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利用化学科学探究题多元化评价的复习策略* ——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再探究

利用化学科学探究题多元化评价的复习策略* ——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再探究

时间:2022-09-13 17:41:17

相关推荐

利用化学科学探究题多元化评价的复习策略* ——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再探究

化学科学探究题对学生的考查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近年我市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反复考查学生证据收集的能力,证据推理的方法,并要求学生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和整理,进而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猜想假设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题考查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以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文本试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再探究”为例,尝试在科学探究题复习课的各项教学活动中融入多元评价,夯实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一】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再探究

1.教师课前认真准备实验,并试做实验,确定实验操作的可行性与现象的准确性。实验仪器与药品如下:10mL量筒、烧杯、胶头滴管、pH试纸、玻璃棒、pH传感器;5%稀盐酸、5%NaOH溶液、酚酞试液。

2.班级分组。

根据铁钻工的工作需要,选定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撑作为实现钳体回转的支撑结构。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撑装置尺寸紧凑、性能完善,可以同时承受铁钻工钳体所带来的水平力、因铁钻工重力而产生的垂直力以及在铁钻工伸出状态而产生的倾覆力矩。因此选定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撑,它是由2个座圈组成,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高度尺寸小等特点。由于回转支撑有两种安装形式,一种为悬挂式安装(图5),一种为座式安装(图6),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回转支撑座式用于下面固定上面支撑,回转支撑悬挂式为上面固定下面连接所要支撑的部件。根据铁钻工的工作需求选择座式安装,安装时铁钻工的回转部分与轴承的内圈相连,固定部分与外圈相连。

3.学生分组实验:向10mL 5%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并用胶头滴管缓慢滴入5%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

4.分组讨论并回答:(1)酚酞溶液的作用。(2)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

5.教师演示实验:取10mL 5%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利用pH传感器进行数字化实验,并展示由计算机描绘出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图1)。

6.分组讨论并回答:(1)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2)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哪些。(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图1 实验数据图

教学评价设计: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腐植酸自然“乐在其中”。我们相信,不断推陈出新的腐植酸产业思想、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以及“腐植酸人”孜孜不倦地努力,腐植酸新产业的发展必将越来越旺盛,越来越阳光。

1.评价目标:能够指出酚酞溶液的作用,能够说明滴加稀盐酸时玻璃棒搅拌的作用,能够从微粒角度认识中和反应,能够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中和反应,能够根据异常现象提出猜想分析原因。

2.评价方式:

(1)酚酞溶液的作用以及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由学生组内评价。

(2)图中a点含义,b点溶液中含有阳离子以及还需用到的数据,由教师选择典型答题样本,实物投影,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集体评价,最后教师点评。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原因先由学生组内讨论,然后各组样本实物投影展示,组间评价,最后由教师评价并做适当延伸。

教学策略分析:

1.由初中阶段典型的中和反应引入,通过学生的组内评价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与巩固。

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典型答题样本,组织引导学生针对不同样本进行对比,通过集体评价,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认知。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出口天然气(natural gas,以下简称NG)的温度和气化器水浴温度是SCV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中出口NG温度是SCV运行的关键联锁因素[4],它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能否达到生产要求,而且关系到整个外输系统的稳定。而稳定的水浴温度对SCV的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过高的水浴温度会导致排烟热损失增加、加速加热管等金属构件的腐蚀;而过低的水浴温度可能会导致水浴池内部分区域结冰,从而导致传热恶化。因此,需要将气化器出口NG温度和水浴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八是深入推进抗旱基础工作。继续开展重要江河、湖泊、重点水库旱警水位(流量)的确定工作,为抗旱指挥调度和应急减灾行动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墒情监测站点建设,完善旱情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深入开展旱灾评估标准研究,完善旱灾影响的评估方法指标体系,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通过问卷剖析了江苏徐州民众对于京剧的熟悉程度,有效数据共198份。就“看过的戏曲剧种”这一问题的填写,有91位填写了京剧,其次是黄梅戏、昆曲等。可以看出,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民众对京剧还是有所了解的。而对于“身边有没有京剧爱好者”的选项,具体情况如下:

3.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组合运用,从基础知识延伸到复杂问题的讨论,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由【环节一】过渡到【环节二】。

【环节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实验设计和评价

1.教师课前认真准备实验,并试做实验,确定实验操作的可行性与现象的准确性。实验仪器与药品如下:试管、烧杯、药匙、胶头滴管、pH试纸、玻璃棒、玻璃片;5%稀盐酸、5%稀硫酸、5%NaOH溶液、5%变质的NaOH溶液样品、饱和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石蕊试液。

2.班级分组。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样品中有哪些物质和微粒,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猜想。

4.布置任务,利用实验用品,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设计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再探究的实验过程。

5.要求学生分组交流,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准确记录现象,整理实验报告,留待讨论。

教学评价设计:

㉕参见张占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竞争中立制度解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1.评价目标:溶液变质探究实验目标明确;探究实验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进行溶解、液体转移、利用pH试纸对溶液酸碱度测定等实验操作;能够根据初中化学知识说明指示剂变色原因;能够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在实验中进行的各项基本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关系。

2.评价量规(表1)。

Atherosclerosis is a multifaceted disease,with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such as diabetes,obesity,dys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smoking and low physical activity.

表1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活动表现评价量规表

姓名实验日期班级实验名称溶液酸碱性探究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细则互评 师评活动前(5分)活动中(4分)评价结果自评活动后(1分)1.提出猜想。2.选择药品。3.根据所选药品,结合猜想,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1.实验基本操作。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能够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记录讨论和分析。1.整理实验记录。2.总结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得失。1.提出猜想(1分)。2.选择合适的药品(0.5分);说明选择的理由(0.5分)。3.设计实验方案(1)有实验方案(1分)。(2)讨论实验的可行性(1分)。(3)实验方案每一步操作确实有可行性(1分)。1.实验各个步骤的基本操作规范到位:溶解(0.5分)、取样(0.5分)、液体转移(0.5分)、利用pH试纸对溶液酸碱度测定(0.5分)。2.实验现象记录详实,分析到位(1分)。3.从初中生角度能对异常现象进行记录并讨论(1分)。1.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0.5分)。2.主动反思,并完成问题与交流(0.5分)。

教学策略分析:

1.学生通过对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分析,根据已经学习过的酸碱盐的知识,主动对溶液变质情况提出猜测,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2.通过对实验探究各个步骤的“自评、互评和师评”,多角度反映学生在基本实验技能、实验计划制定、现象观察与证据收集、归纳结论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完成科学探究题的复习。

3.通过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课堂实物投影共同评价等方式,更好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充分地暴露典型问题,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环节三】课内学习任务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1.教师课前认真准备实验,并试做实验,确定实验操作的可行性与现象的准确性。实验仪器与药品如下:试管、烧杯、药匙、胶头滴管、pH试纸、玻璃棒、玻璃片;5%稀盐酸、5%稀硫酸、5g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饱和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石蕊试液、蒸馏水。

2.班级分组。

3.学生分组实验:判断老师提供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

4.记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并分析讨论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学生分组交流,实物投影展示,集体评价。

教学评价设计: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专业性、隐蔽性特点,且内容涉及范围广,稍不注意,就无法实现预期效果〔5〕。面对此种情况,各个大学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顺利引入“中国梦”宣传教育,就需要遵循以下两方面原则:

1.评价目标:能够相对准确地表明稀盐酸的用量;能够根据“有气泡冒出”的实验现象判断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资料充分收集证据,结合相应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2.评价方式:

(1)组内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充分表达,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引导学生组间互评,并促使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3)教师引导整个评价过程,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并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各种质疑引导学生集体讨论评价,最终完成探究。

教学策略分析:

1.通过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使学生关注稀盐酸用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2.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表达和书写。

3.教师引导评价过程,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质疑,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环节四】课内学习任务二:对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南京.21改)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通过整合分析发现:获得实习护生尊重和喜爱的带教老师必定德才兼备,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临床能力、教学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热情和人文关怀能力。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应能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讲授临床实习要点;安排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能抓住机会锻炼护生的专科操作技能,如骨脊柱外科轴线翻身、重症监护室(ICU)封闭式吸痰;在护生出差错时换位思考,以激励方式引导护生;多与护生沟通,关心爱护学生;注重培养护生交流能力,以身作则引导护生妥善处理护患关系。教学医院应根据教师准入标准筛选临床带教老师,通过时刻督导、定期培训、适时奖励带动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热情。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蒸馏水蓝紫色绿色蓝色黄色

查阅资料:

pH 7.5~9 10~11.9 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

【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市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化学试题》。

(2)坚持先有实践,后有立法规范。坚持问题导向和有效实用原则,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应有针对性,避免大而全、空而不实。在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政府部门发布具体行业指南加以引导,规范发展,为立法积累经验和依据。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人工智能立法经验,但决不能照抄照搬。各国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对待人工智能态度并不相同,采取的法律实践不同。对此,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指导和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目标:能够根据资料,结合溶液颜色的变化,推断出溶液的酸碱性;能够判断常见酸碱指示剂在常见的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能够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从微观角度判断溶液中参与反应的微粒。

2.评价方式: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于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心脏的回血功能,清除淤血,促进血液循环,应该加大这种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推广。

实施保护畜禽动物防疫工作,准确掌握畜禽动物疫情和控制因素,保证为畜禽动物能够健康成长。但在畜禽动物防疫中,依旧存在着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重点对待,紧密配合,实行有效保护防疫策略,方可获得较好效果,从而起到防疫目地。

(1)利用学生互评完成【结论1】的回答,通过学生之间互评的过程,完成解题思路的展示,并通过教师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资料,收集证据以及运用资料和证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常见酸碱指示剂在常见的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由教师直接评价,起到范式作用。

《学生“数线上标小数”能力的后测与分析》(P22)一文提出,数线是“数”学习中的重要材料。在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教材大量运用了数线这一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但在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的测查中,发现学生对“数线上标小数”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忽略数线所给定的参考点、格子数错、直接将一小格当作0.1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应着力培养学生找整体“1”的意识,凸显十等分的本质,重视表征间的过渡并注重数格子方法的指导。

(3)对【结论2】采用先学生互评后教师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分析:

1.【环节四】是对南京中考化学科学推断题的再现,其中考虑到课堂容量,省略部分内容。该环节通过互评与师评的交替使用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依据问题的基础程度,适时由教师直接评价,体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

南京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主要设置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以及反思与评价等环节。在科学探究题复习课中,利用分析多元化评价手段,以提高科学探究复习课效率,不但提高观察变化、收集证据、归纳证据等能力,而且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以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南京市中考指导书化学》编写组.南京市中考指导书·化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

[3] 杨建春.初中化学学业评价与教学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王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利用化学科学探究题多元化评价的复习策略* ——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再探究”为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