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国医大师把脉百岁老兵 他们背后有哪些感人故事?

国医大师把脉百岁老兵 他们背后有哪些感人故事?

时间:2018-10-18 04:17:20

相关推荐

国医大师把脉百岁老兵 他们背后有哪些感人故事?

-02-13 11:1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于伟

“葛教授,我这段时间有二十来日了,一到下午开始身体感觉到慢慢的体温降下来,变凉了,四肢不暖和,觉得缺少热量,量量体温都是36.3度左右。在医院抽了血检查了一下,结果都正常,你帮我看看,你看过我就放心了。”

“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所以到了下午,身体的基础代谢慢慢下降了,于是你感觉到慢慢的变冷了,你的脉象也还平和,我给您的防治以补气为主吧。”

近日,浙江省中医院的这一幕,定格为不少人暖心的记忆——一边是满头银发的102岁老兵钱青,一边是86岁高龄还在坚持门诊的国医大师葛琳仪。

百岁老兵有传奇

浙中大教授“牵线”两位老人

记者了解到,“牵线”钱老和国医大师葛琳仪的,是浙江中医药大学老师俞洪。

据俞洪回忆,国庆节期间,他去看望孤身住在小巷15平米的房子里的钱老:“老人家身体一直不好,自觉低烧不退,早搏现象,身体非常不适,已经去医院看过多次门诊,抽血检查结果都正常,配了一些抗生素,效果未见好转。”

俞洪劝钱老去看看中医。老先生是一个非常较真的人,从来没有去看过中医。俞洪作了几番工作后,终于说动了钱老来到省中医院。

钱青老先生,有着传奇的一生——

1917,钱青出生于杭州,是“名门”之后,父亲钱骏追随孙中山先生加辛亥革命,是杭州敢死队成员,后在北伐战争中壮烈牺牲,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那年,钱青十才岁。他从小便立志报国,后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是复旦、同济、黄埔军校的“三料”大学生。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他瞒着母亲考入黄埔军校第16期炮科,任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第75军第6师中尉炮兵连长。75军是“浙江子弟军”,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钱老先后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

钱老全程参与八年的艰苦抗战,参加战斗上千场,九死一生,战斗之多老人也记不清了。坎坷一生,颠沛流离,妻离子散,淡定面对,笑看人生,一晃走过百岁。

国医妙手有良方

两位老人再次“相遇”

很快,俞洪将钱老孤寡生活情况与现在生病情况告诉了国医大师葛琳仪,葛老感叹道:“他们这一代真的是苦命的一代人,年轻时勇复国难,英勇抗战,解放后无奈身受苦难,终于在改革开放后,在新时代能享受一下民族复兴的喜悦了,快请老先生过来,看个病我们一定要照顾他一下。”

俞洪清楚地记得:“从小巷到省中这一公里路,平时我们走10分钟的路程,那天,我和钱老一起花了一个小时。”

在葛琳仪工作室内,葛老为钱老开了七贴一个星期的中药。10日后回访钱老身体情况,低烧已退,钱老非常感谢国医大师的妙手回春,也深深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俞洪说,钱老一辈子过来孤影对孤灯生活,他一生傲骨,很少上医院看病,自己能扛就扛过去了,尽量不麻烦别人。今年1月7日,打电话对俞洪说:“这段时间天冷一到下午体温就降下来了,四肢很冷。看别的医生我不放心,你老师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看过我就放心了,上次她给我开的药效果很灵,一吃就好了,有个要求就是号子一定要挂,不能老是给葛医生麻烦。”

俞洪对葛老说了钱老想来看中医,到了9点葛老问:“老先生到了吗?”

当钱老坐着轮椅进诊室时,86岁的国医大师和102岁的黄埔老兵,又一次“相遇”。

(部分内容整合自“浙江省中医院”微信公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