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京口瓜洲一水间】镇江 摆渡人的歌

【京口瓜洲一水间】镇江 摆渡人的歌

时间:2018-08-15 09:47:21

相关推荐

【京口瓜洲一水间】镇江 摆渡人的歌

题记:“既生瑜,何生亮?”江苏的名城实在太多。镇江无论如何也是一个极其厉害的顶尖角色,可惜常常被南京、苏州压了一个头。其实镇江的诗词、典故、名胜……不但能与南京、苏州平分秋色,甚至很多省都是不能与之比肩的。请看“诗词之城”第六集《镇江,摆渡人的歌》。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双城记

京口,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西距南京大约100公里。“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写实,镇江与南京之间有一组宁镇山脉。自古以来,镇江与南京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对于六朝、南宋这样的江南王朝更是如此。这种双城关系,颇类似于明清以来北京与天津的关系。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孙权曾以此地为政治中心,东吴建国后定都建业(南京),此地则名“京口”——京城的渡口,不就是“天津”的意思么。

“京口瓜洲一水间”。对于京口而言,还有另一种“双城记”:京口的北面、长江对岸,就是“瓜洲”渡口。瓜洲属于哪里呢?大名鼎鼎的扬州。长江自西向东,大运河贯通南北,京口、扬州这两座城市,就是分处大江南北、大运河边的第一大邑。今天的双城之间,有一座横跨长江的“润扬大桥”,因为古代京口还有一个名字,叫润州。看官如何还不明白,可以找地图来看看。

江南、江北,是一种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文化概念。说来也怪:地处江北的扬州,人们在人文上总是将其归于江南。你看,箇园、廿四桥、瘦西湖,狮子头、富春包、扬州干丝,喝早茶、泡澡堂、拿三把刀,无不透着浓浓的“江南style”。反观地处江南的镇江,历史上大量南渡北民迁居于此,口音接近南京一带的江淮官话,绝非吴侬软语。我的一位镇江籍朋友曾经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此地“鸡的屁”(GDP)也确实不好跟典型江南范儿的苏锡常相比。我对这位朋友说,我对“鸡的屁”无感;江淮、江南一带人人爱吃的镇江陈醋,那才教人印象深刻!

(二)渡口,渡人

渡口的作用是“渡人”。人在羁旅,离乡也好,回乡也罢,升官也好,贬职也罢,面对未知的旅程,情感总是比较复杂。

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有名的是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康梁这几位。为了变法,王安石也是拼了,万千毁誉于一身,皇帝老儿宋神宗也是意志不够坚定,对他几番罢复。写此诗时,王安石已经在江宁蛰伏了一阵子,神宗突然又要起用他,让他回东京城当宰相。从江南去东京,要过长江、走大运河,京口—瓜洲渡口是必经之地。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最为后人津津乐道。据说王安石用过很多词,比如“到”“过”“入”等等,老王自己也始终不满意。后来,灵光乍现,一个“绿”,意境全出。但是又有人考据说,“绿”字名词当动词用,不是老王首创,唐人早已有之。考据是很无聊的事情,我们不管它,只当是个传说。

“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就讲到了老王的纠结之处。既然是走马上任,本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人家老王不是为了去当太平官,是为了做出一番事业。做事情,总是要得罪人的,总是要被人误解的。会不会半途而废?不晓得。心中有豪气,也有忐忑;想入世,又想出世——总之是纠结。唉,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今天是北上了,请你记住这个日子;我什么时候回来,请你告诉我:上次来到这里,是什么时候……

(三)一片冰心在玉壶

悠悠江水,灼灼明月。“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心中有大块垒、大抱负的人,总是知音难觅。让我们穿越一下,来到唐朝。一位诗人登上京口江边的芙蓉楼,凄风冷雨中,他要送别北上洛阳的朋友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的吴、楚,点出了京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吴头楚尾。诗的名字叫《芙蓉楼送辛渐》,作者是七绝圣手王昌龄。更巧的是,王昌龄跟王安石一样,当时也是在南京(江宁)当官,也是带有贬谪的意味。在他的心中,是很想回到政治中心洛阳、长安的。

京口这个地方,有座山叫北固山。若干年后,又有一位唐朝诗人王湾船行至此,写出《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在很多宏大叙事的文章里都能看到这句诗。如果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想表达的其实还是旅途中的乡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看官注意到没有,唐人在京口摆渡,目的地基本都在大运河的另一头——富丽壮观的洛阳城。关于洛阳,留待下回分解。

(四)孙仲谋,辛稼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北固亭,又叫祭江亭。孙尚香在此祭祀夫君刘备)

我们又穿越了,来到王安石之后的南宋初年。辛弃疾是个文人,更是个武人。宋室南迁之初,身为“遗民”的辛弃疾是坚决的主战派,力主恢复江淮以北的国土。他不仅说,还上阵干,曾率数十骑入万人营帐斩敌首。南渡之后,京口一带是辛弃疾的重要根据地。

前面讲到,京口是三国孙权的建基之地。孙权是个很不容易的人,二十来岁,父兄已亡,少主主政江东,以子侄辈的年龄、身份与曹刘斗智斗勇。就是在这里的甘露寺,本是长辈的刘备成了孙权的妹婿;曹操也不得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嘉许,或许也是对曹丕、曹植、曹彰辈的鞭策。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对于孙仲谋,辛弃疾不吝赞美之辞,这就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哪怕相隔千年,仿佛就在眼前。

讲到最后,我突然想念一句童谣: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从前有座金山,山里有座金山寺,寺里有个老和尚,他的名字叫法海!这,也是镇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