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他出走半生 归来时已不是少年

他出走半生 归来时已不是少年

时间:2024-02-07 16:07:39

相关推荐

他出走半生 归来时已不是少年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

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

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

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韦应物《燕李录事》

清 黄山寿 册页

后人一提到韦应物,总会联想到苏轼那句著名的评价:“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被这十二个字勾勒出的形象,全然是个不慕荣利的避世隐士。

自古王、孟、韦、柳并称,作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他们笔下自有一派清气。不同于王维的清雅、孟浩然的清逸、柳宗元的清峭、韦应物的诗除了清,就是一个幽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他笔下的世界总是幽静的,偶尔的鸟鸣水声越发衬出那份远离红尘的清寂。读多了他的诗,整颗心仿佛都透明起来,隔开了一切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难以想象,韦应物本人年轻时,是个最爱热闹的人。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韦应物《逢杨开府》

和大部分唐朝诗人不同,韦应物不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他出身高门,祖父官居三品,十五岁即以门荫选为宫廷侍卫。年轻气盛,鲜衣怒马,可想而知那时的韦应物是个多么意气风发的少年。

何况,那时正值开元盛世。

那是个梦幻般的时代,李白的诗句,李龟年的歌声,杨玉环的舞袖,在天下太平的背景中交织成一幅空前绝后的画面。韦应物何等幸运,他的青春与大唐的顶点交会,让他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岁能够体验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刻。

那时的韦应物大概是没有兴趣写诗的。“宿卫仗内,亲近帷幄,行幸毕从,颇任侠负气”,他的世界在书斋之外。比起笔墨他更爱宝剑与骏马,在这个狂放不羁的少年心中,这样的生活会永远继续,就像大唐的辉煌会永世不灭。

然而,没有谁的青春能永远持续。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措手不及,应对失策。次年长安失守,玄宗仓皇奔蜀,中原大乱。

这一年,韦应物十九岁。

他还没从少年幻梦中醒来,就被迫面对一场天翻地覆的浩劫。曾经习以为常的太平游宴和此刻眼前的生死流离,看不出哪一个更像一场荒唐的梦境。

他带着家人避难西迁,战乱抹去了他宫廷侍卫高高在上的光环,把底层百姓的苦难和无助展现在他眼前。两年的避难经历让年轻的韦应物第一次看见了真实的人生,也看见了人生的意义。

那是他“折节读书”的开始。

少年韦应物终于长大了。他从底层的高陵尉做起,安抚百姓,惩办不法军士,减轻贫苦农民的赋税,一点点改变着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他昔日纸醉金迷的生活已经随着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他只是一个整天伏案处理公务的寻常官吏。他总是尽量让他治下的百姓过得安乐,仿佛这样就可以找回一点那段盛世的影子。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史载晚年的韦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丝毫看不出开元年间那个豪纵不羁的年轻侍卫的影子。他的诗冲淡闲远,绝无尘俗,也没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少年意气。曾经的少年早已远去,就像人人传颂的开元盛世,变成了一个久远的传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贞元七年,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病逝,年五十五。

他去世后,“池雁随丧,州人罢市”,当地百姓为他与同样做过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刘禹锡建祠祭祀,称“三贤堂”,香火不绝。

也许人们怀念的,不仅是那个勤政爱民的刺史,也是当年长安大道上那个策马扬鞭的少年。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作者:殊春(菊斋签约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