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发现独特的诗意:品读优秀短诗系列之九

发现独特的诗意:品读优秀短诗系列之九

时间:2021-08-22 04:46:26

相关推荐

发现独特的诗意:品读优秀短诗系列之九

发现独特的诗意

——品读优秀短诗系列之九

昌政

《语序》

短诗忌直白,必须营造波折,使之幽深。波折与叙述有关,不能平直。蔡其矫说过,要把重要的词放在句末,台湾现代诗则在转行时,将重要的词置于下一行句首,目的都是让它凸显,造成奇峭。但诗句的字面要简白,好读,深的是字里行间形成的意味。每一行要有小冲突,行与行之间不能顺接,要有层次感、落差,加上语气变化,让诗腾挪跳跃起来,摇曳多姿。李元胜是个短诗高手,他的《质问》可谓收万里江山于尺幅:

昨晚,有一条鲨鱼来拜访我

它接近窒息,抱怨

我从未贡献过一滴海水

难道真的没有伤感的事吗,它问

“鲨鱼来拜访我”,多么不可思议,然而有了“昨晚”二字,知是梦。写梦境而不粘滞于梦,直接以现实场景呈现,让惊奇感更强烈了。正面写鲨鱼,就一行,从“接近窒息”到“抱怨”,转换迅速,避免了沉闷。第三行的主语为“我”,可避叙述的平直。鲨鱼来求海水,又是一奇,强调“一滴”,显示的是极端状态,便于诗意蓄势待发。第二节只一行,却是倒装式的长短句,好处有三:其一是强调了所问;其二语气多变,避免了主语始终在前的单调;其三,与前一节结合,错落有致。

以上所述为技艺,训练可成,而产诗的灵机属于智慧,是天生的。

《诗篇》

现代诗有句无篇的现象严重。许多诗人侧重于句的开发,每句可读,全篇杂乱,不知所云。或得句在手,却无力成篇。诗论家也热衷于佳句点评,抽取出来,单列于段落之间,以致重句轻篇之风加剧。古代诗人就已认识到:“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炼意,是立足于篇的构思之法,有助于诗的完整。子梵梅的《我和你提到芭乐和萘》正是以篇取胜:

我和你提到芭乐和萘,你说从没有听过这水果名。

那么当我说,“石头皮”和“上李”都是很好吃的水果你信不信?

你一定说哎呀这水果从没听过,什么时候得尝一尝。

就像有两次,我和朋友走在七星路上,他们问我那是什么树,我说密西西比树。

从此他们乐意把它叫做密西西比树。

其实我只是随便给它个名,后来是植物学家告诉我那树叫非洲楝。

现在我如实告诉你,石头皮和上李是公交站名。

可是你没有见过的水果太多,冠上任何一种称谓,

你又怎么会知道。

即使你见过很多水果,只要你不知道它的名字,

石头皮和上李都可以是它的名字。

全诗读来如同散文,所叙只是为水果取名之事,句子长短不一,按照说话的节奏排列,没有人为地折断转行,也没闪光的字眼。然而,这毕竟是诗而不是散文。诗意如盐溶于水,全篇浑然一体,叙述完成了,意趣才油然而生。正如从舀取的海水里看不见海,抽取任何句子都了无诗意。她的叙述其实是自言自语,因模拟了场景而类似于展现,语气、视角、细节不断转换,但所叙的命名之事一以贯之,于单纯中显示了生动多姿。诗是命名的艺术,诗人何尝不是那个“用手来指”(马尔克斯语)世界的取名者?为取名而表述的那种“随意”,正是融通的东方智慧和闲适的人生态度。

诗意与禅心相通,可以解说但也不一定非要说破,读罢莞尔一笑,够了;若有所思,更好。

《反常》

第一个将忧郁写成现代诗基调的当属戴望舒,他的《微笑》甚至发现了微笑与忧郁的对立:“有人微笑/许多脸忧郁起来”。忧郁是一种不良情绪,当它成病,即为“忧郁症”。当忧郁症入诗,写的往往却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问题——诗学有教:不以己悲。

但是,随着人性化的呼声提高,现代诗人的笔触更为细致入微,刘维铨这样写《忧郁症》:

一个人不敢乱走

怕撞见自己

诗仅两行,写的是他个人的体验。“乱走”为人生常态,意为自由、不受拘束;“不敢”是反常,受制于内心。以反常入诗,着力点在于“怕撞见自己”,即:怕孤独。因为,如果写:一个人走路,撞见了自己——这是写孤独。而他写的是孤独时的“怕”,名叫“忧郁症”。

写个人就是写群体——当然,只有将个人的体验写深切了,读者才能更多地读到了自己。这首短诗原本无须多说,但它的姿态让人欣喜。

《人情味》

用口语写诗,符合现代观念,更是平民化的趋势。浅而不白,淡而有味,独特,鲜活,机巧,生动,当下的生活气息浓厚,等等,构成了口语诗写作的难度。然而,仅靠提纯的技艺是不够的,必须有人情味。竖的《老太太哭了》洞察了人情:

老伴死的时候

她没哭

他躺了那么多年了

这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

那么多年了

想想

她就哭了

第一节写表象,让人惊讶;第二节写实质,为人解惑;第三节,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生,对他和她曾经都是折磨;死,对他和她也许都是解脱。如此生死相依,竟然“那么多年了”,无异于奇迹。哭,为他,也为她;不哭,是达观,也是麻木。哭与不哭,都是悲苦。一部小说压缩成了七行的诗,虽如口语,却因诚挚的人文关怀而曲折有致,因委婉的节奏而加深了悲情。

《口语》

荒诞作为表现手法,往往能更深地切中事实,受到诗人青睐。管上的《小丑》正是以荒诞的剧情表达了严肃的主题:人类是悲哀的——

在马戏团

一个小丑

泪流满面

猴子上前

安慰他说

我们活的像人都没哭

你一个搞笑的动物

为何如此

多愁善感

诗以口语叙述,有细节、对话,类似小剧。小丑泪流满面,只是为了取悦观众,殊不知却因此沦为了搞笑的动物,即:连动物都不如——何尝不可悲可泣?猴子的安慰是由诗人代言的,人与动物的身份对换后,动物并不因此而欢欣,即:动物羞于做人。两相对比,冲突顿起,简洁有力。泛而言之,谁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呢?谁不是小丑?诗以反讽的口吻、荒诞的剧情,取消了人类生存的意义。

口语写作看似随意,其实有很精心的剪裁,其诗意取决于独特的发现,更来自于诗人的智慧和气质。口语诗并非人人可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