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时间:2024-06-09 06:15:52

相关推荐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孔子及《论语》的文学常识。

2.把握文意,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3.能够准确地翻译全文。

4.背诵全文。

【学习障碍】

1.如何准确地翻译课文。

2.如何准确地把握文意。

【学习策略】

策略一:资料卡片积累法

资料1:孔子及《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县)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之家,曾在鲁国做过官,后又周游许多诸侯国,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孔子教育学生,以培养品德、陶冶性情为重点,鼓励他们去担当重任,从而形成了对社会颇有影响的儒家学派。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无论对什么人,都应当给予教育),他认为,不分贵族和平民,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对普及和发展古代文化有着重大影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也应当看到,孔子的政治态度是保守的,思想体系是维护旧制度、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因而,他的思想经过后代的补充改造,成为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儒家典籍,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纂而成。孔子及其弟子的这些谈话,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也体现了他为人处世的哲学,因此,《论语》是研究孔子其人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论语》共有二十篇,每篇都以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论语》的文体是纯粹的语录体,可以说是语录体的典范。

章节简短,是《论语》的特点之一。一件事情,一段谈话,自成章节,章节之间互不相连,更没有长篇的记叙和议论。语言精练、含蓄、生动,是《论语》的又一特点。话虽不多,却极富哲理,耐人寻味,给人启迪。《论语》给后人留下许多内容丰富深刻,而又高度概括的精辟的格言警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严寒了,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才枯萎的。意思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方显出英雄的本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行为正派,无需下命令,别人就会去做;自身行为不正派,即使下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意思是强调发布命令者应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懒惰松懈。意思是既要思,又要学,强调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等等。《论语》还善于在简短的对话和行动的记叙中刻画人物,三五个字,十来个字,就使人物性格跃然于纸上,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颜渊、子路、冉有等人物,以及孔子本人,在《论语》中都有多处精彩的描写。

资料2:文言知识集锦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鼓琴希(“希”通“稀”,稀疏,稀少)

莫春者(“莫”通“暮”,晚)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表疑问语气)

(3)词类活用

可使足民(足,使……富足使动用法)

风乎舞雩(风,吹风,名词用作动词)

曾皙后(后,走在后面,名词用作动词)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小事、大事,形容词用作名词)

(4)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

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

②状语后置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风乎舞雩

③省略句

可使(之)有勇

可使(之)足民

策略二: 注译评析法

学习文言文,对字词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重点。只有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成现代汉语,才能在此基础上分析鉴赏。“注译评析法”就是指在学习文言文时,先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对原文逐字逐句加以解释、翻译,将重要的语言现象指出来,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再对全文从内容、思路、写法等几个方面加以简要的分析评价,从而达到对文章全面、透彻的理解。下面,我们就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阅读来看一下这种方法的运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节选自《论语》的《先进》篇。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人弟子“言志”的一段谈话。我们从这篇文章中不仅可以了解孔子及其学生的思想,还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这是一篇既有一定的思想性,又写得十分生动的文章。

[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zēnɡxī):姓曾,名点。冉(rǎn)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在尊长旁边陪着。侍坐:陪着(孔子)坐着。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四个弟子的姓名,并用“侍”字点出师生关系的密切、严肃]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因为,表原因的介词。一日:一两天,这里是指年纪。乎:用法同“于”,表比较的介词,相当于“比”。尔:你们,第二人称代词。长乎尔:比你们年长。毋(wú):别、不要,表否定的副词。毋吾以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毋以吾也”,意思是:不要因为有我在这儿(就不敢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居:闲呆着,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知:知道、了解。不吾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没有人了解我。如:如果、假使,连词。或:有人,无定代词,不知道姓名或不指称姓名。何以:即“以何”,古汉语的惯用格式,意思是“干什么”。以:做。点明事情,孔子启发学生“言其志”]

小结:开头点明人物和事件,孔子循循诱导,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闲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就不敢说了。平时在家时你们就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些什么呢?”

[注]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率:轻率、粗疏,形容词。尔: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率尔:轻率匆忙地。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对:回答。乘(shènɡ):辆,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乘”。千乘:上千辆。摄:夹。乎:用法同“于”,在。加:加上、施加。之:它,代词,指“千乘之国”。师旅:古代军队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这里指军队。以:用,介词。加之以师旅:用军队来侵略它。因:继续。之:它,代词,指“师旅”。因之:继续它的,意思是紧跟着军队而来的。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饥馑:泛指灾荒、荒年。由:子路的名字。也:句中的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舒缓,以引起或突出下文。为(wéi):治理,动词。之:它,代词,借“千乘之国”。比(bǐ)及:等到。比,等到;及,至、到。使:使得。有勇:有勇气,意思是勇敢善战。可使有勇:“使”后省略了兼语“之”(“使”的宾语,“有”的主语),应当是“可使之有勇”,能让他们勇敢善战。且:并且,连词。知:懂得。方:道义的方向,指为人的道理。夫子:古代学生称老师为“夫子”。哂(shěn):微笑。之:起补充音节作用的助词。哂之:微微一笑,含有不以为然的意思。子路言志,提出了“三年”治理好一个处境极艰难的“千乘之国”,孔子一笑了之]

小结:子路言志时“率尔而对”,孔子不以为然。

[译文] 子路轻率而匆忙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别的国家动用军队侵略它,紧接着又闹灾荒;我去治理它,三年时间,就可以使那里的百姓勇敢善战,并且懂得为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注]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求:冉有的名字。“求,尔何如”句前面省略了“子曰”。何如:即如何,古汉语中的惯用格式。“对曰”前面省略了“求”。方:古汉语称面积的用语,可译为“纵横”、“方圆”。如:或者,连词。六七十、五六十:说的是面积的里数。足:使富足。足民:使人民富足。如:至于,连词,表示另提一事。礼乐:礼和乐的合称,礼乐教化,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以及行为道德规范。以:用法同“而”,连词。俟:等待。君子:贤能的人。冉有言志,态度谦虚,他表示: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用三年时间使它富足;至于礼乐教化方面的事,自己是无能为力了]

小结:冉有言志的态度比子路谦虚谨慎,孔子听了,不置可否。

[译文] 孔子问道:“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一个小国,我去治理它,三年时间,可以使得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方面的事,只能等待贤人君子去做了。”

[注]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赤:公西华的名字。能:能够,助动词,它的后面省略了动词“为”,应当说:非曰能为之。之:它,代词,指上文说的治理国家之类的大事。愿:愿意。焉:它,代词,指下文说的做小相的事。宗庙:天子、诸侯放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之事:指祭祀祖先的事。如:或者,连词。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侯会盟。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这里用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古代用布做的礼帽。这里用作动词,戴着礼帽。为(wéi):动词,做。小相:祭祀时,或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做赞礼和司仪的人。焉:句尾语气助词。愿学,愿为小相,都是自谦的说法。公西华言志,态度更加谨慎]

小结:比起前两个人的态度,公西华更加谨慎,他只表示,愿意学着去做“小相”的事。孔子听了,没有表示态度。

[译文] 孔子问道:“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好什么事情,但愿意学着去做。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或者是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官。”

[注]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点:曾皙的名字,鼓:弹奏,动词。瑟:一种弦乐器。希:同“稀”,稀疏、稀少,这里是说弹瑟的声音稀少了,已经接近尾声。铿:象声词,这里是指鼓瑟最后一下拨弦的声音。尔:用在象声词后面的助词,和“率尔”的“尔”的用法相同。铿尔:铿的一声。舍(shě):同“捨”,放下。作:站起来。异:不同。乎:介词,用法同“于”,跟他们。三子者:三个人。撰:名词,才能。异乎三子之撰:跟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乎三子者之撰”介宾词组作状语,用在中心词的后面。伤:伤害。何伤乎:即伤何乎,伤害了什么呢,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亦:副词,只是,只不过是。言:动词,谈谈、说说。其:代词,自己的。曾皙态度恭谨谦逊,孔子启发他打消顾虑,“言其志”]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莫:同“暮”,晚,时间将尽。暮春:晚春,农历三月,春季将尽。者: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的后面,相当于“……的时候”。春服:指夹衣、单衫一类春天的衣服。既:副词,已经。成:定。春服既成: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住了。冠者: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的礼节,故称二十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为“冠者”。童子: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浴:洗澡。乎:介词,用法同“于”,在。沂(yí):水名,沂水河。浴乎沂:介宾词组“乎沂”作状语,用在动词“浴”的后面。风:动词,吹风。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风乎舞雩:介宾词组“乎舞雩”作状语,用在动词“风”的后面。咏:动词,唱歌。归:返回、回家。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喟(kuì):叹息。然:助词,常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相当于“……的样子”。喟然:叹息的样子。与:赞同、赞许。曾皙用优美的言辞描绘了一幅怡然自得的春游图,暗示了自己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志向,孔子表示赞许]

小结:孔子明确表示赞同曾皙的志向。

[译文] 孔子问道:“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已经稀疏,接近尾声了,终于,铿的一声,结束了。他放下瑟,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住了,我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位青少年,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再唱着歌回家。”孔子叹息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注]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夫(fú):代词,那。言:名词,话、言语、言论。何如:怎么样,同前面几个“何如”的用法。也已矣:也、已、矣均为语气助词,三个连用,加强语气。联系上文,曾皙提出“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的问题是很自然的,又引出下文孔子对几个人的谈话作了一番评论]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夫子:老师、先生。何:疑问代词,为什么。哂由:笑仲由。也:语气助词,表疑问。为(wéi):动词,治理。以:介词,用。为国以礼:介宾词组“以礼”作状语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让治国。其:代词,他的,指仲由的。让:谦让、谦逊。是故:所以,因此。唯:难道,句首语气词,表反问。邦:名词,国。也与:也和与连用,表示疑问语气。非邦也与:不是治理国家的大事吗?安见:怎见得。安,怎么,疑问代词。也者:也和者连用,表示反问语气,同“也与”的用法。宗庙会同:前文公西华说的“宗庙之事,如会同”中的“宗庙、会同。”诸侯:指诸侯的大事。何:疑问代词,什么。为(wéi):介词,给、替。之:指诸侯。小:名词,小相。大:名词,大事,指治国为政的大事。为之小:是双宾语结构,意思是给诸侯做小相。孰:疑问代词,谁。孔子的话,一方面说明了笑仲由的原因是“其言不让”,一方面指出冉有、公西华说的,也是治国的大事]

小结:孔子对仲由、冉有、公西华所言志向的评论。

[译文]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那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又问:“老师为什么要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他的话说得毫不谦让,因此我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治国的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祭祀祖先,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若是只能给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事呢?

[简析] 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这里主要是写孔子启发学生“言其志”的一段谈话。开始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子这样说,是为了打消学生们的顾虑,希望他们毫无拘束地畅所欲言。接着是“居则曰:‘不吾知也!’”孔子很了解他的学生,摆出了学生中存在的现象。最后是根据这种现象,明确地提出了“言其志”的要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言志。这里主要是写四个学生“各言其志”的谈话。子路首先发言,他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干,去治理一个处于危急境地的“千乘之国”,而且要三年见成效。子路说完,本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哪知结果却是“夫子哂之”,看来孔子对他的谈话是不大满意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埋下了伏笔,以引起下文。冉有、公西华是在孔子点名提问后发言的。对于这两个人的谈话,孔子也没有明确表示赞成与否,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又是疑问,要看文章的下一部分才能找到答案,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的谈话,赢得了老师的赞赏,孔子“喟然而叹”,还明确表示:“吾与点也!”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这里主要是写孔子评论几个学生“言其志”的一段谈话。写到这里,前面的疑团就全都解决了。孔子“哂由”,是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孔子也肯定了冉有的志向:“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孔子还肯定了公西华的志向:“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总之,本文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对话为基本形式,以“志”为中心内容,以“问志”、“言志”、“评志”为线索,这样写,中心鲜明突出,条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文章长于在记叙过程中刻画人物。

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抱负、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却又各具特性。这里,除了对子路有一句“率尔而对”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外,其余都只写了人物的语言,通过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从子路的谈话中,不仅看到了他的理想、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以及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了他性格中轻率、鲁莽,不讲谦让的一面。从冉有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既有理想、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逊,说话讲分寸。公西华则不但具有谦虚谨慎的品德,而且还善于辞令。因为冉有刚刚说了“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话,而公西华要谈的正好是礼乐方面的事,为了避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声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

文章刻画得最生动的形象还是孔子。

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读者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按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是对他“不让”的态度不满,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些工作。

其次,文章还写出了孔子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亲切、善于启发诱导的特点。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关心和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很委婉的批评。因为“治国以礼”,所以他不满意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都能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言志,先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消除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不立即提出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内方法实践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曾皙( ) (2)千乘之国( ) (3)饥馑( )

(4)夫子哂之( ) (5)小相( ) (6)铿尔( )

(7)舞雩( ) (8)喟然( )

2.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1)以吾一日长乎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或知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摄乎大国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及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六七十,如五六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舍瑟而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皙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其言不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吾知也。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唯求则非邦也与?

二、课外方法实践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④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_①长沮(jū)、桀(jié)弱:都是当时的隐士。②耦而耕:古代一种耕作方法。③津:渡口。④耰(yōu):播种后,用土盖上。

4.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①执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怃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辟世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的意思是( )

A.江河泛滥成灾,谁能改变它呢?

B.洪水到处泛滥,你向谁去问渡口呢?

C.今天下大乱,你将和谁去改变这乱世使它太平呢?

D.洪水来了,铺天盖地都是,谁能改变得了呢?

6.“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正确译文是( )

A.天下有道理存在,我不敢改变它。

B.要天下人人讲道德,不是容易做到的。

C.如果天下的政治上了轨道,我也就不参与治理(改变)天下的工作了。

D.使天下的政治上了轨道,我认为很不容易做到。

7.写出下面两句话的深刻涵义,并指出它们表明了说话者的什么态度。

(1)(长沮)曰:“是知津矣!”

①深刻涵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明长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①深刻涵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明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子路见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反,放弃;檠qínɡ,矫正弓弩的器具),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收获)?”子路曰:“南山有竹,不

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孔子曰:“括(箭的末端)而羽(箭上的羽毛)之,镞(zú,箭头)而厉(通“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

8.孔子与子路的这段对话,谈论的是有关什么方面的问题

A.有关个人爱好的问题

B.有关学习策马操弓的问题

C.有关接受劝谏的问题

D.有关接受教育的问题

9.孔子为了说明道理用了四个比喻,试写出原句与译文。

(1)比喻之一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之二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之三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喻之四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子路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试写出原句与译文。

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孔子前面三个比喻未能说服子路,最后一个比喻却说服了子路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前面三个比喻不恰当,最后一个比喻恰当些。

B.因为前面三个比喻一般化地说明了人必须接受教育,与子路的思路不相干。

C.因为前面三个比喻一般化地说明了人必须接受教育,未能针对子路的思想实际。

D.子路认为有些(天赋高的)人即使不受教育同样可以成才,孔子最后一个比喻说的是天赋高的人如果再学习,效果就更好,这正好解开了子路的思想疙瘩。

12.“括而羽之”——此处的“羽”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原文中再找出一个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来,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1)xī (2)shènɡ (3)jǐn (4)shěn (5)xiànɡ (6)kēnɡ

(7)yú (8)kuì

2.(1)比 (2)有人 (3)夹 (4)等到 (5)方圆 或者 (6)站起来(7)走在后面 (8)谦让

3.(1)不了解我啊。

(2)别的国家动用军队侵略它,紧接着又闹灾荒。

(3)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

(4)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治国的大事吗?

二、4.①拿着缰绳 ②中止,停止 ③发愣的样子 ④通“避”,躲避

5.C 6.C

7.(1)①孔子游列国,熟知道路,哪里用得着问别人!

②对孔子的不满和讥讽。

(2)①我不会像长沮这些人一样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

②不欲隐居而想参与改变乱世的入世态度。

8.D

9.(1)狂马不释策。 驯服狂马离不开鞭子的抽打。

(2)操弓不反檠。 操弄弓箭不能放弃矫正。

(3)木受绳则正。 木头只有经过墨线标划才能直。

(4)括而羽之,镞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 箭的末端缀上羽毛,箭头再磨得锋利些,那么射的程度不就更深了吗?

10.南山有竹,不车柔 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南山上的竹子,不用加工自然条直,砍下来刺东西,就可以穿透皮革。

11.CD

12.“厉”通“砺”,名词,磨刀石,在这儿是“磨”的意思,当动词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