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衣冠五千年 中国传统服饰 秦汉服饰

衣冠五千年 中国传统服饰 秦汉服饰

时间:2019-10-22 10:37:24

相关推荐

衣冠五千年 中国传统服饰 秦汉服饰

本文乃作者小姐姐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秦汉时的平民百姓有一种包头巾的式样,叫作“峭头",又称作“络头"、“帕头"。它的包束方法比较简单,用一块长方巾子从脑后向前额包拢,在额前打结,与现代陕北农民用羊肚手巾包头的方法很相像。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东汉陶舞俑,头上戴着悄头,在额前束起两个尖角,十分俏皮。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中唱道:“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峭头。”是说少年们见到美丽的罗敷,便脱下帽子,重新整整头巾,想引起她的注意。由此我们看到,也有在悄头上再戴帽子的。汉代尚有很多种不同的包巾样式。有只包发髻的,有结成蝴蝶状的,有在两侧束成尖角的,千姿百态,争奇斗巧。今日北方农村中用毛巾包头的式样,也是不拘一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可能仍保留着古代的遗风吧。

秦汉歌舞

帻是战国时期才演变而成的一种头衣。最早只是用巾帕包在武将头上,后来把前额围住,形成一个凸起部分。汉代时,人们把它进一步改进,增加了头顶上方盖住发髻的高顶,又增高了四周的围沿,形成了一个大体与帽子相似的式样。蔡邕说过:帻是卑贱执事者所戴。可见它不登大雅之堂。汉代画像上戴帻的多是普通劳动者、小官吏、兵士等人物。但是西汉元帝时,因为汉元帝头上长有长发,影响外观,他不想让臣下看见,便戴上帻来遮丑。不料朝中佞臣们一见皇帝戴帻,就纷纷仿效,于是达官贵人们戴帻蔚然成风。到王莽篡汉登基,由于他年老秃顶,便在帻上加戴头巾,这样就可以将整个头部都遮住了。以后又有了很多改革式样,如在帻沿上加长、短耳,在帻上加头巾、发冠等,使得帻派生出了很多不同的品种,有平巾帻、介帻、平顶帻等等。而着帻者的职位高低不同,帻的颜色也不一样。武吏一般戴红色帻,文吏春天戴青帻,卑贱执事者只能戴绿帻。

汉代女子头饰

罗衣何飘飘逶迤梁家髻在古老威严的秦汉帝国,服饰已不仅仅用来遮羞、御寒、护身,也不仅仅为了美化装饰自身,它还是等级礼法制度的一种严格标志。这就造成了汉代妇女服装既拘泥旧法,又力图创新,既界限森严,又潜移默化的复杂局面,形成了汉代女装的时代特色。

汉代贵族妇女的礼服采用深衣制度,是上下相连的袍服,式样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颜色、头饰和佩饰等将各自身份等级尊卑区分开来。拿贵妇人们通常穿用的朝服(又叫蚕衣,是行助蚕礼时的礼服)来说吧。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穿上半身为青色、下半身是蓝色的深衣。衣服的领口、袖口都缘上宽丝绦边。头戴用牦牛尾剪裁成的“帼”。帼上加插响子。簪长一尺,用玳瑁做成,簪子末端加缀翡翠制作的凤凰。凤凰口衔白珠,颔下垂有金链,悬挂着金饰。此外,她们耳朵上还要戴明珠制成的耳挡。

汉代贵族妇女的礼服

皇后穿的深衣与皇太后一样。头戴假发髻,在上面簪插步摇。这是一种用黄金做成的凤簪,上边装饰着白珠,还有用翡翠做成的熊、虎、赤罴、天禄、辟邪、南山丰大特(野牛)等六种野兽纹饰。簪头上悬垂下金链,链子。上嵌有珍珠,人一行走,便随着脚步摇动,所以称为“步摇”。耳朵上戴珠档。各级贵妇们也穿深衣,通体浅蓝色。戴较低矮的假髻,戴簪与耳坠。公主与封君们都要戴绶,腰带也用和绶同样的彩带制成,带子两头是珠子嵌饰的带钩。公卿、列侯、中二千石及二千石高官的夫人们,穿浅蓝色的绢制深衣,头戴蓝黑色厚绸布做的帼。

皇后穿的深衣

发簪上有口衔白珠的黄金龙首。耳朵上也可以戴耳坠。这里提到的帼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妇女头衣。它是一一个戴在头发上的帽圈。有些是圆形的,像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汉画像石上的女子和四川汉代女陶俑戴的式样。有些是花瓣形的,像山东武氏前石室画像中妇女戴的式样。帼用假发、牦牛尾、绢帛等制作,戴上后用一只横簪把它固定在发髻上,然后就可以在帼上再插戴凤簪、步摇、华胜等各种头饰。有时也在头上包巾帛后再戴帼。

帼是女子的专利品。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将司马懿在五丈原相持。司马懿坚守不动,诸葛亮便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巾帼 ,讽刺司马懿像女人一样闭门不出,想激怒司马懿来决战。自此,巾帼又成为妇女的代名词。“巾帼英雄”这个成语也是由此演化出来的。

饰品装饰

汉代贵妇的礼服除去头上的装饰外,可说是比较朴素呆板的,式样也僵化不变。汉代一些帝王为了表示节俭,还多次公开宣布,禁止贵妇人们在礼服上缀加各种华丽精致的刺绣衣缘,甚至造成一些刺绣装饰工艺自此失传。所以汉代以后。深衣制度被迅速废除,也就毫不奇怪了。虽然汉代初期标榜俭朴,但在宫廷内部和民间,一些华丽的女服仍然十分流行。特别是宫女与民间歌舞伎人,大多身穿长袖窄身上衣,下着曳地长裙,婆娑起舞,翩翩若飞。

左思《蜀都赋》中"厉纡长袖而履舞”描绘的就是这种舞蹈场面。四川成都市郊出土的汉画像砖,陕西榆林汉画像石,郑州新通桥汉画像砖等处,都有穿着如此舞衣的女子形象。尽管礼法严格约束妇女肌肤外露,硬让贵妇人们穿上厚厚的礼服,但是对健康躯体的欲望却是无法约束的。汉代人们在庙堂上被压抑了的情欲要在放荡不拘的欢会中迸发出来,礼教对妇女衣装的束缚也就在这种欢会上由歌舞女伎们首先冲破了。

汉代贵妇的礼服

张衡的《西京赋》中描写汉代宫廷歌舞时说:歌舞的宫女们,披着飘动的羽毛服装飞舞。娇艳的美人,开始是慢慢地行进,身体渐渐裸露出来,好像禁不起薄薄的罗纱负担。接着,她们飞快地跳跃起来,在空中转动身体,好像一群被惊动了的仙鹤。她们的长袖在急速地飘舞,她们的红舞鞋在盘子和酒杯之间闪动。枚乘的《七发》中描述:让西施、吴娃那样的美女,穿着各色各样轻软薄透的长上衣,垂着燕尾形的发髻,头上沐以芳香的油膏,前来侍奉。

参考资料《衣冠五千年 中国服饰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