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历史文化记忆工程|人文化成——文物视角下的营口辽河文化(二)

历史文化记忆工程|人文化成——文物视角下的营口辽河文化(二)

时间:2019-06-21 04:21:51

相关推荐

历史文化记忆工程|人文化成——文物视角下的营口辽河文化(二)

YING KOU

历/史/记/忆Historical Memory

营口的每一处老建筑都是一部历史书,辉煌的历史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优秀的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的营口是怎样的角色、营口的山川河流曾有怎样的故事、营口人是怎样的性格、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今天我们邀请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嘉宾做客直播间,带你打卡尘封的记忆,穿越百年时光遇见不一样的营口。

36

第三十六期文物视角下的营口辽河文化(二)

▲本期嘉宾: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物保护科负责人 王辉

按照历史进程分成古代与近代两部分来看,从汉代延续至今的“农耕文化”是营口历史文化非常重要的遗存,现在去鲅鱼圈区芦屯镇小望海村的村史馆,就能很直观地看到中国农耕文化的实物遗存;另外,营口遍存的汉代墓葬(土圹贝壳墓、绳纹砖室墓、花纹砖室墓)、遗址和城址,证明了那时营口的文明与富庶。还有“冶铁文化”,曾在大石桥市周家镇发现有汉代冶铁遗址,该遗址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40米,分布面积4000平方米,地表采集有汉代灰陶残片和灰陶口沿残片以及冶铁铁渣。

盐业生产也是汉代营口的重要经济来源,汉代是“煮海水为盐”,到了清代出现了“晒海水为盐”,盐铁业极大地促进了汉代营口的经济发展,正是因为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汉代才能建造奢华的墓室。盐业发展至今形成了营口的“盐业文化”。

营口还具有的“古城文化”,保留至今的盖州古城和熊岳古城就是明清时期以来的营口古建筑的样板,特别是古城内保留下来的四合院更是弥足珍贵,这些青砖起脊的瓦房有个很特别的名称“海青房”,是一种东北满族民居。

位于盖州市西门里大街路北的上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名玄贞观,因庙内供奉“玄天上帝”(即玉皇大帝),故称玄贞观、玄帝庙,后因避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的名讳,将“玄”改成“元”,有了“元贞观”之称,又因玄贞观供奉北方“玄武大帝”,即“玄天上帝”,故俗称“上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我国道教有一支教供奉“上帝”,这个“上帝”不是西方基督教的“上帝”,是属于中国的道教体系。营口地区还有一些古建筑,形成了营口的“古建文化”。

烽火台也是古建筑的一种,它是明政权在营口统治留下的遗迹与遗存,营口的烽火台都是明代修建的军事设施,沿着营口海岸线建造的为“沿海墩架”,就是海岸烽火台,从仙人岛烽火台往北还有墩台山烽火台(鲅鱼圈)、西崴子烽火台(盖州),与在内陆修建的烽火台形成了营口的“军事文化”。

清代开始,营口主城区逐渐得以开发并不断发展,清代以前营口地区的开发主要在主城区以外,比如盖州、大石桥和熊岳一带,熊岳的树木园(熊岳果树科研所)即是营口“园林文化”的体现,园内有非常珍贵的各种树木。清末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迎来了营口辽河沿岸(主要是入海口处)的大发展时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中国民间有个现象,就是每逢庙会之际,总会有戏曲演出,从古代演到现代,已经形成了惯例,逛庙会,看大戏,人们都津津乐道。戏曲传入营口与码头息息相关,没有内外通达的港口就不会很早有戏班子进营口,何况伶人的跑码头与商贾的跑码头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捞码头”可能更确切些。码头一开,黄金就来,人们热衷于码头里遍地的机会,营口的这处码头身后还有商埠,令人趋之若鹜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营口市戏曲志》里对戏曲出现在营口的记述:“至迟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营口市就有了戏曲活动,当时的戏曲活动,主要是在节日、庙会和会馆中进行的”。营口西大庙、大石桥娘娘庙和盖州城的三江、福建、山西、山东四大会馆及城隍庙,都建有戏楼。每到庙会之时,戏台上就开始唱戏了。

营口最早有记载的戏曲演出地点在天后宫(西大庙)山门前的戏楼,这座天后宫戏楼也被称作西大庙戏楼,清咸丰八年(1858)落成,坐南朝北,与坐北朝南的天后宫遥相对应。戏楼整体呈方形,采用我国传统的歇山式营造法式,底座为花岗岩条石基础,高2米,在石座基础上竖立四根朱红色木柱,支撑歇山式搂顶的斗拱飞檐,这样建造的戏台既坚固又防潮,可以保持经久耐用。舞台结构为桁架、木板,四周用块石砌筑,舞台长7米,宽6.7米,台空高5米,能满足戏曲表演对场地的要求,在当时算得上是高档的舞台。

营口除了在庙会时有戏曲演出,还什么戏园子里有戏曲表演,二十世纪初始,营口的经济更加繁荣,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戏园子的档次开始关注,开启了营口大建戏园之风,撂地摊式的戏曲表演形式退出。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营口裕仙茶园落成,此后到民国元年(1912),营口埠内相继建起永发、小红楼、凤鸣、升平、鸿鸣等茶园,艺人的演出基本告别了“撂地摊”而走进了厅堂。营口早年有在茶园里听戏的习惯,一边品茗,一边观戏,两不耽误,所以戏园又称茶园,茶园也就成了戏园,戏园里也自然有茶可品,去茶园喝茶听戏就成了那时的一种休闲方式。

稍讲究点的人在戏园和戏楼里听戏,常常是喝着茶水、吃着点心,外带有湿热的毛巾伺候,久而久之,习惯称戏园为茶园。营口先后建成的六座戏园及西大庙戏楼,主要为娱乐目的而出现,是供人们消遣的场所,也见证了艺人们的喜怒哀乐。

除了茶园,营口埠内还有平安电影院、文雅轩茶社等放映电影和说书的场所。营口平安电影院又名“新新大戏院”,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在“三江会馆”内,创办人是许启瑞、许启祥,放映无声、有声电影,还曾邀请京、评、梆名角贯大元、金刚钻、小白菜等演出。文雅轩茶社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夏凤洲等人合股营建,1958年翻修后称新华剧场,营口人又称“老夏茶馆”。

营口是评剧的发源地之一,不仅成为评剧的演唱基地,也是培养评剧演员的摇篮,一大批优秀评剧演员从营口走出,带动了评剧事业的蓬勃发展。评剧最早产生于河北东部滦县一带,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等艺术成就,在历史上,其经历了莲花落子、折出小戏、唐山落子、大口落子、奉天落子,直到1935年“奉天落子”在上海演出时,正式开始使用“评剧”这一名称,寓“评古论今”之意。近代“闯关东”到营口的人多数由山东、河北一带移民而来,所以对评剧更是情有独钟一些,培养了大批莲花落子即后来的评剧明星。

升平茶园在1933年改名升平戏院,1945年又改名升平舞台,新中国成立后称“胜利舞台”,1952年重称升平舞台,同年8月,营口市评剧团前身营口市新生评剧团建团于此。营口早期戏园设施简陋,规模较小,仅以席棚围出场地搭成。营口开港后,南北客商云集,百业兴旺,对娱乐设施的要求开始讲究起来。

据史料记载,营口商埠巨商王焕瀛(与其家族有关的有今辽河老街世昌德银号、楞严寺公园前身“王家花园”)出资效仿北京广和楼戏园建成“天成舞台”,又称“红楼茶园”,因其舞台、门窗、支柱等皆涂朱红色,俗称“小红楼”。红楼茶园具有相当的规模,颇具“封侯拜相虚富贵、洞房花烛假姻缘”梨园特色,堪称东北名戏园。红楼茶园楼下设茶座、池座、台耳、两廊,楼上三面设包厢,舞台前面是木凳长座,可以装下1200多人同时看戏。不论建筑规模,还是造型和质量,在那时的东北都是数一数二的建筑。

据《营口市戏曲志》记载:1952年2月,营口小红楼更名人民剧院。1957年7月被拆除。小红楼遗址在辽河老街东南方不远,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成,远近闻名,是营口梨园界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此后,营口的戏曲事业兴旺发达起来,东北及关内的京、津、沪一带都知道这个戏园。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仅做宣传使用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