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潘天寿 现代中国画坛国宝级的艺术大师

潘天寿 现代中国画坛国宝级的艺术大师

时间:2023-04-30 16:16:22

相关推荐

潘天寿 现代中国画坛国宝级的艺术大师

潘天寿故居。潘天寿1971年去世;

家属于1981年向国家捐赠120幅遗作。

创作于1963年;是目前能见到的用指墨画成作品中竖幅尺寸最大的画。

“松下读书图”不仅是笔墨精湛,意境深刻的好画,而且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诗、画、书、印相结合的耐人寻味的巨作。

“潘天寿纪念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南山路,这里原是潘天寿晚年居所

潘天寿美术馆位于浙江宁海潘天寿艺术中心,宁海馆藏潘天寿作品等一系列展览。

潘天寿(1897-1971) 浙江宁海人。是现代中国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

年轻时就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经亨颐,李叔同,吴昌硕指导。

1928年起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国画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对现代中国画和书法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等职,并被苏联艺术科学院聘为名誉院士。

潘天寿远承五代两宋董、巨、马、夏及元代吴仲圭、方方壶,近法石溪、八大、石涛及吴昌硕诸家,取精用宏,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其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笔墨雄浑,布局奇崛,意境高华,气势磅礴。又擅指墨,极见生涩凝练、古拙厚重之笔外意境。

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潘天寿的《无限风光图》358.5×150cm画作,拍出2.8亿天价!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大艺术家。他的画,意境深、格调高。

在他的笔下闲花野草,山溪涧水,荷塘一角,几只山雀,一株古松。几块石头,这些平凡景物,一经他的布置点染,就化平凡为神奇,成为生动可爱的艺术品。

“松下读书图”是他在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

图中画一棵古松,盘曲苍古,松下画一尖角的向上的石塊,石塊前坐一老秃子,手捧书卷,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给人以肃散淡远的情趣。

他的画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画风气势雄阔,朴厚劲挺。不论是猛鹫、古松、巨石、都是气势磅礴,使人感到有一种发自作者胸中,至大至刚之气凝聚在画面。

他特别喜爱八大、石涛、石溪、吴昌硕等大家的作品,受他们影响很深。继承了他们的精粹,又善于变化。例如在用笔方面,这些大家一般都用圆笔。如果潘天寿也用圆笔就难于脱出前人的窠臼,所以他求变化而用扁笔,有时又方圆并用,变化多姿。有了这种新创,才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鲜明的个人面目。

他的笔墨功夫很深,尤其讲究用笔。

他的画主要是靠线造型。画出来的线条沉着有力,成坚韧而富有弹性;或明确简练;或自然古拙都十分到家。

黄宾虹赞扬他用笔力能杠鼎。“松下读书图”中的古松、石塊、人物就是用线画成的。

特别是这塊尖角向上、接近三角形的石塊,与其他画石的画法不同,平时画石不但极简练,只勾勒轮廓略加点苔即成。唯独这块石头用焦墨,以粗细浓淡干湿之线条画成、犹如钢筋构架一般,显得十分突出。

他画的松,虬枝鹿角,有强拗的转屈,而且布满了苍老坚硬的结疤。松针的画法是由内向外射出,而不是由外向内聚敛。那块尖角向上的石塊,几乎是急转直角及强劲皴折。再用笔上尽量利用形体上的棱角、转折和屈曲的强拗来发挥他的刚劲雄健的笔力。

他的画是由诗、书、画、印熔为一炉,艺术性很高的作品。

他的诗修养很高,早就有“听天阁诗存”两卷问世。他的诗受吴昌硕影响很深,喜欢江西诗派杨成斋的诗。如他画荷花常题“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蜻蜓立上头”,那样的充满生活情趣的诚齐诗意。他的题画诗,往往是帮助他加深和丰富画面的情趣和意境,或者是辅足画中未尽之意。如“松下读书图”的题壁诗“老秃原来懒读书,对书哪问鲁讹鱼,偶然朗诵长松下,为何闲云自卷舒”。

从画面上一眼看过去,以为是无关紧要的点景人物。读完这首诗,才明白作者是借诗,画抒发感情。由于作者受抗战时期,时局不稳,生活颠沛的影响。据说有一个时期,他非常失意郁郁不得志,他用“懒读书”自嘲,或者反观来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而被埋没。

也可能是讽刺那个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又不甘心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而感到十分苦闷。

正因为这种复杂的心情,才在艺术中寻求寄托。

把青松白云当作知心朋友,希望得到理解以慰他的孤独和寂寞。因此,这幅画并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自然,而是渗透着他自己痛苦的感受和抑郁的情怀。当然这种感叹和情绪,也是代表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也曾经引起过那些潦倒失意的知识分子的共鸣。

这就是这幅画的深刻意境。

书法和画法是相通的,自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因为中国书法的线条和结构的形式感本来就有画意,即书中有画。所以文人画家往往以书法入画,如徐青藤就是运用草书作画。他说:“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可见写意画来自草书。吴昌硕的用笔和构图也是运用草书,还有篆体,大都画觚(注:古代盛酒用的器具,稜角的意思。)为圆,故多画藤蔓植物。潘天寿的画法是学黄道周,但有他自己的风格,特别是他新创的新体行书。如图中的题跋、起讫均用方笔,那种匀称的线条美,以及特别加大行距以突出字的行间大小、参差、错落的结构美,非常具有画意。和他在画上运用的线条美,以及造型结构都非常协调。这就是书中有画。反过来说他的画也是画中有书。

但他的画中有书和吴昌硕不同。潘画不论在用笔和构图上,主要是用隶书和魏碑作画,大都画图为觚。用笔方形转角,常以横平竖直,方正饱满为主要倾向。如图中尖角向上的石塊就是画圆为弧,实际上是方形和长方形位置上的变化。松的枝杆之避免用圆润的弧线而倾向直线转角,背景上的巨型石塊,更加明显的用横平竖直的直线和方形转角。形成一种稳定、沉重、坚固、雄阔的建筑感。他的画中有书的书是隶书和魏碑的格局。

书法功夫很深

潘天寿画名满天下,书名为画名所淹、世人对他书法的论述较少。事实上他的书法功夫很深,境界很高,和他的画一样受到推崇。

书法比他的画更好,认为没有潘天寿的书法就没有潘天寿的画。这些都说明了潘天寿是一个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皆精的大艺术家。

题款和印章在整个画幅的布局上,也是极其重要的。根据画面的需要,在款式、字体上变化很多,他有时用长篇多处款或正楷或大草、或汉隶、或古篆,不拘定格。有时长行直下,使画面增加气机,有时拦住画面边缘,使布局紧凑,有时补充空虚,使画面平衡,有时弥补散漫,增加交叉疏密等等。

都是为了和画面构图密切结合,使之成为布局上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图中古松偏右。枝杆从右上向左下斜出,两行长跋从上直下,与松枝交叉,一横一竖,错落有致,使整个构图发生变化,全画气势更加贯穿,布局更加紧凑。填补了空白,又起了平衡作用。书法和画法,空白和空白之间有机的连成了一片。

山石八哥图 Mymas on rock 178x94cm

此畵现在在香港收藏家中,欢迎交流鉴赏

全画为之神韵活现。他这种把题跋直接插入画位的题法,往往从别人不敢下手的地方下手,起到了一般题跋起不到的作用。甚至他的能够通过题跋、印章的作用,使一副构图不完整的画成为一幅精品。这的确是潘天寿的题跋为整幅画之章法服务的最大本领。可以说中国画的题跋、格式从元明到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人,已经达到完全成熟之境。至潘天寿真可谓穷极其变化。有人评论说:自有文人画以来,没有一个人在题跋上超过潘天寿的。

他的画还特别讲究印章,画面上用印大小、多少、朱文、白文以及铃押的位置,都做精心安排,毫不马虎。如图中引首章、压角章、名章都非常得体。有趣的是在下款上端年字那一笔拖得很长,就在拖笔上加盖一个阿寿的小名章,为的是和另一行字之一撇取得平衡。真是巧妙。这几枚印章色彩鲜明,配合画面和题跋十分协调。 (1981 年南北极月刋 黄平译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