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刘伟聊针|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之二

刘伟聊针|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之二

时间:2021-06-11 03:38:49

相关推荐

刘伟聊针|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之二

气机是什么?

就是升降、出入、浮沉。

阴阳是什么呢?

就是表里、寒热、虚实。

——刘 伟

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之二【针下辨气】之 气浮与气沉

三、气浮,什么是气浮呢?

气浮一般来说在浅层,偶见深层。

举个例子:气浮的感觉,就是放一个软木塞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我们用手把它往下压,因为浮力,它往上顶的感觉就是气浮。

在临床中,针下有这种气浮的感觉,我们就需要“浮而降之”或者“浮而引之”,比如说摇大针孔、捻转提插、徐疾等手法可以用在这里。

四、气沉,什么是气沉呢?

气沉是指进针以后能感觉到一种吸力,拽着针往下走。

大家别误会,我说拽着针往下走实际上是把微观现象宏观描述了,我个人理解这就类似经典里说的“如鱼吞饵”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沉则升之”、“沉则引之”。

同理,可以用捻转、提插、徐疾等手法相对的去解决气沉的问题。

气浮和气沉可以帮助我们去判定疾病在脏在腑以及疾病的性质和转归的问题。

【针下辨气】之 气滑与气涩

五、气滑,什么是气滑呢?

举个例子,就像抓泥鳅时滑不溜手的感觉或者滑而易逃、在针下反复冲撞的感觉,抓住又跑掉抓住又跑掉的感觉。这就叫气滑。

一般来说,气滑在新病或阳经上比较容易遇到。

如果在临床中,遇到气滑的感觉,可以做滞针、候气、导气的这一类手法解决它。

六、气涩,什么是气涩呢?

这种感觉是一种比较粘着、不舒服的感觉。

一般来说属于湿性的疾病,针下会有这种感觉。

类似于手上黏着糯米或者蜂蜜,黏黏糊糊挥之不去的感觉。

这种感觉常见于针刺阴经的时候,或者是患者患有慢性病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病人的问题比较难缠,治疗上不容易解决,往往需要一些复合手法并且配合热灸才可以解决。

【针下辨气】之 气紧与气微

七、气紧,什么是气紧呢?

气紧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一些,就是下针后感受到针体有一种缠绕绷紧的感觉。

这种气在跟医生的手较劲,当然劲道不是很大,但是医患都会有感知。

这种感觉是一种邪气的感觉,它在不同层面都可以发生。

举例来说,进针时,有时候针尖就顶在皮肤表面,皮肤表面甚至可以有鸡皮疙瘩起来,所谓立毛肌起立。

或者在一般的急性痛症中,针入肌肉,是沉紧包绕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在临床中做针法和手法时,一定要进针轻柔缓慢,徐进徐出谓之导气,轻柔地做手法,在轻柔中慢慢地梳理气机。

八、气微,什么是气微呢?

就是手下之气微细无力、时隐时现、若即若离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在慢性虚弱性疾病中会见到它。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也是需要通过复合型的手法去调节治疗。

总结

比较基础的【针下辩气】就是这八种,

如果掌握好了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此外,

还有所谓【针下寒热】【针下清润】【意向】、【神合】等等,这些针下感觉我们以后有机会再继续给大家分享。

全篇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