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田东文化扶贫激活一池春水

田东文化扶贫激活一池春水

时间:2018-06-28 07:55:05

相关推荐

田东文化扶贫激活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 韦继川 通讯员 苏 华 黄色秀

把治贫与治愚,扶贫与扶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大力推进文化扶贫,田东县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创作精品力作和弘扬民俗文化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励民和文化乐民,在让贫困群众共享文化盛宴的同时,不断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田东县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扶贫新路径的经验和做法,最近入选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编写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成为全广西入选的两个案例之一。

“村门口有了文化活动中心,人气旺了,人心齐了,关系密切了,干什么都带劲,脱贫奔康就有了希望。”1月20日,在江城镇江城村的文化广场上,负责迎新春舞蹈节目排练的春姐笑呵呵地说。

去年以来,田东县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脱贫摘帽村级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夯实文化扶贫的基础。全县161个村(含53个贫困村)先后建成多功能文化活动室161个、文化活动广场4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05个,按照标准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向村民开放。还完成了贫困村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工程,以及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

田东县利用人才优势,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采取学习考察、技能培训、实地指导等举措,狠抓贫困村文化队伍建设,近年来已累计培训1200人次。目前,登记在册的民间文艺团队有103支,获自治区级歌王4人,各类民间艺术在世传承人14人。

“共患难同欢喜,致富路上不分离,扶贫路上有我也有你,精准攻坚齐努力,小康路上在一起……”一首优美的原创歌曲《扶贫路上——田东县脱贫攻坚之歌》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聚焦三农节目中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

发挥文化激励人、鼓舞人、影响人的航标作用,田东县积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创作出一批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优秀歌曲、快板、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以及美术、摄影作品等,深受干部群众喜爱。以脱贫为主题的系列文艺作品,源于生活、扎根现实、贴近基层、感召群众,如春风化雨吹暖了千家万户,增强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激起了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田东是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又丰富多彩。该县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坚持“送”与“种”、“乐”与“教”、“演”与“讲”相结合,因势利导,全县10个乡镇每年借助“一镇一节”民俗活动以及扶贫专场巡演等,搭起更多文化扶贫活动平台,各乡镇自编自演节目。“甘当贫困户,吓跑儿媳妇”“勤劳浇开致富花,脱贫摘帽满堂红”等台词,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树立不当贫困户光荣的理念,传播和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

文化扶贫“扶”起了脱贫志气,挺起了脱贫腰板,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去年,田东县九香生态家庭农场、东养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获得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蓝鹏休闲农庄、九香生态家庭农场被评为广西四星级农家乐。田东县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田东有80多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址,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全县共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8亿元,以入股的方式实施50个产旅融合和特色种养项目,同时还撬动8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文产旅项目;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经费,精心修缮真良村红军足迹之路等4条革命教育现场教学线路,修整那恒村革命史馆、红军船、红七军会师广场、经正书院、百谷红军村、邓小平真良旧居等一系列红色革命教育现场教学点,促进文旅业态“百花齐放”、提档升级。

12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旅游电视周优秀旅游电视节目暨“大美百色·幸福田东”旅游电视短片表彰活动在田东县举行,国内外多家媒体聚焦田东,也推动了文旅产业发展。

通过培育壮大“农业+文化+旅游+扶贫”产业体系,推动文产旅深度融合,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镇一节”的特色文化乡村,形成了芒果产业观光休闲、火龙果产业观光休闲、十里莲塘垂钓基地、生态休闲农庄、传承红色基因基地等一大批融合发展模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