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性善论和性恶论——王道与霸道之争

性善论和性恶论——王道与霸道之争

时间:2022-08-15 02:14:23

相关推荐

性善论和性恶论——王道与霸道之争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宗师,受儒家之业,传孔子之学。

但是,面对同一个老师,同一个儒学,他们却阐释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孟子抓住了孔子的“仁”,得出了“人性善”的结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而荀子却抓住了孔子的“礼”,得出了“人性恶”的主张,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教化。

孟子对个人修养可以夸夸其谈,但是对安邦定国却是束手无策,荀子纵横捭阖,指点江山,但对如何修身养性却没有过多的研究。

正因为此,孟子在当时怀才不遇,四处碰壁,“王道”思想备受冷落,但其强调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纳入了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荀子在当时虽然风光无限,备受青睐,但其“霸道”路线却随着秦朝的灭亡而丧失了登上大雅之堂的机会,成为了古代帝王统治国家心照不宣的“秘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这个时候的周王室虽然式微,却还拥有那么一点“天下共主”的尊严和地位。作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自然对“周礼”还有那么一点点信心。这正是他以“仁”释“礼”的心理动力。

可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就不同了,他生活在战国年代。这是一个“争于气力”的年代,是一个“狼性生存”的时期。诸侯各国已经由遮遮掩掩的暗地争斗变成了赤裸裸的杀戮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虽然用寥寥数笔带过了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但那种血腥和野蛮已经让人触目惊心。比如,“斩首六万”,“斩首七千”,“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有的诸侯国为了对付其敌人,甚至不惜毁坏农田设施、堤坝沟渠,造成了生产的极大破坏和无辜生命的丧生。

总之,这是一个人性被扭曲到极点的时代,是一个四处充满肮脏和鲜血的时期。

孟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面对像动物一样厮杀和弱肉强食的争斗,孟子强烈地感到了人心不古和世风日下。

如果说孔子对“周礼”还存在眷恋和一点点希望,到了战国时代,这种希望的泡沫被彻底打破了。孟子的痛心可以想象: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滕文公下》

尽管孟子在此批判的是“杨墨之道”,但令他痛心的却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而造成的“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而战国时代,不就是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人吃人的时代吗?

所以,孟子认为,正是人心的堕落和良知的泯灭,才造成了人的野蛮。于是,深受孔子影响的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堕落,并不是因为人心天生就是坏的,而是人善良的本性被物欲蒙蔽了,而拯救社会最关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性和仁义之心。

孟子是值得钦佩的,在那个你争我夺的时代,他仍然没有对人性的美好失去希望。于是,他从孔子“仁”的角度,阐述了自己“性善论”的主张。

孔子没有对人性进行界定,而孟子却反复地强调“性善论”,这是因为当时时代太需要了。时势造英雄,孟子也是历史的选择。

作为孔子的传人,孟子认为孔子的思想中已经有了“性善论”的主张,就是关于“仁”的学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对于“仁”,孔子说:“孝悌,仁之本也”,孟子也表达了同样的意义:“仁者,事亲者也”。

可见,孟子是抓住了孔子“仁”的核心的。 但孟子还不想局限于此,他要为这种“事亲”的伦理情感找到更为深刻的人性基础:“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

也就是说,仁义礼智这些东西,并不是外界强加给我的,而是发自人的本心,是人的一种自觉。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人身上都有一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考就固有的东西,那就是“良知”和“良能”。一个孩子,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长大了尊敬兄长,这些东西是学来的吗?

需要别人去教授吗?不需要!在孟子看来,这些都是人所固有的。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良知”和“良能”,正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爱心”: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正如水在本性上是向下流的一样,人的本性则是向善的。人性之所以是善的,在于每个人身上都有善端: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人身上的“善端”就像人的四肢一样,本来就是和人不可分割的,除非你不是人。 孟子还举了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我们看见一个孩子掉到井里去了,都会产生恻隐之心,毫无想法地救这个孩子,而不是先想到一些个人的利益。比如,我和这个孩子的家长是不是认识?

我把孩子救上来,能不能得到报酬?孟子说,如果一想到这些东西,就不是“不忍人之心”了。

既然人在本性上是善的,那么,后来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呢?

尤其是战国时代,为什么人表现出来的却是赤裸裸的恶呢?

孟子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后天的影响,正如《三字经》开头所说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在本性上都是善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是他们先天的心性有所不同,而是出于君子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保存了自己的本性,而小人在后天的生活中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孟子·离娄下》)

既然人的堕落是因为失去本心,那么,人所有的努力,不过是恢复这种本性,找回那放弃或遗失的本性,而不是灌输给人什么外加的思想。所以孟子说: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告子上》)

这一点与西方柏拉图的“回忆说”很相近。柏拉图认为,人原来生活在“理念”的世界里,那是绝对完满的生活。

后来人有了肉体,掉在了地面上,把心灵给玷污了,结果把原来的生活给遗忘了。

所以,要想恢复美好的生活,就必须把原来的一切回忆起来。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回忆说”。

当然,西方是主“智”的传统,认为恢复“理念”的生活,最主要的是靠数学。

因为数学中的推理和演算基本上摆脱了物质形体的束缚,研究的仅仅是“点”、“线”、“面”这些抽象的东西。

而孟子这里的“求其放心”,和柏拉图的“理念说”差不多。

但中国文化是主“德”传统,孟子强调的不是恢复一种陶醉于智力活动中的生活,而是要做一个有道德人,恢复一颗赤子之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