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苏轼一心为民着想 王安石也并非小人 两个大文豪为什么闹矛盾?

苏轼一心为民着想 王安石也并非小人 两个大文豪为什么闹矛盾?

时间:2020-01-24 06:09:44

相关推荐

苏轼一心为民着想 王安石也并非小人 两个大文豪为什么闹矛盾?

苏轼

在政治立场上,苏轼倾向于保守派,但并非他因循守旧,不为民着想。苏轼也主张革新,但在革新的方法与王安石存在分歧。王安石为人雷厉风行,进行改革是又快又狠,所定政策极为严苛,这必然会暴露一系列问题。苏轼则主张是循序渐进的改革,以民为本,以仁治国,他十分反感王安石的独断专行,对王安石多加讽刺。

当王安石主张兴办学校的时候,苏轼出来阐述前面留下的弊端和不可行性。苏轼主张让统治者爱才识才,兴办学校是劳民伤财。神宗虽然主张变法,但对苏轼的看法也点头称是,并且鼓励他多提意见。这让苏轼更加来了劲,不停地向神宗直言劝谏。当时王安石为了让新法得以顺利推行,对反对变化的官员大肆打压,可对苏轼却没有下手。苏轼却主动出击,呈上《上皇帝书》。洋洋洒洒九千字,阐述新法弊端,主张“君权民授”,并建议神宗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要结人心,厚风俗,存纲纪。

王安石得知后大怒,派人调查苏轼行事过失,结果一无所得。他反对神宗重用苏轼,希望神宗把苏轼派到远地做官。神宗很矛盾,一方面他主张变法,一方面又欣赏苏轼才华,便采取折中政策,派苏轼到风景优美的杭州做通判。

苏轼

苏轼一心为民着想,而王安石也并非奸邪小人。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变法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只是新法中的有些政策过于严厉苛刻,不符合实际。其出发点是想减轻国家负担和改善人民生活,但在实际的进行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后世人客观地看,不管是改革派还是反对派,他们的主张都有其道理,王安石和苏轼只是政见上的不和罢了。王安石一开始不喜欢苏轼,想找苏轼的茬,没有找到证据,他也没有无中生有,足见王安石是个光明磊落的人。谁能想到,几十年后,沧海桑田,历经“乌台诗案”的苏轼和政治失意的王安石在饱尝人间辛酸后却成为了好朋友,两人摈弃前嫌,私交甚笃,成为文坛佳话。

在政坛不得意的苏轼来到了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杭州,这里远离政坛的纵横捭阖和尔虞我诈,有的只是莺歌燕舞和文人墨客间的吟咏对唱。初来杭州苏轼便就写道:“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从此,杭州成了苏轼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欣赏他才学的人,有他欣赏的景,才子美景相得益彰。杭州通判是个闲职,一个让人羡慕的闲职,是朝廷对他带有笼络性质的放逐。

苏轼

苏轼也很坦然,每日诗酒书画,也落得个逍遥自在。这个时候,他的灵感也喷薄而出,不仅写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句,也在深入底层群众后更深刻的认识到新法的利与弊。新法也不是一无是处,但在有些地方也确实给百姓带了深重的负担。苏轼常在与友人的书信中表诉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表面豁达的他其实内心深深忧愁,他也常在诗文中表达了这种情绪。这决定了他后来回朝后更加坚定的反新法立场,同时也为“乌台诗案”埋下了祸根。

苏轼在杭州并非一事无成,在政治上也有颇多建树。他以文人性情处理政务,甚至把办公地点搬到了西湖边。他治理蝗虫,迫使高丽使者使用宋朝熙宁年号,一系列民政措施都深得民心。十八年后苏轼再次来到杭州任太守,更是办了一系列利民的工程,百姓爱戴他是一个好父母官,也爱慕他的才华。等到苏轼罹难,杭州百姓纷纷在街上设龛拜祭,为他解灾。

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的三年任期满。当时弟弟苏辙在山东济州任职,他自动请调到青岛附近的密州做太守。密州这个地方十分穷困,与杭州有着天壤之别。当时官员俸禄锐减,苏轼不是贪腐之官,故他虽为一地长官,生活却过得十分清苦。他甚至食不果腹,常以杞菊充饥,但他自己却不以为苦,曾作《杞菊赋》,苦中作乐。真正让他痛苦的是他又一次在基层看到了新法给人民带来的负担,使人民生活困苦。

苏轼

当时王安石已经下台,曾经追随王安石的吕惠卿上台执政,又推行了一系列新法。百姓根本无法承受,密州一带饿殍遍野。苏轼尽力安置无家可归的孩子,却是有心无力,他的心沮丧而痛苦。这个时候他的作品更多的不是表现愤怒和批判,而是深深的无奈和叹息。这个时候他开始崇尚陶渊明,志在山水间,对现实隐隐有些逃避。

但苏轼终究是受过几十年正统儒家教育的人,他的理想是为国为民。他的性格决定他不会就此屈服。面对朝政弊端,苏轼不再选择逃避,而是积极迎难而上。他政治生涯的实干时期从徐州任上开始。当时他正值壮年,从此政绩建树颇多。在徐州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水灾。当时黄河决口,徐州城危在旦夕,富人们竞相逃亡。

苏轼为了安定人心,把富人全部赶回城里,自己亲自上阵,带人疏通水流。苏轼在治水方面也有着杰出的才华,他变堵为疏,东奔西走,过家门而不入,跟大禹没什么两样。洪水之围终于在四十五天后得以解除,黄河回归故道,在海州附近入海,洪水也渐渐退去。元丰元年,苏轼建黄楼庆祝,并亲作文刻碑纪念,在徐州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