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基石 | 宗教发展路径:自然宗教

基石 | 宗教发展路径:自然宗教

时间:2019-01-02 08:03:35

相关推荐

基石 | 宗教发展路径:自然宗教

宗教发展路径:自然宗教

宗教的特性决定了世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完全脱离宗教。古今中外,各种灭教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使采用强力手段,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动摇“本”的根基,势必要建构一种类宗教的信仰体系,通过哲学文化的传承与时间积累,人造另一种“宗教”取而代之。我们可以由儒释道体系与婆罗门体系的形成过程可见一斑。首先,他们的根底都可追溯到“自然宗教”。

表面上看,自然宗教似乎比较符合很多无神论者对宗教的刻板印象。因为认知水平与生产力低下而产生的自然崇拜,崇拜日月星、各种自然现象或动物、植物等等。其中,稍微抽象一点的可能是崇拜“天”或“天神”等。然而,难道这些自然物质真的会被古人看作是“神”吗?古人真的会愚昧到以为是这些物质所散发出的力量帮助了自己吗?

通过宗教内生性的“灵界”逻辑来理解,他们只不过是把这些物质形式看作了“灵”在自然界的展现形式,崇拜的始终是那个“灵”。因为渴望和“灵”的沟通,所以“萨满”(通灵人)就变得极其重要。他们依托某些特定的“灵”的力量来满足信仰者的需求,但却不能保证凡事满足。此外,因为客观独立的“灵界”并不以人为意志所控制,所以萨满的能力也不能凭借师承或血缘得以完全传承。所以,在自然宗教下,要信仰者“忠贞不渝”是有难度的,往往会依托世俗权力的协力。此外,不同的萨满各有特长,各自吸粉。于是,如何留住人心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点:

第一,通过部落(国家)战争,兼并土地人口的同时,吸纳更多萨满,意即吸纳更多的“灵力”。宗教强则部族强,这不是一句玩笑。上古神话传说与历史记录,无论是中国的神话,还是希腊与罗马之间的神祗传承都在讲述着这个道理。但随着领土的扩大,俘获的“神灵”越来越多,使得自然宗教面临了转型压力。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理论建构”。随着“萨满”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人终于意识到只有人是“灵”最合适的载体,所以自然宗教发展的后期,必然转向对人的崇拜。那么,该如何构建不同“神灵”之间的关系,以至和谐共生呢?通过“萨满”与信众们共同的“创造性记忆”,“灵”与“灵”的关系更加具体清晰了。西方文化把特洛伊战争作为“神话”与“历史”的分水岭,在其中有“神”与“人”的爱恨情仇,特洛伊的英雄乃是“神人”,其后嗣们多半成为了不同民族的开创者。

建构关系的表现就是创作神话。相应作品应运而生,成为了人类文学的源头,其中部分对某些宗教来说,成为了经书。婆罗门体系下最早的经书和希腊罗马神话并无本质不同,都起到了为“众神”创造家谱的目的。道教为厘清魏晋时期庞杂的神仙,南朝梁代的陶弘景写了《真灵位业图》,将神仙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设一中位,有一个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设左位、右位等若干席位。

如此一来,自然宗教就不再“自然”了,披上了“文化”的外衣,成为了另一种看上去更“靠谱”的宗教了。文化宗教以文学记录革除了自然宗教过分依赖个体(萨满)能力的缺陷,使得信仰得以体系化。通常,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比如希腊罗马神祗的关系从公元前9世纪就出现在古希腊的民间记忆与民俗故事中,最终完成于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作家之手。我们知道,即使是将一句话让十个人口口相传,到最后也会有很多偏差。因此,在文化宗教的演变过程中,“灵”的真实性一定会被“人”的文化所洗涤。虽然,我们不能说“神话”是虚构的,但这些宗教文学作品的叙事显然更有助于我们探究人文与历史世界,对于“灵界”则只有一点参考意义。

然而,文化宗教依然需要打补丁。随着人文世界的继续发展,早期的文化宗教在各方面不断暴露出了不少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正是“神”越来越多所带来的弊病——缺乏体系化的教理,因而无法为信徒提供有逻辑的“三观”。于是,富含哲学意义的教导开始化身为文字,开启了上文所说的“哲学”塑“宗教”的过程。然而,为实现哲学化宗教的目的,需要足够强大的人文环境作为保障,所以成功转型的文化宗教并不多。下面以儒释道体系与婆罗门体系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婆罗门教的前身是吠陀教,而吠陀教源自古波斯多神信仰,崇拜种种神化之自然力与祖先、英雄人物。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次大陆后为了统治需要,在其基础上“研发”出了种姓制度与轮回转世。

然而,这一制度毕竟是不“人性”的,所以出现了与婆罗门思潮相对立的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是当时各种与婆罗门教义相对立观点、派别的通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顺世派和不可知论派等。其中佛教和耆那教影响力较大。观点的对立,意即哲学层面的思辨与逻辑的碰撞开启了。公元8、9世纪,婆罗门思想的集大成者——商羯罗以哲学应对哲学,驳倒了佛教徒没有灵魂或自我的信条,在理论上使得佛教逐渐失去吸引力,重新建立了婆罗门教之“神”——“梵”与《吠陀经》的权威性。随后,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最终发展成为了印度教。婆罗门体系指的正是印度教之下的人文世界,是众“神”的动态平衡。

在崇尚自然宗教的商之后,春秋的诸子百家开启了哲学理念的互动与博弈。历史的大洗牌之后,儒家作为一种着眼于现实生活的学说力拔头筹,而道教作为典型的早期文化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如果佛教不舶来,道教很有可能因为欠缺教理而微弱。佛教哲学(佛学)在印度败走麦城,但却在中国激活了道教的转型。道观的戒律,规范,建筑等等都借鉴了佛教,而佛家在最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由于语言的障碍要运用道家的经典术语来翻译,所以最初的佛教大师不仅要懂梵语与佛法,更要精通道家经典。此外,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佛教本身在“普法”的过程中也慢慢地失去“初心”,及至禅宗的建立,佛教中国化初露端倪。宋明之后,“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观点体现了儒释道的大融合,促成了“理学”(道学)的诞生。儒释道体系指的正是理学之下的人文世界,将“神”束之高阁,着眼于“人”与“心”,时而以早期文化宗教的怪力乱神为佐菜,因此常常被人误会为“无神文化”。

真之道原创,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文章:顾问 | 图文编排:Jacob、晓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