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品读|章夫:独特视角 凝注诗意成都的诗意佳作——读《走马锦城西》

品读|章夫:独特视角 凝注诗意成都的诗意佳作——读《走马锦城西》

时间:2020-07-24 18:47:26

相关推荐

品读|章夫:独特视角 凝注诗意成都的诗意佳作——读《走马锦城西》

文/章夫

作为四川省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走马锦城西——五百年前的诗意成都》(简称《走马锦城西》)一书可谓选题精到,视角独到。全书十章,对应十景,致敬古籍,推陈出新。

全书虽仅十余万字,却不是简单的“十景诗”的注释和说明文,而是一次以特别的方式,召集历代各路诗人在成都的“神仙会”——穿越时空的诗会与笔会。

写成都人文读物多矣,此书既可供学者研读,也可供学生课外教材,其文学价值、史学价值、考据价值兼具。

语言轻松诙谐,进得去,出得来,亦古亦今,随时穿越,有亲近感。

作者视野开阔,既收集了大量诗歌,又考据了大量史料。可谓曲径通幽,另辟蹊径。让读者在读文中读史,读史中读诗,怡然自得。既是一本上佳的文学历史随笔图书,又是一本学者的诗歌鉴赏读物。

本文从诗、人、史诸方面进行解读,是为一孔之见。

以诗为经纬,让古蜀成都诗意盎然

书的副题为“诗意成都”,通观全书,时时处处都可见诗,俨然一部诗的集成。且每一章的开始,都引用不同蜀王的同题诗,堪称同题作文,安排巧妙。

不仅如此,每一章节的内容都铺排有大量的诗作,可谓信手拈来,信马由缰,但却又恰到好处,不嫌多余。比如第二章浣花烟雨,就引用了大量历代古人的诗句,诗人笔下的“诗歌成都”就是百姓心里的“安逸成都”。

第七章菊井秋香,算得上一篇形象生动的“新闻解释性报道”,此章由橘井、杏林两大典故谈起,再到蜀王写菊花、杏林的诗句,最后形成各朝代诗人的“咏菊大合唱”,层层深入,层层递进,体现了作者新闻采写的深厚功底。

第九章岷山晴雪,各路以“雪”的诗集中呈现,杜甫笔下的“岷山雪”让人印象深刻。

引用的大量诗词,有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整个篇章层层递进,多由诗歌而起,将一首首诗歌分门别类嵌入其中,有极强的画面感。人们不仅在读诗歌,更是在诗中“游”成都。

从诗中一睹历代蜀王的生活、情趣、爱好、人文等,让读者从诗中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不得不说,从诗歌这个角度切入历史,极具挑战性,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可从全书引用上百首诗来看,却是恰到好处,全无累赘之气,这体现了作者的古诗词功底和驾驭历史素材的能力。

以人为线索,令天府之国熠熠生辉

人是一切的灵魂,文学作品亦然。人是最为本真的,有人就生动起来。

全书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以人物为线,珍珠般地串起了所有故事。明代蜀王是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线索,透过他们的文字所显露出来。除此之外,全书还有另一个人物线索,就是紧紧围绕成都这座文明古城所展开的。

第二章写浣花溪,以浣花夫人为切入点,由人而到“二月二的小游江”,而到“四月十九的大游江”,而到蜀王笔下的“浣花烟雨”,展现出一幅特殊的成都人文旅游地图,很适合成都的“调性”。

又如第四章看似写草堂晚景,实际上是写杜甫这个人,草堂的命运即是杜甫的命运,堪称一篇别样的“杜甫小传”。第八章閟宫古柏更多地着笔于诸葛亮。第六章墨池怀古同样在写人,写西汉一代大儒扬雄,同样可以看成是一篇别样的“扬雄小传”。通过寻找扬雄的墨池遗迹,再寻找后来的墨池书院,让人们忽略的成都人文地标便活脱脱跃然纸上。我们还可以从这个特殊的窗口,管窥扬雄所在的汉代,成都是个什么样子。

全书以明蜀王为主体,但并未局限于这些蜀王,而是视野广阔,纵横捭阖,体现了作者的视界与思域。

以史为铺垫,寓万物于历史肌理

放眼一看,全书用史、用典众多,以史料解释史料,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结构严谨。

比如书的开篇写成都城的来历,从秦开始说起,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第五章写成都的“两河流域”历史,以水的方式谈历史,从杜甫笔下的“江城”,到城市历史的另两个看得见的载体——码头和桥,随时随地在观望这座古城,但又层次分明,不拖泥带水。第十章昭觉晓钟,同样是以一座寺庙来展现一座城市,自古以来,寺庙是看待一座城市的最好切口。

不仅如此,全书还力求做到寓万物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

比如考据柳树,第三章以柳树为成都的观察视角,追踪“一棵树与一座城”的关系。从古蜀鱼凫城以柳树作为“城墙”谈起,到中国民间赋予柳树的种种象征意义,再到柳树为何格外受到蜀王们的青睐,以及大量的“杨柳诗”。这样的铺排,可谓匠心独运。

又如第五章霁川野渡,作者紧紧抓住与水有关的另外两个元素——码头、桥。第八章閟宫古柏,又与第三章的“柳”形成呼应,通过写武侯祠的古柏,简直成了柏树的“人文百科”。第九章岷山晴雪看似写景,同样是在介绍成都的地质构造史,极尽“雪”的内含与外延,从而托出“天府之国的必然”。

从一棵树,一滴水,一片雪,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笔下体现出的厚重的历史肌理,难能可贵。字里行间不仅体现出作者的考据功夫,也展现出作者的文史功底和写作功底。这样的厚实基础,在作者近年来深挖“百家姓”的解读中,同样有更为准确的体现。

看似写五百年前的明朝,其实书的视野已经洞穿千年,构成一幅古蜀人文画卷,且情景交融。

诗、人、史,各种交融,浑然一体,构成了《走马锦城西》最鲜明的个性。

自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椿封为首任蜀王,到1644年明朝覆亡,其间266年。历代蜀王留下的数十卷文集,应该说是一个宏大的研究课题,更是人们了解明代成都乃至四川十分珍贵的史料。可以说,一册《走马锦城西》仅仅破了题,也只是一个引子,期望作者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呈现给我们。

【作者简介】

章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届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成都商报副总编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擅长报告文学和人文历史随笔,共出版各类著作20余本。其中纪实文学《邓小平故居留言簿》荣获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铜奖、四川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和“四川省图书奖”一等奖。《天下客家》(合著)荣获成都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主编有“成都魂书系”(15卷本,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天府丛书”(共计12本)副主编。

书名:《走马锦城西——五百年前的诗意成都》作者:黄勇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