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时间:2019-12-13 14:34:31

相关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时间:-7-30 10:54:09来源:职业教育研究海盐县技工学校何永香阅读 54次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弹性学习制度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学分制有利于创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学分制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简政放权,制定配套的教务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的深入,学分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开始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切入点。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依据和意义以及实施学分制的有关条件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credit system)又称为学分积累制(或选修制),是伴随选课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国外高等学校普遍实行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也叫弹性学制),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20世纪以来,学分制作为弹性选课的配套手段,为众多国家的高校所采用,美国、日本、德国及前苏联在中学也采用过学分制。学分制分完全学分制和不完全学分制 (学分学年制)两种,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施的学分制是典型的完全学分制。学分制最大的优点是选课,学分制的突出特点是以学分(credit hour)作为学习量的计算单位,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分就可以毕业。在这种弹性管理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个人因素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和每学期修课门数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习能力较差或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放慢学习速度,延缓毕业时间。它鼓励学生通过各类活动,在增强能力的同时获取附加学分,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实行学分制必须制定与之配套的涵盖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习课内容的课程体制,确定若干文化课和主干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列入教学计划。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应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有顶岗工作的专业能力,又能适应职业转换并具备自主择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应开设能取得专业资格证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推行多证制,鼓励学生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取得学分。

学分制改革的依据

学分制符合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也指出:“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全日制教学与部分时间制教学相结合,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学分制的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 2001年9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也出台了《关于在浙江省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的原则意见》,并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一批学校作为试点。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弹性学习制度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非常必要。

学分制符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潜能的原则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学分制以其特有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学分制符合教育论的三大原则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选择性原则是教育论的三大原则。教育论认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学生个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之间心理特征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如个人智力、气质、兴趣、性格的差异,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因此在教育上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要允许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设选修课给学生以选课的自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分制符合教育心理学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原则人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信心、意志等对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有重大意义,开设选修课,发挥个性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取学分,可以培养学生自强、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学分制可使一些原本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扬长避短,通过选课及其他途径取得学分,弥补文化基础课的不足,也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意义

学分制是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学分制是适应近代大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各国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研究总结,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它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

1、有利于知识的更新和补充。现代社会的生产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密切联系的,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要靠学校课程来实现。只有必修课而没有选修课的单一化课程结构,使得客观上无限、多样、变化迅速的知识很难及时地传授给学生。采用选修制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矛盾,使无限、多样、变化迅速的知识通过选修课及时传授给学生。

2、有利于因材施教。将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按年龄分班教学,即为异质分组,异质分组使不同特点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较难适应学生的认知差异。将能力或知识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教学班(组)教学,即为同质分组,同质分组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其弊端在于很难找到一种理想的分组标准,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采用选修课分组的形式,即一部分课程(必修课)用异质分组的年级制,而其余的课程(选修课)则采用同质分组的不分年级制,就能将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适应学生的不同特点,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3、有利于学生学习。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趋于消失。在这里,适当的学习条件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所需的时间及予以个别指导或重新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学分制在学分获取上的弹性措施(即未能获取学分可重修等),给学习能力较低、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提供了条件,为使他们达到“掌握”的程度提供了可能。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选修制,让学生在必修一定数量的课程之外,再自由选修其他课程,研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实现自己的理想,则学生的个性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行学分制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实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通过学分互认,可以提高办学效率,实现图书馆开放、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专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改变行业部门办学的局限性,使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通过学生选课程、选教师,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激发教学工作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调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实行学分制后,课程类型将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选修课程将占到相当比例;课程结构将实行模块组合,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课程内容将向综合化、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学科知识间呈现不断渗透、复合的趋势,要求课程内容进行综合重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要求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专题性、小型化的课程将更加灵活。

实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归纳起来,一是人才素质的高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具有较强的岗位应变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二是人才规格的多样化,要求职业学校培养能满足各行各业需要的有个性特长的多规格、多样化的人才,改变过去专业人才培养千人一面、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模式单一的状况,改变“统一计划、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核”的状况;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行业热点层出不穷,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灵活,并具有前瞻性;四是随着学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在入学和就业上的自主意识和竞争观念日益增强,在学什么和怎么学上希望有更大的自主权,以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因此要求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愿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只有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尽快解决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提高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水平。

实施学分制的有关条件

广泛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到位,转变观念转变思想观念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破除传统观念和思想的阻力,明确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必须从“教”转变为“导”;学生的学习观念必须从“要我学”的接纳型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型。实行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从教育思想到教育管理的一系列改革,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实行学分制优势明显,既是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势,也是适应新形势的明智选择。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实行学分制有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耍有良好的教学软、硬件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才能实现学年制向学分制的平稳过渡。

制订与学分制配套的教务管理方式与教学方法学分制对教学与考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的方面,要求更新教育内容,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转变师生教育角色,改变教学方法;在考的方面,要求增加考试次数,下放考试权限,改变考试模式,将考试成绩纳入学分体系。因而必须坚持教考分离,以保证教育与考试质量,真实反映学生水平。

政府要简政放权要赋予中等职业教育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学分制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是一个动态数字,必须对学籍管理进行改革。应在招生、培养、毕业等环节上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具备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招生、考试、教学过程等一系列的办学自主权。政府应进行宏观控制,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实行质量监控,对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水平、课程质量、教学水平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

加强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学分制,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课程安排的多样化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熟悉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明确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思想,沉着应对更加繁杂的教务工作,逐步建立在学分制条件下新的稳定的教学秩序,形成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实行学分制,选修课的比例扩大了,实践课程的要求提高了,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教师要面对选课制和选师制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的知识,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大胆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提高开课能力,增强任教课程的吸引力。

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实行学分制要有充足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和设备不仅数量要增加,并且对教学设施的多样性要求也提高了,学校要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和改造,配备数量足够,规格各异的教室和专用学习室,重视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图书馆的藏书,加大教学设施的开放度,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