【第二级】

A1:Lesson in C迪亚贝利《C大调练习曲》

A2:Musette in D巴赫《D大调风笛舞曲》

A3:Gigue à I’Angloise泰勒曼《英国风格吉格舞曲》

B1:Arabesque布格缪勒《阿拉伯花纹》

B2:Walta卡巴列夫斯基《圆舞曲》

B3:Lazy Bear纽加斯莫夫《懒惰的熊》

C1:Dusty Blue阿姆斯特朗《深蓝》

C2:Ja-Da卡尔顿《加哒》

C3:Petite valse查普尔《小圆舞曲》

【第一级】

A1:Theme 阿特伍德《主题》

A2:Minuet in C邓科姆《C大调小步舞曲》

A3:The Agincourt Song《阿金库尔之歌》

B1:Wiegenlied勃拉姆斯《摇篮曲》

B2:The Echo奥斯丁《回声》

B3:The Lonely Road斯温斯特德《孤独的路》

C1:Happy Day兰金《快乐的一天》

C2:WhoSaidMice?拉斯特《谁说老鼠?》

C3:The Egyptian Level伍丁《埃及水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