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二战]坦克大决战:Sd.Kfz.138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二战]坦克大决战:Sd.Kfz.138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时间:2018-12-21 12:09:32

相关推荐

[二战]坦克大决战:Sd.Kfz.138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起初其实并没有人打算利用38型坦克车的底盘来设计并生产一种突击炮,1943年11月26日柏林遭受了大约1424吨高爆炸药的空袭并造成阿尔卡特公司的 3号突击炮生产严重的停滞。由于突击炮在前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部队急需新的生产能力来填补这个空缺,结果,OKH(德国最高武装部)进行了在BMM公司生产突击炮可能性的调查。当年12月6日,在他们向希特勒作的报告中认为BMM工厂没有装备24吨级突击炮的改进能力和空间,而希特勒则认为要全面挖掘 BMM工厂的生产潜力来装配一种“轻型坦克歼击车”。在最初的设想中这款13吨级车辆将拥有高达55-60km/h的速度并以此来弥补其更加薄弱的装甲(前装甲由原来38t坦克的80mm变成了60mm),但同时也必须在前装甲拥有很大的倾角。而对侧装甲和后装甲的要求则是只要能提供挡住盟军炮弹破片侵袭的防御能力即可。到1943年的12月17日,在原始型的38t坦克和一种新的用38t底盘的支援车辆的基础上,工厂的设计人员很快就绘出了这款13吨级突击炮的图纸。就连希特勒在看过之后也特地强调指出这是对BMM工厂最充分合理的使用。

而工厂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整个设计工作也以惊人的速度在进行,1944年的2月24日第一辆木制同比例模型便完成了,两天之后便送交给了武器装备局。从这辆木制模型中便能看出"追猎者"(为方便之后文章概用此名)低矮的轮廓。同时德军统帅部还要求为它安装与四号坦克相同的75mm Pak39型坦克炮并且在1944年3月底之前完成3辆"追猎者"(38型坦克歼击车)的生产并交付部队进行测试。

38式驱逐战车项目进展快的甚至有些匆忙,从提出概念到量产不到4个月。因为所有的行走部分基于早已服役的38(t)坦克,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小批量生产以做进一步测试,战局吃紧也是一个原因。

1944年1月28日,希特勒强调陆军在44年最紧要的任务是尽快大规模生产38式轻型突击炮。其实就在设计图递交希特勒审阅的第二天,1月18日,兵器局已经决定生产1000辆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注意此处的称谓混乱,并非是疏忽大意,而是当年纳萃德国的管理就是如此混乱)。兵器局已经做出一个雄心勃勃的生产规划,预计在45年3月时月产量要到1000辆。

这个生产规划过于乐观,捷克的这两家工厂各自的月产量从没超过300辆,实践证明对BMM厂生产能力的估计比较准确,但此时的BMM厂最高产量为每月151辆,Skoda则除了几辆原型车外就没为德军制造过一辆全履带装甲车辆。 一共有4家厂商得到了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的相关生产合同,位于Pilsen的Skoda, BMM, 布雷斯劳的Linke Hoffman和科马托的Poldihutte。

BMM的定单很快增加到2000辆,底盘流水号为Fgst.Nr.Serie 321001到323000。维修型和Starr型底盘也在此序号内。Skoda的流水号则是323001到325000。计划中BMM完成头2000辆后将从3235001继续生产2000辆。

BMM厂44年3月生产的最初3辆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于4月送交兵器局。随后在希特勒50岁生日前(44年4月20日)造出了头20辆以供展示,展示结束后立刻把这20辆拉回工厂,因为这20辆尚未组装完毕,部分装甲部件仍未安装。BMM厂在5月和6月都达到了计划的产量数,50和100辆。 在7月由于炮座没能及时运递造成产量降低。BMM厂虽然宣称这些坦克已经组装完毕,也通过了兵器局的审查,其实并非如此,这些坦克仍未装配防漏垫圈,空气过滤器,化油器,火花塞,2个车内油箱连线上的阀门和配线(governor and layout of the)等装置。

兵器局无奈之下降低了对BMM厂在8月到12月间的产量要求,让工厂有时间组装出可操作的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Skoda厂按计划在6月完成了头10辆的生产,由于缺乏有经验的技术工人,Skoda厂的产量此后一直上不去,月产量最高不过153辆,这与计划相去甚远。

1944年10月,盟军两次空袭Skoda厂区,投掷了大约417吨,Skoda以此作为未能完成10月生产配额的理由,逃过兵器局的责难。随后在11月,BMM和Skoda的总产量跃升为403辆,12月3次总计约375吨的高爆燃烧弹轰炸使总产量略有下降。生产在45年1月达到顶峰时也不过生产了434辆,这与计划中的800辆产量相去甚远。Skoda厂根本不可能达到兵器局要求的月产500辆。1月以后的定单数有所下降,只追加了2100辆38式驱逐战车(此时已正式更名为38式驱逐战车)。鉴于实际生产能力和需求的脱钩,兵器局为此计划在45年6月开始生产38式驱逐战车D型,使用柴油引擎的简化型以求增加产量。从2月起,产量持续下降,这和布拉格被轰炸不无关系,而3月和4月生产更是雪上加霜,不仅电力供应和零配件短缺,BMM厂也首次遭到大规模空袭,3月25日一共378吨高爆燃烧弹投到了BMM厂区。

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空袭,总装工作不得不迁移到别的厂区进行,如1945年4月17日发自milowitz的报告:因为需要在milowitz重新安置加工钢铸件的机器和运送85个捷克工人,虽然有48辆38式驱逐战车从BMM在布拉格的厂区运抵milowitz,但其中只有9辆38式驱逐战车和2辆38式维修车完成了总装和通过验收。预期他们能在4月18日开始运转,通过12到14小时轮班制,在24号以前剩下的 39辆38式驱逐战车应该能完成总装。BMM在布拉格厂区的生产已经大为降低,预计24号前只能完成10辆。除此以外,位于schlan厂区的组装线应该能完成15辆的组装工作,这样布拉格一带的总产量可以达到62辆.而Skoda在Pilsen的工厂在14号之前只发出24辆,而预计它能在24号前完成 50到60辆的总装。最大的问题是Pak39主炮的总装滞后(位于德国的厂区被轰炸)。

1945年4月29号的报告显示,自4月15号以后,已有103辆38式驱逐战车投送部队,预计月底还再有20辆下线。5月的生产计划未能确定,因为只有15门Pak39可用,而且其中部分还缺乏观瞄设备和方向机(Traversing gear)。为此打算拆卸milowitz学校的8辆Starr型上的观瞄设备和方向机。为了应付Pak39的短缺,BMM开始计划在38式驱逐战车底盘上安装7.5厘米Stuk40。Stuk40由Skoda组装,因此不存在短缺的问题。计划5月中完成生产线改造,在5月底完成90辆搭载Stuk40的38式驱逐战车。

总体上来说,"追猎者"就装甲战斗车辆而言算得上是一个相当小的目标,它的高度仅为1.845m(连机鎗防护装置在内一共2.1m),宽2.526m(连边围裙2.63m),同样它也是一个相对较短的装甲车辆,底盘长仅为4.766m(连炮管长共6.27m),而它的火炮离地面的高度也仅为1.402m。“追猎者”在车型的设计上应该说也是相当成功的,所有的装甲表面都有着极佳的倾角,车前身的上表面覆盖着倾角为60度的60mm钢板而相应的前下表面的倾角为40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装甲的防护能力。而德国人精良的轧制钢板焊接技术则是为"追猎者"的装甲防护锦上添花。而20mm厚侧后装甲的上下车身的倾角相应为40度和15度。车身上方和尾部的舱门厚度均为8mm的轧制钢板。

“追猎者”的75mm Pak39型主炮被设计师创造性地安装在了车体正面的右侧,向右转动的角度为11度,而向左侧只有可怜的5度,而一般情况下如果按照常规的居中布置的情况下主炮向左右转动角度应均为15度。这种奇特的火炮布局也导致了该车右侧的行走系统要比左侧多承担850公斤的负载,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体的平衡性。

“追猎者”的第二个主要武器是安装在车顶上的7.92mm的机鎗,车体内的乘员可以通过潜望镜和车体右侧手把上的扳机来进行瞄准和开火,所存在的一个明显缺点便是机鎗的弹匣并不是链式供应,在打完子弹后必须由乘员亲自打开舱口盖进行更换。

由于车宽相当的狭窄,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的位置排成一列的被安置在车体的左侧,他们唯一逃生之路只有在位于装填手后方的舱门。而在计划中75mm Pak39型火炮是准备安放在车体的中央,相应的装填手和所有大炮的控制和安全开关在最初的设计中都被安置在右侧,但也同样是由于追猎者车体太过狭窄的缘故,在最后定型时75mm Pak39型火炮被安装在了追猎者车体中尽可能右的地方。因此,装填手不得不从车内的另一侧费力地为火炮填充弹药,操控开关。而车长的座位则是在火炮制退器后方一定距离上的一个相对封闭的位置上,这也使得他无法直接与车内其它乘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追猎者的动力系统应该说也相当不错,6缸,7754立方厘米汽油发动机为其提供了超过150马力的动力。共有5个速度不同的前进档和一个倒退档可供驾驶员选择。而追猎者车内的悬挂系统则基本上沿用了38型系列坦克的基本设计配置,只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略有不同。更令德方设计师们感到安慰的是,当战斗全重仅为16吨的追猎者配上与地面接配长度3.02m,宽35cm的履带的时候,他给地面造成的压力仅为0.76kg/cm2,这一数字无论是在德军或是盟军的装甲车辆中都算得上是相当低的,也使得追猎者可以毫无顾忌的行驶在欧洲大地上而不用像虎式坦克那样整天盘算着桥梁和道路的承重能力.而满载的320升汽油油箱足以使追猎者在一般的公路上走上180公里或是越野奔驰130公里。当然追猎者自身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由于主炮位置偏右引起的车体失衡和仅为40km/h的最大时速都离德方理想中的设计目标相去甚远,而正是这些看似工程人员在设计上的“漏洞”(我更愿意称它为权宜之计)成就了“追猎者”设计时间4个月这一坦克车辆研发史上的速度传奇,而快速投产和大批量的生产也正是当时德军对付东西两线如潮水般的盟军坦克部队的唯一可能有效的方法,追猎者则正恰恰满足了这两点,再联想到西方战史学家把它比喻为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追猎者没有猎虎战车的显赫威名,性能也不如猎豹全面突出,设计上的非议也不在少数,但正所谓瑕不掩玉,追猎者不但生产简单,而且可靠性高,2战中敌我双方都对其赋予了很高的评价,其战斗性能在战后也得到了众多欧洲国家的认可,捷克斯洛伐克就将其更名为SF-1继续生产了249辆,而瑞典的追猎者则服役到了六十年代,并且以其为蓝本设计了其第一代S系列坦克, 而永远的中立国瑞士也对追猎者情有独钟,在1947年前后共以G13的编号购买了158辆(火炮改为75毫米STUK40型),作为其反坦克力量的核心,直到70年代才退伍。

可以说,追猎者在百年战车史上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功绩,虽然西方将其喻为希特勒最后的希望可能言过其实,但却道出了只有性能与产量的结合才是装甲车辆生产的真谛,而追猎者正恰恰是二战德国唯一符合这个信条的战斗车辆,只可惜德国人醒悟的太晚,追猎者也来得太迟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