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古代青铜器的辨伪

古代青铜器的辨伪

时间:2019-02-19 22:22:15

相关推荐

古代青铜器的辨伪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早期文明中代表性成就,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也因为如此,对青铜器的模仿和作伪很早就流行。想要识别伪器,对古代青铜器的认识是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了古代青铜器,才能看出伪器与真正古代青铜器的分别。

辨伪、作伪都有很久的历史。《韩非子》里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说:鲁国国君为避免被齐国侵占,所以送给齐国国君一件鼎。齐君认为是赝品,鲁君请一名叫子春的专家鉴定,子春就说,你怎么不把真的给齐国。鲁君说我喜欢这件东西,子春说我也爱护我的信誉。这则故事说明,至少在东周时期就有青铜器收藏和作假了。这故事对现在也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我觉得鉴伪本身不只是鉴定器物,而更多的可能是关于专家的信誉。现在谈到辨伪在社会上的舆论,更多的不是器物的真伪,而是专家们关于辨伪这方面的新闻。

■ 皿方罍

很多进行收藏的朋友认为,看一件器物的真伪,通常要去看器形、锈色等等。我本人坚持鉴伪最重要的是了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目前只有青铜器不能以古代工艺进行复制。比如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看器物有没有使用垫片。这件器物是湖南省博物馆从纽约回购的皿方罍,我和一个艺术史学者一起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参观拍卖展览中的皿方罍。当时这位学者说这个器物上没有看见垫片。对于这种大型器物而言,垫片往往安置在器物肩部的侧面,特别是在纹饰之间。但从这个角度去看,的确不大看得出来有垫片。如果非常仔细地观察,会发现肩部纹饰间对应的位置有较多的锈点一样的东西,这两处正是垫片锈蚀后的现象。

■皿方罍

青铜器在铸造时,垫片和器物的结合一般不是那么严密,垫片与器壁之间因为有间隙而在长期埋藏的过程中容易被腐蚀。皿方罍侧面的垫片就是这张被腐蚀的例子,如果不仔细观察,的确很难发现它。当然,这件器物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器物,或很了解垫片的话,你会很难找出垫片,就很容易因为没有找到垫片而对器物进行误判。

我在台湾一位收藏家的家里看到过一件龙纹方壶,壶上有类似如(从疒从兴)壶这样的耳,边缘有焊接的痕迹。我当时说这个壶内壁应该有两个方形补丁一样的东西,对应在耳朵的位置。因为这样的耳朵无法一次性地与壶混铸在一起,西周晚期类似的壶耳往往会采用铸接,或焊接与器身连接。收藏家打开壶盖检视,果然如此。

■ (从疒从兴)壶

■ (从疒从兴)壶细节

如(从疒从兴)壶和那件方壶的情况,是在壶身和壶耳的接缝处可以看到凸起的铜体同时叠压在壶身和壶耳上,这是判断这件器物制作过程中除了分别铸耳和器身以外,还对二者进行了浇铸连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焊接。焊接时事先在器壁上预留两个孔,浇铸之后就形成了榫卯结构,器物内往往会有一个凸起的方块。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壶,焊接的壶耳,器物与技术风格一致,壶的真伪就很容易判断了。

■陈侯壶

另外的一个例子是纽约苏富比秋拍的陈侯壶,这件壶在容庚先生的《殷周青铜器通论》里有过着录。从器形上看,这件壶几乎与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但实际上这件壶的耳与刚才那一件制作技术不一样,壶也有一圈压在器身和耳上的铜,但它的浇铸孔在侧面,它的浇铸方式与刚才那件方壶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件壶的内壁是光洁的。两件壶焊接的技术处理方式不一样,陈侯壶在器壁上预留有一个榫头,而(从疒从兴)壶是在器壁是预留一个孔,然后在实施焊接。器形基本相同,但器物内在的结构不同,这就是我所说的“理解青铜器”。当代铸造工艺无法仿制这样的连接工艺,鉴伪自然就了客观的依据。

■ 陈侯壶

顺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讲两个理解器物的例子,一个是三足器,一个是圈足器。

我们知道很多三足器往往是炊器,比如鼎。这是一件现藏于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的鼎,下腹饰一周兽面纹,兽面纹有两层地纹和一层浮雕主体,形成所谓的“三层花”,这是典型的殷墟时期的鼎的装饰特征。

■哈佛大学藏兽面纹鼎

我们一般都是正面观察它,因此由于光线的问题,往往不会关注藏在后边那条鼎足——因为比较暗。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后面那条腿上的话就会发现,这条腿上有一个类似于补疤的东西。其实鼎足里面是空的,铜液在这个地方没有连贯,我们称之为泥芯撑。

■哈佛大学藏兽面纹鼎细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呢?我们要讲一个比较长的故事。这是一件商代早期的尖锥足兽面纹鼎,在制作这件器物的时候,首先有一个模,然后有外范,另外还需要一个泥芯,浇铸的时候把泥芯放在中间,外范放在旁边,中间会形成一个空层。

为了保持空层厚度均匀,人们会把一些器物的小碎片放在中间作间隔,这就是垫片。但是从理论上讲,不是所有的青铜器都需要垫片,通过一些青铜器的X光照片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垫片辨伪的方法并不一定是绝对的。

■ 尖锥足兽面纹鼎及其范型

根据这样的图片,我们大概能理解青铜器若干方面的特点。首先,由于容器横截面是圆形的,为了适合于分范,外范都是纵向的——范缝都是纵向的。其次,纹饰会跟着范的走向而变化,所以合范的地方往往是纹饰的边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做这样的鼎足的时候,足尖的芯子要伸出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如果做实足的话,鼎足部分的器壁会非常厚,而器身器壁很薄,在冷却过程中,冷却系数不一样就有可能导致器物炸裂,因此早期的三足器能看出鼎足是空心的。但是,对于炊器而言,这样的空足是很不方便的。在这件鼎中,我们看到空足的位置是黑色的,可能是在煮食物的过程中把食物煮黑。到了殷墟,比如刚才那件藏于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的兽面纹鼎,从外观来看,它的鼎足是封闭的,但实际上足内却是空心的,是用泥芯来替代青铜。

■空足与带泥芯两类鼎的腹内情况

从商代早期青铜鼎的空足,一直到了殷墟晚期才能把足封闭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尝试用陶范塞满空足,但这个不是真正意义的封闭。从青铜容器出现的公元前16世纪左右,到殷墟晚期器足封闭的公元前13世纪左右,古代工匠经过三百多年的探索,才完成了这种技术上的革新。在青铜容器中,不只是鼎,斝也是一样如此。

■鼎与斝足内封闭的发展过程

刚才说到,殷墟时期的鼎足并非真正的铜芯实足,而是内含泥芯的空足,即泥芯需要悬浮在足的外范和底范之间。那么泥芯需要靠什么东西悬浮呢?就是泥芯撑。考古发现已经有这样的例子,泥心撑顶住外范,不至于让足侧向一边,这样一来,足周围就形成空腔,这个空腔就是足外那一层铜液的位置,这是泥芯撑所起到的作用。

■泥芯撑使用的范型示意

这一件殷墟的鼎也一样,可以在足上看到一个八字状的东西,实际上泥芯就是从这里冒出来的。所以这样的鼎足其实不是实心足而是泥芯足,而且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这样的泥芯不是为了节约铜。洛杉矶艺术博物馆检测发现一件鼎内带有金属的内芯,所以制作泥芯足只是出于技术方面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节省铜。包括我们刚才说的斝,在斝中也能看到泥芯撑。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着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足内,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这样的现象。所以当你看到一件殷墟时期的鼎时,寻找这样的芯撑痕迹,对理解器物有很大帮助。

■斝、鼎及其芯撑

接下来谈圈足器。圈足器如簋、盂等往往会加双耳,器物两侧加耳,会大大增加制作技术难度。比如,铸造盘龙城PLZM2兽面纹簋这样一个器足器会纵向分三块范。但当这样纵向分范的时,如果从侧面分出耳朵的范型的话,技术难度会很大。

■ 左图:盘龙城PLZM2兽面纹簋

■右图:盘龙城PLZM1兽面纹双耳簋

这两件簋一件稍早,一件稍晚。PLZM1双耳簋的双耳在当时无法一次性混铸上去,所以需要先铸好一件簋后再打两个孔铸上耳朵,在细部上我们能看得出铸接的关系,不是一体的。在内部相对应地能看到两个铆钉。这两个孔在打之前没有计划好,因为我们能看出,打孔使这个器物出现了一条裂缝。这个簋的纹饰像一个人斜视,这是商代早期簋或鼎共同的特点。

■ 簋耳细节

从范形结构上来说,PLZM1兽面纹双耳簋是由三条范缝可知器物共用了三块外范。由此我们便可得知,器物两个耳的状况,一个范中间的兽面纹之所以会形成偏视的效果是由于早期技术的限制。

■盘龙城PYWM11兽面纹双耳簋

到了更晚,大约一百年以后才成功做出了混铸的耳。盘龙城PYWM11兽面纹双耳簋的耳从细节来看,完全是混为一体的。除此以外可以看到兽面纹的交界,如果从兽面纹交界的一侧来看这件簋的话,簋的耳和纹饰就会呈正视。殷墟时期出现了垂耳,铸造方面又有了新的进步。当然殷墟早期的簋大多没有耳,这可能与当时技术限制有很大关系。

■殷墟文化两件百乳纹簋

实际上,当器物形制发生变化后,技术和装饰也会有出现相应的变化。比如这两件殷墟文化时期的百乳纹簋,看上去似乎只是有耳和没耳的区别,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件没有耳的簋采用的是三组纹饰的装饰方式。如何知道这一点呢?我们可以看到兽头位于两个镂孔之间,从这两个镂孔的位置可以猜到,圈足的另外一侧还有镂孔,因此这个器物应该有三个镂孔、三个兽头,这就是三分范三足纹饰的特点。而这件双耳簋的两耳之间有一个兽头,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一兽头对面应该还有一个兽头,这是器物两分的结果。所以,这两件器物虽然粗看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装饰和铸造技术都不一样。

从分铸耳到混铸耳、摆正纹饰,再到成功制作垂耳,将范缝成功对准耳的位置,青铜器制造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变化过程。

接下来要讲的两个例子关于西周早中期到青铜器晚期的演变过程。范形结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西周晚期簋的不同范型

这件器物的范形结构和晚商时期的结构一致,而到了这个器物,范缝就被分到了两侧。这是因为第二个簋的耳的结构非常复杂,无法混铸,只能分铸,而殷墟时期后铸的耳多位于范缝处,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性区别。

讲完技术,接下来讲一个涉及辨伪的例子。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器物,它的纹饰不是我们一般看到的兽面纹,而是像人脸的神面纹。按照簋的形制和纹饰风格,年代在西周早期偏晚一点。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簋

上世纪40年代,堪萨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当时的馆长买到了这件器物,他觉得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它非常漂亮。他咨询了当时在美国访问的最有名的中国青铜器专家陈梦家先生。陈梦家先生认为,虽然这件器物的铭文很好,但它的纹饰前所未见,因此应该是假的。因为陈梦家先生的这个判断,纳尔逊博物馆上世纪的图录把它的年代定为宋代。我有幸在十几年前看过这件器物,注意到该器物下方有一铃铛,铃铛内有铃舌,铃铛挂在器物下方并且可以摇摆,所以铃舌、铃本身和铃钩都要分别先铸,然后再铸到这个器物上,这样的连续铸接关系在当代是无法模仿的。因此我当时就认为这件器物没有问题。

■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簋X光照片

前几年,来国龙教授寄来了这件器物的X光照片。从照片上看,簋的耳部在范缝的位置呈白色,表明衔接处的铜更厚,这显然是后铸的结果,这合乎该簋的技术特征。由此,器物的真实性显而易见。来国龙教授并不只是对X光照片进行分析,他还把簋耳内的泥芯拿到牛津测试中心做热射光测定,从而发现这件簋的年代完全没有问题。理解青铜器的纹饰,技术、形制以及这些要素为什么结合在一起,不仅对青铜器辨伪来说至关重要,更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文物博大精深的体系有深刻理解,从这个角度而言,又是我们认识和理解青铜器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说,理解青铜器,可以有了辨伪的能力,但理解青铜器,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古代物质文化发展水平,让我们有更好的艺术鉴赏能力。

(注: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文稿整理自作者在嘉德教育青铜收藏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名师传道:古书画鉴赏与研究

报名进行中

仅限20席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课程信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