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国古代历史:阴阳五行学说的实用化 古代典礼的意义

中国古代历史:阴阳五行学说的实用化 古代典礼的意义

时间:2019-09-10 15:24:54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历史:阴阳五行学说的实用化 古代典礼的意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古代典礼的意义。

战国末年,随着日益明显的天下大一统的趋势,一般识世变的文人学士,竞相设计了一套神圣的典礼,预备迎接新天子和大一统帝国的出世,以供应用。这套神圣的典礼,包括来自阴阳家“五德终始说”的改正朔、定制度、易服色,有自古传说而儒家笃信不疑的封禅,还有他们共同信奉的郊祀和明堂。这些礼,被秦汉之际的齐鲁儒生和燕齐方士拼凑,糅合在一起,都阴阳五行化了。也可以说这套神圣的典礼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实用化。

春秋以前,已出现阴阳、五行思想,并都与儒家经典有关,如所谓(易)以道阴阳,《尚书·甘誓》见“五行”。原始的阴阳与五行思想,反映了古人用阴阳和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物质来解释世界的形成和构成的寻求。战国末,儒家出身的邹衍,把阴阳和五行连合起来,加上神学色彩,并从世界观进一步衍生历史观,从而传承有严整系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他的历史观就是五德终始说,改正朔、定制度、易服色,是他在五德终始说中所提出来的。

所谓五德终始说,是按土、木、金、火、水的顺序运转来表述历史必然性与推算国运的历史哲学。这五行就是五种德。它们的运转表现为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木克土,金克木一,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就是历史的必然性。由于这个历史必然性,每一德都有兴有衰。按照这个历史必然性,凡新天子将兴,一定得到五行中的一德,这个德是前朝所不能胜的,而上天也必定预先显示此德的符应,于是新天子就坐天下。为了适应五行的运转和符应,新天子必须按照所占据的德定出一套相应的正朔、服色、制度等等。他的德衰了,继起的新天子又占据五行中胜过旧天子所占据的德,取代了旧天子,改正朔,易服色,定制度。历史就是这样,照着土、木、金、火、水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运转而演成改朝换代。螺旋形地撅环反复,百世不易。

这个五德终始说,到汉代,蜕化为三统说。三统说把朝代的递兴更替归结为黑、白、赤三个统的循环,说历代的帝王是分配在这三个统里的。这三个统各有相应的礼乐制度,得到一个统而为天子的必须按这个定制去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以表明受命于天。三统说还说,上古三代,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周衰以后,又该轮着黑统了。孔子要想立黑统,但他有其德而无其位,所以仅是“素王”,只好托王于鲁,在《春秋》里手定制度而空垂其文。这《春秋》所表现的就是黑统的制度。周以后的王者能用《春秋》之法的就是黑统之君了。三统说保存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中。

按照阴阳化的齐鲁儒生的观念,新天子还应当建立明堂制度。明堂起源甚古.当时与五行本无关系,是天子政教的处所。这处所也不是堂皇的宫室,只是一般简陋的可以避风雨的栋宇,如同蒙古族的包帐房,不过外周有沟水环绕。通常的祭天、祭祖、军礼、学礼、养老、尊贤、望星象、布月令、朝会诸侯、行政等,都在这个栋宇里举行。这个处所,夏称世室,商称重屋,周称明堂,又称清庙、太庙、太室、太学、辟雍。明堂设在京城郊外,泰山下也设,汉代还有泰山明堂的遗址。

至阴阳五行学大盛后,五行思想被牵进并支配了明堂说。《三礼图·明堂》注说:“堂上为王室,象五行:以宗庙制如明堂。明堂中有五天帝五人神之坐,皆法五行。”在《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篇》、《礼记·月令篇》中,记载了完整的阴阳化的明堂制度。

按照记载,明堂是一中方外圆、通达四出的组合式屋子,中问一个大厅称太室,东南西北各有一组一厅两厢房的屋子,东称青阳,南称明堂,西称总章,北称玄堂。又因天子南面向明而治,所以总称明堂。明堂四周水环如璧,水流象天运,也象四海,表示坐明堂的天子动作法天地,德广及四海。天子每年孟春之月坐东面青阳左厢房,以后每个月换住一个地方,穿这个月应穿的颜色衣服,吃这个月应吃的饭,听这个月应听的音乐,祭这个月应祭的神(《淮南子》没有这一项),办这个月应办的时政,满十二个月转完这一道圈子。中间大厅,一说是天子在季夏之月里去住的,另说是每一季抽出十八夭去住的。

这是把方向的东、南、中、西、北和时令的春、夏、秋、冬相配,使天子受命于太吴、炎帝、黄帝、少吴、颛顼,按着木、火、土、金、水的运行去做“天人相应”的工作。显然,这给皇帝及其言行全都披上了神圣的色彩。蔡琶(明堂论》说:明堂是天子的太庙,用来宗祀其祖以配上帝,明天地而统万物。在阴阳五行说的设计里,明堂成了天子举行受命应天、代天行道典礼的宗教活动场所。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