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有远见的父母 都懂得培养孩子做决策的能力

有远见的父母 都懂得培养孩子做决策的能力

时间:2020-08-23 07:46:42

相关推荐

有远见的父母 都懂得培养孩子做决策的能力

心理学家吉姆·泰勒博士说:

“决策是重要的,因为孩子们将来的决策会决定了他们生命的路径。”

决策力,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独立思考,最终作出适当决定的能力。对孩子来说,决策力简言之就是做决定。

孩子未来进入社会后,每一天都面临着诸多的选择,他们必须要决定自己的行业、生活的城市、创业还是就业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做决策的能力。

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班里老师让每个人报名一项自己喜欢的乐器,参加课外特长班,老师告诉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

第二天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报名了自己喜欢的乐器,只有一个小男孩有些闷闷不乐。

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就让妈妈帮自己选了小提琴,老师问:“那你喜欢小提琴吗”,男孩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听我妈妈的话才选的”。

后来,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确实不喜欢学小提琴,而且也并不适合。

研究表明,习惯了"被决定",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好孩子根据父母的喜好做出的决定,结果却并不理想。如此一来,这样的孩子逐渐没有了自己的主见,更加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影响,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

因此,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和做事果断的风格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

给孩子选择权,是放手决策的第一步

李开复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家长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力,不要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孩子只有服从。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虽然你很确定该怎么做,但是应该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学习独立决定。他从自己错误中学到的比从你正确的指导还要多。

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提供意见,但是最后决定权在于自己,而且随着自己的长大,这些事情会越来越多。”

给予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权利,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孩子尽早独立。而总是由父母做决定的孩子,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我不用管,反正这件事有父母帮我做主。"而当他有一天需要独自面对人生的时候,他的路会走得很艰难。

在电影《弱点》中,黑人迈克在陶西一家的帮助下,成为了全美橄榄球明星,许多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这时,迈克在调查员的心理暗示下认为陶西太太他们一家人对自己好,就是想利用自己,让自己进入密西西比大学为他们的母校效力。他觉得自己特别无助,就离开了陶西一家。

电影《弱点》

迈克出走之后,陶西太太开着车全城寻找,找到之后与他促膝交谈。关于去哪所大学,陶西太太说:

“我希望你能做你想做的事,这是你的决定,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迈克说:“如果我想做很低贱的工作呢?”

陶西太太想了想依然坚定地说:

“这是你的决定,这是你的人生。”

最后迈克还是选择了在密西西比大学继续他的运动员之路,这次的决定是他自己做出的,他说:

“因为这是我家人上学的地方”

这正是许多爸妈最难做到的地方:适时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权,让孩子做他自己。

父母每一次允许孩子做决定时,都在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你在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也允许你靠自己来作出决定”。孩子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选择,会根据对他来说重要且有兴趣的事情做决定。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孩子做决策的机会。甚至决定早起穿哪一双袜子这种小事,都是决策。

而提问,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训练决策力的方式。通过提问,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自主选择。比如:

“今天想去看电影还是去动物园?”

“晚饭就在外面吃吧,你想吃什么?”

“妈妈不知道给你报什么兴趣班,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你喜欢哪种书包的颜色?蓝色还是绿色?”

......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是把孩子当成自主的主体,让孩子有机会决定自己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不能为自己做决定,一辈子也就没有为自己而活。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个没有真正体验过担当做决定责任的人,一个没有享受过自己做决策之后收获快乐的人,为何在他们的亲密关系或者日常工作中纠结犹豫,在关键时刻迟迟难以决断了。

尊重孩子的感受,激发孩子做决策的欲望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他提到: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毕竟孩子还是孩子,他们有其特别的想法与思想,不能完全按照成人间的方式去对待。

鲁迅先生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

但鲁迅却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意见,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味道变了,赶紧吐了出来。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父母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感受,可以发展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父母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困惑,也就难以谈到给予孩子引导和帮助。

如同法国教育学家帕梅拉·德鲁克曼所说:

“即使孩子有不对的地方,父母也有责任倾听并且领会他们的动机,孩子有不同寻常反应时,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并向他们解释这个世界。”

因此,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体谅,能够让孩子在产生负面感受之后,鼓起勇气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精神分析学家海因兹·科胡特在心理学提出“自体客体经验”的概念:

指的是给我们反应的父母(他者)作为客体,我们没有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而是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人畅所欲言,体验到作为自体孩子的感受。

比如,吃饭时孩子说:“我不爱吃茄子,我要吃别的。”母亲(客体)摸摸孩子(自体)的头说:“看来今天的晚餐不合你的胃口呀,那你想吃什么呀?”

由此可见,体验是自体感受到的,却是客体表达的。这个时候,孩子内心就会感受到受到了重视、欣慰。

因为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看见,并尊重,那么以后他们也会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会隐忍、压制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们要与孩子做诚挚的交流,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这样才能达到引导孩子做好决策。

鼓励孩子敢于说“不”,敢于做决策

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父亲》一书中提到:

“父亲教我,如果你有道理,就要敢说不。”

在杨绛十六岁时,正念高中。那时北伐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杨绛也被推选去宣传。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人很会欺负女孩子。

当时杨绛心想着:“如果我站上板凳演讲,他们准会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甚至还会耍猴儿。我料想不会有人好好听。学校里有些古板人家的“小姐”,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能豁免一切开会、游行、当代表等等。”

杨荫杭

于是杨绛周末回家就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

父亲一口拒绝。他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我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

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

我说:“可是我的理实在难说,我能说自己的脸皮比别人薄吗?”

父亲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你敢吗?”

我苦着脸说“敢!”敢,可惜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出丑罢了。

最后,杨绛到校实在说不出一个充分的理由,只坚持“我不赞成,我不去”。这当然成了“岂有此理”。同学向校长告状,校长传杨绛去狠狠训斥了一顿。杨绛还是不肯,没去宣传‘’。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鼓励孩子敢说“不”。

允许孩子对自己不喜欢或者是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进行“反抗”,鼓励孩子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敢于争论,甚至向家长提出质疑和挑战,不断地提高孩子做决策的能力。

或许,我们会有所顾虑,如果孩子做了错误的决定呢?

实际上,做出一些蠢事,也是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糟糕的决策是他们通往成熟的一条重要道路。

但是,重点在于如果他们的决策持续糟糕,则通常是父母们没有追究他们糟糕决策的责任,相反,他们忙着急于把孩子从麻烦中拯救出来。于是这些孩子学会不必为自己糟糕的决定负责,从而毫无畏惧、不顾后果地再次做出糟糕的决定。

因此,要做好每个决策,前提是我们能预知到这件事的结果,我们可以接受的话,就让孩子去自由做决策,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比如说,孩子因看球赛晚睡导致明天可能起不来怎么办?不做作业或做作业拖沓怎么办等等。

做错了决定,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从小就不断去尝试,去犯错,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并引导孩子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样才不至于在未来的选择中后悔。

当孩子们还小,其决策仅仅是关于他们的喜好,而当他们长大,决策则会影响他们的安全和生活方式。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的臂弯,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父母适时地放手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正如著名作家 J. K. 罗琳所说:

“正是我们的选择,而非我们的能力,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把选择和决定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为自己做主,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理想,有能力去付诸实践,过上不依赖他人的、有尊严的人生。”

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策,必要时引导孩子做好决策,并愿意承担自己决策的后果,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培养孩子做决策的能力。只要父母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在父母们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

圆圈姑娘

一个爱生活爱折腾的90后老师、可斜杠女青年

白天工作,闲时读书码字,慵懒而不懈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