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汉语新诗鉴赏(137)何刚?默默?方群?连奇?南星

汉语新诗鉴赏(137)何刚?默默?方群?连奇?南星

时间:2021-03-14 10:20:11

相关推荐

汉语新诗鉴赏(137)何刚?默默?方群?连奇?南星

汉语新诗鉴赏之一三七

何刚/默默/方群/连奇/南星

何刚(1973-),福建福清人。著有诗集《寻找桃花源》、《海的背影》、《爱情在谁的手心》、《青苔漫过的夏季》。

抱陶少女

——题一幅油画

沿着化石的纹路

在落叶缤纷时辰

少女与陶罐如此和谐

装点寂寞的深秋

在画前 我驻足良久

试图破译画家笔下的

某一处往昔

如同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沉重地奔波

而我的眼光无法游走

只愿以静物的姿态

远离人群

捕捉瞬间即逝的灵感

少女长睫下扑闪的星星

足以让我和陶罐

在人间烟火之外

做深刻的停留

[赏析]

诗中描述的这幅油画,自然会让我们记起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的名作《泉》。不过,这里已经被中国画家完全中国化了:人物是中国少女,陶罐是中国器物。画的背景是不是秋天,不好断定,但天空中暮色苍茫,却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少女在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完毕,淘一罐清水,正准备回家,忽然,她的身姿定格在岸畔:神态恬静、安适,目光深邃、明澈,肌肤纤细、纯净;怀抱古朴的陶罐,腰系洁白的浴裙,身材修长而呈S形体态,整个画面超脱俗艳,而凸现一种静凝、淡雅、明丽,且又充盈着河水般柔婉的抒情之媚。

诗人伫立画前,驻足良久,他被此画深深地打动,面对画中少女,他的思绪往返冲腾于“往昔”、“现实”与“梦想”之间,从中找到了古典与现代美的对接、迭印与融会,领悟与认知了美的素朴、自然、永恒与圣洁……。他尤其被“少女长睫下扑闪”的眼睛所牵引,从那幽深中,读出了生命的天真与奥秘,他“眼光无法游走”,“只愿以静物的姿态”,进行灵魂的对视与感应,因而,他远离“人群”,超然于“人间烟火之外”,在此,“做深刻的停留”,以澡雪自我的心灵,使之飞旋于精神的天宇之上……

诗与画,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它们的基本意旨是:美,生命之美,自然之美,穿越时空之美,是大美而永存…… (苗雨时/文)

默默(1964-),上海人。著有长诗《在中国长大》、诗集《惊鸿一瞥中国梦》等。

一朵花开在我的手心

另一朵花开在你的手心

两朵花都谢了,我们都陌生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

一个时代开始了

我把寺庙移到心中

在晨风轻拂里听不说的祈祷

对鸟说了:了

[赏析]

默默的这首《了》,言词简单,喻意深刻。诗的前三句“一朵花开在我的手心/另外朵开在你的手心/两朵花都谢了,我们都陌生了”,意味着其中里面的“一朵花”和“另一朵花”已处于分隔的状态,且都不对另一方开放。因此,这几句诗是指“我”和“你”,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海峡。处于孤立分离的状态,逐渐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从侧面表达出了自己对分裂状态的不满和愤懑,对友人由熟悉变为陌生的转变过程的无奈。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合计地以一个“了”字结尾。“了”其实有“完成”意思,在这里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意味着过去的隔阂所带来的苦难和折磨,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黄嘉茵[学生]/文)

方群(1966-),本名林于弘。台湾诗人,生于台北市。著有诗集《方群小站》、《进化原理》等。

隐名诗

——戏题中生代诗人十三家

风声萧萧,你

向着阳光奔跑

陈旧的黎明仍反复逆袭

搜寻残存的苍白灵魂

席卷而来的羡慕眼光如芙蓉开落

带不走的行李引起某种敏感的勇气

我郑重睁开炯炯然的明眸

杜绝十年来三心二意的想法

陈年的奥义如灵芝隐匿

苏铁微笑着介绍相连的风景

罗列青杉的年少过往

渡江之后,也只剩

吴晟带回家的那把锄头

(选自:8月25日《中央日报》副刊)

[赏析]

两年一度的现代诗坛盛事,是彰化师大所举办的现代诗学术研讨会,目前已经举办过七次,为台湾现代诗学建构了杰出的美学体系。二00五年的主题设定在台湾中生代诗人评论,五月举办活动,十二月出版《国文学志》(第十期)专刊,肯定台湾诗坛后起者的努力。

方群在二00五年这一年写了许多好诗,但<隐名诗——戏题中生代诗人十三家>这一首可以呼应年度大事,所以选辑这首具有时间意义的作品。这首诗将十三位中生代诗人的名字加以解构,或望文生义,或岔生岐义,或拼贴新义,或逆转陈义,都在慧心巧手间,引人辨认。

如果不去理会那些烦人的拼贴名字,此诗仍有右以思索的空间:在逆向奔驰的人世,诗在隐名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可能? (萧萧/文)

连奇(1947-),另有笔名孔武、纪思。新加坡汉语诗人。祖籍福建同安。著有诗集《那一丛夹竹桃》。

城市的路

城市的路

是失落者的迷津

那四通八达的蜘蛛网

把人们的脚步 引导

向欲望 向孤独

向那冰冷的 繁华的

钢骨水泥之间

而那迷惘的人们

从这个斗室到那个斗室

从这口井到那口井

可还能看到

康庄大道 无边蓝天

呵!就在那路边

你时不时会发现

身边又有人

认识的或不认识的

迷途

[赏析]

走在城市错综复杂的道路上,没有谁能说自己清楚城市里的每一个方向。居住在城市或者行走在城市的人们,往往觉得,城市的路,是一个个无人指点的迷津。

《城市的路》,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城市人的迷津,表现了每一颗迷失在繁华里的心。诗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写“城市的路,是失落者的迷津”,这正如城市直接干脆的生活节奏。在城市里的失落者,往往感到无助而迷惘,同时会失了方向。于是,诗的第二节便顺其自然地抒发出来:“那四通八达的蜘蛛网,把人们的脚步……”四通八达的是道路、立交桥,在诗人连奇的眼里,就像一张张的蜘蛛网,网住整个城市的人,无法逃走。每一根蜘蛛丝就是每一条道路,有走向,有指引,于是每一个处于城市蜘蛛网的人,被引导进钢骨水泥,被引进欲望与孤独。“钢骨水泥”又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实则比作每幢耸立的高楼大厦。每幢商业大娄里,都丰在为了生存与生活打拼的人们,也有对物质生活高度追求的人们,他们的欲望膨胀,但他们的心灵却形单影只。因为互相之间充斥着利益关系,却少了人情冷暖。所以“钢骨水泥”,也是城市缺乏温情的重要象征。

每一个站在四周高楼林立的城市的人们,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在城市紧张的供房中,购得的一处栖身之所,也不过是斗室一间。在“井底”失去了方向,跳不出井的人们,“从这个斗室到那个斗室”、“从这口井到那口井”,却由于城市的路,让他们还能遇到宽敞的康庄大道,看到走不到边的蓝天。正是因为无论如何也走不出那版蛛网,所以才更加迷惘。在繁华的都市里,孤独,追求的欲望,可仍然迷惘,那城市于人们的意义何在?城市让人们失却的不是空间的自由,而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与自然为一体的天性。所以在这样的心境中,《城市的路》自然带着对城市越来越发达,人心却越来越干涸的叹息与无奈。

于是,连奇发出一句类似调侃的感慨:“呵!就在那路边/我时不时发现/身边又有人/认识或不认识的/迷途”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中,迷的是路,失的却是自我。不断地有人迷路,就不断地有人在繁华中迷失自我。

连奇的《城市的路》表达了城市人处于城市的迷茫,对自我迷失的一种疑惑与思考。

(洪滢滢[学生]/文)

南星(1910-),本名,杜南星,河北怀柔人。著作有《新诗》、《诗领土》等。

夜宴

满天的月光凝冻了,

土地是宽阔的冰河。

我如一个拙笨的雪人,

拄树枝之杖蹒珊而行,

千古的沉寂覆盖四方。

二更了,三更了。

一声叫卖突然摇曳而来一

让它殷勤地为我迎宾吧。

无限长的月光的冰桥

渡来了失踪的人和墓中人。

我用叫卖者的一担食物

为他们做成一席盛宴。

四更了,五更了。

雄鸡呀,请莫长啼惊主客。

(选自:《离失集》,沙漠社1937年版)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现生者对失踪者的忆念和对死者的悼念。

诗的开头两句写的是一个冬夜,土地成了冰河,月光也凝冻了,可见,这是一个寒气凛冽、砭人肌骨的冬夜,又是二个清明澄彻、银光闪闪的冬夜。

一个披着一身雪的夜游者,拖着瑟瑟缩缩的身子走在冰河之上,虽拄着七扭八歪的树枝,仍然步履蹇缓,摇摇欲跌,他的内心是忧悒、悲怆的,他似乎在寻找什么,不时轻轻抬起头来望着远方,又轻轻低下头来侧耳静听,然而四处只有无边无际的沉寂。不过,他还是不知疲倦地望着,听着,直到夜半。诗人仿佛是一个高明的画家,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幅寒峭、静谧的素描。

正在这时候.不知从何处传来了悠长的叫卖之声,把可怕的沉寂终于打破了,他顿时想道:有了叫卖声不是会唤来顾客么,顾客是谁呢?刚刚想到这儿,眼前寒光闪闪,出现了一条月光的冰桥,从冰桥上飘然而下的正是夜游者,长期失踪的弟弟(“失踪的人”)和久已离开现世、今夜重返人间的母亲和妹妹(“墓中人”),同时,那叫卖者也把那一担零零碎碎的食物放在夜游者的身边了。他不知搏动在心头的是悲是喜、是苦是乐,只忙着把那些食物摆在地上,算是为亲人们做的一席盛宴。

记得“三一八惨案”之后,韦素园曾写了这样的诗句:生者死者,两地相忆,哀此宇宙,充满孤寂。

与这四句诗相同,《夜宴》的前六行写的也就是这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孤寂之情与生者对死者和生死未卜的失踪者的沉痛忆念,“二更了,三更了”。这一行写得清洌、宛转,倾诉了那夜游者的有所寻觅而无所获得的心境。以上,可以算是前奏曲。然后,大幕拉开,后七行中四、五个戏剧性的场面出入意外地相继而来。由于生者对死者与生死未卜的失踪者苦忆不已,难得相见,今夜才在月光冰桥的帮助下重逢,他们不但成为生者的“盛宴”的座上客,而且可以相互尽情地晤谈倾诉,尽情地流泪,甚至尽情地微笑了。“四更了,五更了。”这一行写的是冬夜阑珊,相见时难别亦难,只得嘱咐雄鸡不要高叫了。此诗以少少许代替了多多许,以朴素、清醇代替了灿烂多彩,而其弦外之音,低回、顿挫,袅袅不绝。 (金禾/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