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传统武术 捩手拳动作分解 综合格斗自由搏击功夫搏击威力惊人!

传统武术 捩手拳动作分解 综合格斗自由搏击功夫搏击威力惊人!

时间:2023-06-03 17:08:20

相关推荐

传统武术 捩手拳动作分解 综合格斗自由搏击功夫搏击威力惊人!

预备式

释名:

所谓“预备”即练功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将全身各部位按照练功的要求,摆好练功的姿势,并将内在的精神意气都调节到练功时的一种状态。此状态又叫“无极式”,取万物从此开始的意思。

注:此式亦可单独抽出作“无极桩”练习。详情后附。

歌诀:

丁顶身正筋骨松,净静杂念沐春风,

三华聚顶于百会,气沉丹田关元中;

本套拳练沾跌法,内外兼顾有神通,

跌扑滚翻筋骨皮,吐纳导引十四经;

外带内动内带外,内外皆壮元神充,

垂帘忘却名和利,心静修得不老松。

注:“外带内动” 是以“外”导“内”的传统训练方法之一;而“内带外动”却又是另一种以“内”引“外”的传统训练方法。详情请见后附。

动作:

1、两腿并立,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中指与裤缝齐垂;顶平身正,下颏微收,双目平视,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2、在完成上动之后,紧接着就是将身内外体各部逐一检视一遍,调匀呼吸,将身体放松,看有无不合练功要求之处,并将其进行微调,以便完全进入到最佳的练功状态。

具体做法是:

01、顶领颈虚,神清气爽。

02、畅胸顺背,心净腹空。

03、肩沉肘坠,两臂垂松。

04、松腰实腹,气沉丹田。

05、耷拉尾椎,衡定重心。

06、闭裆合胯,似紧还松。

07、双膝坚韧,不挺不弓。

08、叠实两踝,承上启下。

09、双脚抓地,落地生根。

10、古碑立石,玉树临风。

要点:

心神宁静,呼吸细匀,内安五脏,外端身形,一志恭敬,物我遁形。

应用:

静极思动。

变化: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由此化生,并生生不息。。。

附一:无极桩

简介

“无极桩”是武术运动的基本桩式,也叫作“浑圆桩”或“混元桩”。更有叫它“太极桩”或“自然桩”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功前预备与初学筑基。

“浑元”与“混元”同意,皆是指天地未开,一片混沌的原始状态。也作原始、最初的解释。

古人把“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一个虚设的原始的混沌状态想象成一个圆,叫作“浑元”或者“混元”。“元”,是“本质”与“根本”的意思,也是指“最初”与“原始”。 因为它“放至极远而能归”,所以又叫它“无极”。“混元无极”就是这个意思。

无极,虚无寂静,由于静极思动,所以便有了氤氲孕育其中,这种将动未动,不动犹动的无名状态便是太极。太极动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此万物生成,生死相依,相生相克,化生不息。。。

中华武术运动的诸多桩式都是由“无极桩”或曰“浑元”(混元)桩衍生而成的。“太极拳”更是如此:那一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更是说明了一个由“无极”而“太极”的生生过程。

吴式太极拳式中有一句口诀曰:“两手提起分两仪,左右一似阴阳鱼。”说的特别的精妙与形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就是中国武术——带着浓烈的中国文化与传统哲学的中国武术的特性。

因此,“无极桩”作为武术的根基,套路运动的起始,它是被历代拳家所推崇的。太极拳经论中所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就是说万法从此始的意思。

练习此桩时,身体和精神都要处于一种高度放松的状态,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在极“静”中体会与修炼松沉,调节内在的机理平衡。所以说,它也是一种内功功法。

修炼方法:

1、预备式:1、两腿并立,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中指与裤缝平垂;顶平身正,下颏微收,双目平视,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2、动作: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脚向左缓缓平开一步,两脚的间距是一肩宽,脚尖朝前,呈平行步态站立,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目光仍旧平视;左脚提起时吸气,落步时呼气。

3、双手手心相对,以拇指领劲,带动两臂徐徐上举至拇指与肩同高;紧接上动,双臂向外撑圆,并屈腕将两手手指向内收回,使十指指尖相对(间距约十厘米);手心向内(手心距胸前约35厘米左右),两拇指贴于食指上侧;背向后拔,身体四周皆有向外的膨(掤)劲,而内里却又要有向内的箍合之劲;与此同时,肩、肘、腕同时往下松沉,双腿也松胯屈膝,使重心微微下降;目光平视。起臂时吸气,松沉时呼气。

4、站功:

(1)调身:身微前倾,使百会、会阴、涌泉三点成一直线。

注:此为古法,本套拳势中已改成身体中正,百会与会阴成一直线,并从会阴继续向下垂落,最后落在两脚穹向内虚接线的中心点上。

(2)调心:垂帘静心,使身心彻底放松。不有意识地去思想,也不有意识地去控制思想,任有任无,渐至物我两忘。

(3)调息:舌抵上腭,鼻吸鼻呼。做到:深、匀、细、长。吸时上身膨胀(肺腑打开),呼时下腹坚沉。

(4)意守:意守下丹田。

(5)体会:体会节节贯串往下松沉的感觉。

5、收势:重心缓缓移向右脚,然后将左脚向右脚收拢;两臂自然下垂到身体的两侧,还原预备式;收步时吸气,落足时呼气。

6、要领:要求做到(1) 上悬下沉 (2)前掤后撑 (3)四平四到。

7、附:“上悬下沉” “前掤后撑” “四平四到” 以及“节节贯串往下松沉的做法”:

(1) 上悬下沉:上悬——头顶百会穴有向上领起之意;下沉——除头以下部位都要随地心引力放松下沉。人体经此上下对拉,促成百会、人中、下丹田、会阴穴,上下对照成一垂直线,使之与人体重心投影线重合。好处:能松开身体各关节,出现沉肩、坠肘、塌腕、松腰、落胯的形态。

(2)前掤后撑:双臂向外撑圆,背向后拔,使背、肩、臂、手构成一个成内合之形的、含有外开之劲的圆。

(3)四平四到:四平——头平(头顶平正,颈项顺直)、肩平(肩平身正,不耸不斜)、膝平(膝平腿正,不高低、前后错落)、脚平(两脚掌齐平,脚底平平着地);四到——1、意到、2、气到、3、力到、4、身到。

(4)节节贯串往下松沉的做法是:在意念引导下,以意念松肩、松肘、松腕、松背、松腰、松臀、松胯、松膝、最后松踝。要想获得整体的松沉,就必须这样依次地进行节节贯串的放松练习。但在以意念引导各部进行松沉时,每部都要以呼吸进行配合。另外,进行松沉练习,不仅于无极桩一种,其它站、坐姿的静功练习同样也能得到其侧重的目的。

再附:太极、八卦求沉肩坠肘的两种练习方法:—— 摘自《中国武术实用大全》

(1)两臂前平举(或侧平举),以意由头上向下松肩,使肩关节松沉,膀根微往下降,肘部高度不变,意识继续下行,使肘关节向下松坠,腕部高度不变,意识继续下行,使腕关节向下松塌,手指高度不变。如此节节松沉后,以意体会头顶和指尖似有外力悬住,整个上肢完全放松、自然沉坠的感觉。

(2)面对平台站立(或坐平),保持台面与腰齐高,两臂分开与肩同宽,两肘关节置于台面,小臂抬起,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然后用意识往下松肩,体会肘关节支撑重量的感觉,重感越强,说明松肩的程度越大。在松肩过程中,要头顶领劲,保证头顶项顺,脊椎正直。

附二:以外导内训练法

这是中华武术中一种传统的训练方法,所谓“以外导内”就是指以外动导引内动的练习方法。“内动”主要指身体内里的内气的流注,“外动”主要指身体外在的肢体运动。

清《苌氏武技书》:俯势,阳气入背脊督脉;仰势,阴气入身前任脉。“左斜俯势,阳气自脊右下提于脊左上,斜入左前阴分。右斜俯势,阳气自脊左下提于脊右上,斜入右前阴分。‘斜劈(手)’、‘斜邀手’用此。左斜仰势,阴气自腹部右下提于腹左上,斜入左后阳分。右斜仰势,阴气自腹左下提于腹右上,斜入右后阳分。斜攉提手用此。”“直身正势,阳气不得入于阴分,阴气不得入于阳分,各归本位。上至百会穴而交,下至涌泉穴而聚。”

此训练法的要点是:以体导气,开合利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摆正一个姿势后,即以一定的动作做导引,使人体经络穴位按一定的顺序开启、闭合。从而达到打通一定的经络通道,促使气血流注的锻炼目的。比如太极拳中的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的形态,就是帮助内气沉入丹田的;在配合呼气的同时,肩、肘、腕关节依次节节松沉,能使内气穿肩、越肘、过腕,最终达于指尖。

《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说:“这种训练法由外入手,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运用。并有助于初学者获得以外形变动,导引内气流注的感觉,从而形成形动气即随的条件反射,促成意、气、劲、形的有序化配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