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用典籍起名字大全男孩子 典作为男孩名字的寓意

用典籍起名字大全男孩子 典作为男孩名字的寓意

时间:2021-05-24 14:38:48

相关推荐

用典籍起名字大全男孩子 典作为男孩名字的寓意

这是我见过史上最全的一份十大典籍详细介绍,看完之后,瞬间感觉很长知识,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一定保存下来,让孩子了解这些知识。

有一些古代名著,虽然名字大家都耳熟,比如《诗经》、《史记》、《孙子兵法》、《红楼梦》、《周易》等这些著作,但很多人还只是名字而已,并不知道它背后的知识。

今天,周少就把这十大典籍全都给你们带来了,非常完整,建议家长们保存起来,让孩子了解、学一学这些知识点,帮助孩子拓宽知识,了解背后的故事。#教育#

一天,钱玄同得知同学们给儿子起的绰号,不怒反喜,并将绰号改成了真名,多年后,这个名字响彻整个中华大地。

19,浙江绍兴的一个小男孩儿出生了。

这是钱玄同第二个孩子,他视若珍宝,早在孩子没有出生之前就琢磨起了儿子的名字,钱玄同查阅典籍,在书房冥思数日。最终决定为儿子取名为“钱秉穹”。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秉性纯良,像他一样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此奋斗。

钱秉穹从小成绩优异,尤其是物理成绩,同时他还有一副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也很强。

当时钱秉穹在班级排名为第三,于是一位同学突发奇想就给各方面都很强的钱秉穹起了外号“钱三强”。

他一个人喊出来后,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叫,但钱秉穹却不喜欢同学这么叫他,他认为,这个绰号带有嘲笑的意思,但他却无法左右同学喊。

一天,钱玄同来接自己儿子放学,在校门口的时候,他听见学生们都喊自己儿子叫钱三强,钱玄同起初还没有反应过来微微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

然后在回去的路上,钱玄同嘴里一直念念有词,似乎在琢磨这个名字。

其实,早在之前,钱玄同就觉得钱秉穹这个名字叫起来有点绕口,他想给儿子换一个名字,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这次听到同学都喊儿子钱三强,他便在回家的路上琢磨了一路,觉得钱三强这个名字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自此,便决定给儿子改名为钱三强。

在钱玄同看来,儿子不仅双商皆高,而且身体素质也很好,因所以三强这个名字其实也代表着钱玄同对儿子的厚望,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全面发展。

钱玄同是个大文豪,他的儿子则是个著名的物理学家。

钱三强年少时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929年,在父亲的支持下考入了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37年前往法国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的钱三强在原子核领域的研究上早已经是有名的人物,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导师,有着优厚的待遇。

1948年初夏,北平几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纷纷对钱三强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回到中国,帮助祖国做研究。

钱三强受到消息后没有一丝犹豫,从小他的父亲就教育他要爱国,所以当得知祖国有需要他的地方的时候,钱三强放弃了法国良好的研究工作条件,带着襁褓中的婴儿,不远万里乘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8年,钱三强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也是他慧眼识珠,在当时看出了邓稼先等人的才华,将其推荐到了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其中钱三强更是功不可没。

钱三强在科学研究上大放异彩,展现出优秀的才能,但私底下他却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

1982年,穿着简单的钱三强和妻子一起在西单菜市场精心挑选着蔬菜,没想到却遭到了小贩的嫌弃。

“买不起就别碰!”

妻子听到后立即放下手中挑选的蔬菜,落寞的离开了。

小贩看见这两个人穿的十分普通,就以为他们没有钱,态度非常的不好,话里话外都是瞧不起人的样子。

但这两个人其实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他们平时除了做研究外,没有过多的包装,排场什么的,就连自己的生活都非常简单。

实在没想到有一天会因此被别人瞧不起。不过那个小贩如果知道这对穿着不起眼的夫妻其实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估计一定会后悔死。

【我国历史上的三部“禁书”,因为过于神奇,又被称为“妖书”】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封建迷信占有一定的地位,君主为了能够更好的统治百姓,创建了君权神授,代表着君王是上天的儿子,才能统治全国百姓。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本有关封建迷信的书,却被称之为“禁书”。又因为在这三本书中撰写的和历史发展的一样,太过神奇,于是这三本书又被叫做“妖书”。

禁书之一《推背图》

在具有封建色彩的王朝中,算命、占星、占卜等都是充满离奇和真实的。

相传在唐朝时期占卜出名的袁天罡和李淳风凭借占卜,写出了《推背图》,最神奇的是,《推背图》上面的内容和未来发展居然一模一样。

这种神奇的书为什么叫做推背图呢?因为占卜算是泄露天机,往往这种人都会遭到天谴。

袁天罡和李淳风在占卜方面十分有天赋,据说李淳风受唐太宗的命令占卜国运。但是他在占卜时,看到了未来。

又因为过于投入,不停的演算,居然一直看到了唐朝后期的两千年。本来想继续看下去时,袁天罡在背后推了一把李淳风,警告他不要泄露天机,这才让李淳风停止占卜。

于是《推背图》的名字就诞生了,虽然这一切都充满了神话色彩,但是这本书中记载的事情却一一灵验。

在《推背图》中预测了女皇武则天、安史之乱,甚至都预测到了日本侵华,再往后的事情居然也被预测出来。

对于很多人而言,《推背图》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是预测了往后的发展但是《推背图》却本称之为禁书。

因为在这本书中,提到了宋朝,并且表示宋朝的消亡是因为赵光义,百姓们也纷纷认可。

民间的风言风语让赵光义十分气恼,于是连忙把《推背图》列为禁书,但是无论赵光义怎么做,都堵不住悠悠众口,而且宋朝的灭亡也是按照《推背图》预测的一样。

禁书之二《鲁班书》

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具有传奇色彩的可不单单是唐朝,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能人异士。

战乱年代人们都有不同的思想,这也让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花齐放。在后世的发展,也把他们称之为神。

如老子被称为道教的祖先,孔子也在后世被供奉起来。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个人十分厉害。

他就是鲁班,据说鲁班从出生之时就天降异象,很多人都认为鲁班一定不简单。

果然鲁班长大以后,在建造方面十分出名,可鲁班的能耐不仅仅是机关术,还有占卜、道术等方面。鲁班为了后世能学到他的本领,于是写下了《鲁班书》。

人们常说现在的工人祖师爷都是鲁班,他们不仅会建筑,也会一切道术,这都是因为鲁班的《鲁班书》。

《鲁班书》分为上下两册,在上册讲的是道术,下册就是解法和医疗。虽然看起来没有“妖言惑众”,但依旧被称之为禁书。

因为上册虽然说的是道术,却讲的都是整人的方法,鲁班本来想防止别有异心的人,却没有想到居然害到了自己的妻子身上。

据说鲁班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学了鲁班的法术,结果没想到自己弄巧成拙,害死了自己,甚至连未出世的孩子都没能保住。

鲁班知道这件事以后,认为是自己的过错,于是诅咒了所有学习《鲁班书》的人。

这也导致学习《鲁班书》的人身体上都会有残疾,为此后世的人们都把《鲁班书》称之为禁书,不能学习。

禁书之三《奇门遁甲》

人们喜欢探索人类的起源,寻找世界的开始,在没有科学的古代,只能依靠神话。

中国的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在西方的神话是亚当夏娃和耶稣上帝。

但是无一例外,神话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发展,据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君王统治,而是部落。

当时的人们都是靠着部落首领统治,有了群体的存在,也会有矛盾和摩擦,不过在众多部落中,也有几个较为突出。

他们部落首领就是炎帝和黄帝,为此我们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每一个正派出现往往就会有反派,所以炎帝和黄帝的反派人物是蚩尤。

据说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因为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但又势均力敌。黄帝想要赢下这场战争,却一直没有办法。这个时候一个仙女拿着《奇门遁甲》这本书给黄帝,随后果然打败了蚩尤。

每一本书都会有作者,但是为什么就《奇门遁甲》充满了传奇和神话呢?

因为来历不明、作者不明,仿佛是一个凭空出现的书,关键《奇门遁甲》这本书帮助了很多人。

据说姜子牙等人都是学习到了《奇门遁甲》的一部门,才有将帅之才,一直辅佐皇帝上位。

正是因为《奇门遁甲》太过强大,而且《奇门遁甲》中也涵盖了君王统治的方法,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君王的地位。

于是君王下令把《奇门遁甲》列为禁书,不让任何人学习。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让《奇门遁甲》在中国五千年的长河中,一直不显山漏水的原因。

《奇门遁甲》、《推背图》、《鲁班书》都被当权者认为是一种禁书,也是担心自己的地位收到威胁,更担心民心偏向,不方面统治,于是这些书也成为了不能翻阅的典籍。

其实这些书讲述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我们也不清楚,但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不具备科学性。

但是在中国千年的流传中,这些书很有可能从以前的神话逐渐转变成为了真实记载农业、经济、战争的书。

#陪孩子看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

本期金句:

1、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2、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

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4、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5、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第一期之所以选择《尚书》作为开篇,是因为其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流传了两千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汉学家彭马田曾说:“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中的《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公认的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也是中国古代地理的典范之作,全书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与五服五个部分组成。

《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依次叙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质、赋税、贡物、贡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产等情况,对土壤的记述尤详。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叙述20余座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

导水以叙述9条河流为主线,对河流名称、分布特征、疏导情形加以叙述。导山、导水篇幅较小,重点记述黄河流域的山川,导山(凿山)、导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规定贡物、赋税标准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

秦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壮年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全家携《尚书》归乡。一路上,兵荒马乱,伏生的儿子因保护《尚书》而死。天降大雪,百姓缺衣少食。一车的《尚书》,在他人眼中,正好拿来取暖。伏生妻子誓死力拒:“这一车《尚书》,是儿子以命相搏,才得保全,此书正如爱子性命。”为了传承和守护,不仅伏生之子死去,最终伏生之妻,也因冻饿死在伏生怀中。等天下太平,伏生再回到老家,打开墙壁取出书时,却发现已损毁大半,手握残卷的伏生大哭不止,“我一生护《尚书》,《尚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

后来,汉文帝大兴文教,为让先贤典籍得以留存,专门派太常掌故晁错到山东向伏生学习《尚书》。当伏生看到国家如此重视,十分感慨,“皇帝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

在节目的最后,撒贝宁带着伏生来到现代,在图书馆中,伏生遇见一群正在听人讲《书》的孩子,正如儿时的伏生听先生讲《书》一样。

【为驻马店西平民政局的这则公告点赞】

早就应该这样了,起一些崇洋媚外的名字有啥用?我们的文化自信呢?我们有着那么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着那么多诗词典籍都可以用来起名字的,把这些外国名字通通改过来。

#典籍里的中国#

今日,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品读《史记》,即《太史公书》。看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重温《陈涉世家》,看陈胜吴广起义,反抗暴秦,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重温《廉颇蔺相如列传》,看“负荆请罪”,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品“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纪传体之先河,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然,从中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炎黄子孙”的由来,《史记》以轩辕黄帝开篇,轩辕黄帝一统部落,“抚万民,度四方”,炎黄联盟,实现天下一统,民生安定!从此,“炎黄子孙”一词,千年不改!万年不变![加油]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如今,这个名字永恒不变!

#读书# 特别喜欢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

#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纪传体先河。《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千秋功过,皆在青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如同镜鉴。在舜和禹身上看到美德,在越王勾践身上学到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泪落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败亡……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四千多年前,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的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当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諸子百家# 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誌》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著作。

班固認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己"

分別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以及小說家,這便是後世所說的「十家九流」。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司徒掌教育)。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史官掌紀錄典籍)。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羲和掌星歷)。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理官掌刑法)。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禮官掌禮秩)。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清廟之守掌祀典)。

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行人掌朝覲聘問)。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議官乃諫官議郎之屬)。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段之官(神農、後稷教民稼檣)。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稗官乃小官)。

——《漢書.藝文誌》

东方朔对汉武帝自荐,说:“臣可以上天,去取仙药。陛下的这些方士,只能找到地上的仙药,无法长生不老。”

汉武帝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两人都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影响深远,被后人称颂。汉武帝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他所提拔的人才中,不乏出身下贱或寒门之人,文有主父偃、卜式、公孙弘、儿宽、朱买臣、桑弘羊等,武有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甚至晚年还提拔了匈奴俘虏金日磾为顾命大臣。

后世班固称赞“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因此刘彻一朝所创造的业绩“后世莫及”。汉武帝功勋显赫,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他和秦始皇一样,迷信神仙,求长生不死之法,而且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汉武帝比秦始皇幸运,因为他有一位诙谐明智的宠臣东方朔,东方朔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君臣相伴多年,他利用接近汉武帝的机会,察言观色,一有机会便直言切谏,揭露方士的骗局。在东方朔屡屡的启发下,汉武帝最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下了一道“罪己诏”,承认世间没有神仙之道,和自己的错误。

而东方朔启发汉武帝,揭露方士骗局的方法,实在是“烧脑”级的逻辑。史料还详细记载了东方朔揭露骗局的详细过程:汉武帝求仙问鬼,七次巡海求仙,并在建章宫神明台建造铜仙人承露盘,来承接天上的甘露,将甘露掺和玉屑饮服,以求得仙道长生;还广求方士,练仙丹 求长生不死药,武帝为了求仙药,还把女儿送给方士,大封方士为候,汉武帝的荒唐作为,把东方朔逼得实在看不下去了。

一天,东方朔对武帝说:“臣可以上天,去取仙药。陛下的这些方士,只能找到地上的仙药,无法长生不老。”

朝臣一脸愕然,认为东方朔又想骗人,汉武帝就好奇地问:怎么上天取药?

东方朔说:“这个臣自有办法,但我料众人都不相信,为了证明我的确能上天,请陛下派两个方士监督我,期限为三十天。”

汉武帝随即把得宠的两个方士指配给东方朔,东方朔接到任务后,就走出宫,每日啥都不干,轮流到各位公卿王侯家喝酒、睡觉。两个方士一连跟了东方朔十多天,也没见有什么上天的安排,就问东方朔。

东方朔自称时间到了,自有神仙来接他,每日只管喝酒玩乐就是了。两个方士整日无事,也跟着喝酒睡觉。有一天,正当两个方士熟睡,东方朔突然叫醒他们,痛心疾首地说:“刚才神仙叫我上天,但怎么都叫不醒你们,我只好自己去了,现在我回来了,你们还在睡觉。”

方士一听,连忙进宫向汉武帝道明原委。武帝大怒,要将东方朔下狱,东方朔却委屈地说:“陛下,我在天上差点把命给丢了,您现在还怀疑我?”

汉武帝一愣,问他原因,东方朔道:“我向玉帝求仙药,玉帝问我地上的人穿什么衣服?我说‘虫衣’,就是虫子织的衣服。

玉帝大怒,说人怎么会穿虫子织的衣服。又问那虫长啥样?我说:‘虫喙髯髯类马,色邠邠类虎。’虫子的须好像马鬃毛,色彩斑斓似虎。

玉帝不信,就派神仙调查,尔后神仙报告说:‘地上却是有这种东西,名字叫蚕。’

玉帝这才息怒,放我回来,但因惹怒了玉帝,就不给我仙药。如果陛下认为臣说谎,您可以派两位方士上天去问问。”

两个方士听罢,磕头如捣蒜,忙说自己没这个本事,求放过。汉武帝略加沉思,突然笑道:“善,欲以喻我止方士也。”以后,汉武帝不再任用术士。

汉武帝虽是位雄主,但也如秦始皇、朱元璋一样好猜、嗜杀,武帝一朝有十三位丞相,其中病死四人,因罪免职四人,因罪自杀二人,处死三人,其余被处死的官员无数,而东方朔屡屡“忽悠”汉武帝,却又能安然无恙,得以善终,这是因为他深谙和领导相处的大智慧。

东方朔虽屡屡劝君从善,冒犯圣意,但他有奇智,他效仿秦朝大将王翦自污,不仅平时行为怪诞,每年还娶一位漂亮女子为妻,一年一换,故意让人说他好色,自污名声,所以汉武帝虽知他有才,却对他没有猜忌,而得以保身。

东方朔这个自污保身的方法,唐朝名将郭子仪、明朝功臣汤和也拿来用。尤其汤和,为让朱元璋放下戒心,不仅辞官归隐,70岁高龄纳百位小妾自污名声,不仅保全自己,还给子孙带来200多年的富贵,直到明朝灭亡。类似这样的故事,《智囊全集》中还有很多,比如东方朔智救乳母,孙亮辨别老鼠屎、徐达和朱元璋下棋、鲁公智破奸情案,令人叫绝。

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我们应多读历史,提示思想格局。像东方朔、汤和一样,用智慧谋国、谋身、谋事。《智囊全集》所涉及的智慧典籍,上起先秦、下迄明代,历代智囊故事达1200余则。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谋机智,值得阅读。

众多名人对此书都爱不释手,纪晓岚一日三阅,曾国藩当做枕边书,康熙称为国之利器,只许内部传阅。看过此书的人,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令人惊叹。

下方横条《智囊全集》足六本,有白话文对照,还有词义诠释,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原价168元,现在特价39元,一本平均几块钱,非常划算。想学习、提升自己的朋友请点下方横条购买

《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摘录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天工开物》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被世界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以《天工开物》传承科技传统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用一粒种子造福全世界的现代科学家袁隆平,他们都是心怀梦想的人。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是两位相隔了三百多年的中国科学家心中共同的梦。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科学家一直在延续和传承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科学梦想,那就是发展科学利益民生,造福人类,促进文明。

◎相隔三百余年的袁隆平和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而连接起这场跨越古今对话的正是一本典籍--《天工开物》。◎物自天生,工开于人。

◎《天工开物》这部著作的名字来源于两部典籍,一部是《尚书》,另外一部是《易经》,“天工,人其代之","天工"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能量,自然的职责;"开物"是《易经》里头的一句话"开物成务",就是开创万物,开发万物,成就万物。所以"天工开物",人要利用自然,用才智用技术,然后开发出万事万物来。

◎"天工开物"四个字里边,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这个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天工开物》这部作品的思想精髓,是一种中国人自古传承的技术观。

◎印刷分为写样、雕刻、刷印、装订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里又有若干个小工序。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天工开物·序》

◎《乃粒》第一,写的是种粮食;《乃服》第二,写的是做衣服;《彰施》第三,写的是取色:《粹精》第四,写的是打粮;《作咸》第五,写的是制盐;《甘嗜》第六,写的是制糖和蜂蜜;《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蘗》;《珠玉》共十八篇。

◎《乃粒》在前,《珠玉》在后,取其"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

◎为家国天下,为黎民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不作溢美之词,不作浮夸文章,书中要包罗先人之智慧,书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艺,此书(《天工开物》)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古有屈原《天问》,后世登月问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