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计量模型 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计量模型 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

时间:2020-12-21 10:08:35

相关推荐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计量模型 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

为了考察居民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了 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计量模型整体有很好的显著性,解释变量“过去收入状况”(设置了“增加”和“不变”两个0-1变量)、“年龄”、“年龄平方”、“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人口数”、“家庭就业人数”、“家庭月收入”、“家庭月收入平方”、“职业”(设置了“经理”、“私营企业主”、“公务员”、“文教卫科”、“职员”、“工人”和“外企职员”七个0-1变量)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对预测有显著影响。本文计算了各个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定量分析了各个解释变量对预测的影响。

城际流动模式与定居意愿:来自中国的证据

流动人口是新兴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群体。该群体提倡长期定居,这是提高各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变化和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这些分析基于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中获得的数据(CMDS)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动人口主要从中心地区向周边城市迁移,其长期定居意愿呈现“东高西低、局部集中”的空间格局。②长期定居意愿对城市流动人口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城市经济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环境质量对流动人口数量有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为促进更多流动人口进城落户,加强群体管理,提升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水平,

介绍

流动劳动力与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de Arce & Mahia, )。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周,). 此外,城市化需要增加建设,以提供更多的生活、工作、休闲、学习和购物空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近3.1倍。规模的流动人口,表明中国正在逐步进入快速流动时代。在流动人口正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的背景下,探究他们从哪里来,住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可以为预测未来城市人口规模提供启示。以这个为基础,

受早期户籍制度的影响,中国的人口迁移分为人口迁移和定居两个过程。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现象上。但是,从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而非以物或土地为中心的城镇化来看,只有鼓励更多的流动人口落户城市,成为城市的长住居民,才能推动城市的持续现代化发展。相应地,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现状及其定居意愿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当城市满足流动人口较高的工资水平、舒适的环境、和谐的社会氛围、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等需求时,流动人口才会选择落户城市。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反映了他们是否准备作为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住。这方面也间接反映了从城市中得到的好处。部分流动人口只是暂住城市居民,选择长期不在迁入地落户。然而,过多的流动人口在城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和就业压力(梁,),既影响常住居民利益,又阻碍城镇化进程。因此,理解中国现代移民背景下城市人口流动和定居意愿的变化,需要以更加理性、客观、全面、严谨的态度和视角来看待流动人口问题。根据本市流动人口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享有公平的机会,避免因城市人口过多造成的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弥补研究空白,更新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CMDS;)数据,进一步分析城市间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和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基于个体微聚落意图。该研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首次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定居意愿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者和管理者管理流动人口提供了新的启示。

这份手稿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昆虫。2、我们对流动人口及其定居意愿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我们的研究思路、数据和模型在第 1 节中介绍。3.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及其定居意愿的分析见第三节。4.在教派。5、进一步探讨长期定居意愿对城际流动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的总结在第 1 节中给出。6、提出各种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Ravenstein(1885)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七大规律,并观察到经济、城乡差异、距离、迁移阶段、交通设施、性别和年龄等因素会影响人口迁移。此后,学术界对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Herberle ( 1938 ) 认为,人口迁移受到推力和拉力两个方向的影响,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同时存在。此后,这一理论不断被其他学者改进或修正(Lee, 1966 )。刘易斯 ( 1954)提出了一种新的城乡差距视角下的人口迁移解释模型。城市以先进工业部门的发展为主,而农村地区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为主。城乡之间的工资差距驱使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直到城乡之间达到平衡。同样,托达罗(Todaro,1969)认为,城乡预期收入差距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知识点,分享给大家,这一节学习需要用到的教具模型,活动角教具,还没有给孩子准备的赶紧跟上!

活动角尺360角教具

《数字经济时代-人类新纪元》

作者:周雨浩(数字化电商思维)

前言

第一篇:数字化时代到来

第一章、数字化的本质

第一节、数字化时代是更高纬度的三维空间

第二节、数字化时代和传统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关系

第三节、数字化的演进过程

一、数字化时代的开始

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过程

三、数字价值货币的诞生

第四节:数字价值货币的定义

一、传统社会货币—产品形态

二、互联网社会货币—流量形态

三、数字社会货币—价值形态

第五节:货币是价值的体现

第二章:价值法则是宇宙的真理和真相

第一节、宇宙的本质和真相

第二节、价值法则

一、价值法则: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二、价值和价格的根本性区别

三、价值法则的社会重大意义

第三节:数字经济是价值的量化

一、价值量化的重要意义:量化人的价值

二、价值量化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价值法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一、将解决市场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将解决市场经济的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三、创新消费,创造就业,利润共享

四、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五节: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是数字化电商

一、数字化电商的定义

二、数字化电商和互联网电商的区别

三、数字化电商的商业模式

四、数字化电商的盈利模式

五、数字化电商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数字化时代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数字化时代人与人是平等的

第二节、价值决定了人的贫富和地位

第三节、价值交换取代产品买卖

一、价值交换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

二、消灭剩余价值,实现供需平衡

三、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方式

第四节、付出和得到成正比

一、付出才有回报

二、付出和回报的关系

三、付出和回报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

四、数字经济薪酬体制和激励机制

五、数字经济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第四章、数字经济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数字经济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数字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观

二、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按劳分配

三、数字经济的目的就是消灭剩余价值

四、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法》

五、数字经济是零成本、零风险、不要一分钱投资

六、数字经济是诚信原则和公正公平的体现

第二节、数字经济致力于建设人类共同体

第五章、数字经济与华为模式

第一节、数字经济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

一、数字经济的组织架构原则(学习华为)

二、数字经济的利益分配原则(复制华为)

第二节、数字经济是华为模式的普及

一、华为模式的重大实际作用

二、数字经济是华为模式的扩大

第六章、建立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刚需创造必需

第二节、消费定制生产

第三节、算法按劳分配

第四节、产品创新生产

第七章、个人创新型生产模式

第一节、建立在消费为核心的全新生产体系

第二节、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劳动工具:智能手机

二、生产资料:消费众筹

三、生产力:价值分享,利益导向

四、生产关系和供应链:互联网

第八章、奇点时刻,人类社会的转折点

第一节、奇点时刻

一、什么是奇点时刻?

二、事件视界和逃逸速度

第二节、人类社会的转折点

一、任正非说:奇点时刻是人类社会的转折点

二、思之极恐的马斯克的脑机接口

三、奇点时刻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今天,为各位学者引荐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的《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无论你是青年学者、博士生还是准备读博的研究生,这篇文章都是你研究路上必读经验分享类的经典博文。

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

一、如何做研究

选 题(topic) ▶

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这就是兴趣的来源。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不重要。

第二,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数学不能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重要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确定研究的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关注更小的方面。比如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里,如果你觉得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已经往前走了一步。再接下来,你又认为关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怎样使他们失去土地而获得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如果你从三农问题出发,缩小到土地问题,再缩小到“如何用土地换保障”的时候,你已经从topic过渡到question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特别想说明,中国的很多问题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告诉你的。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失去土地,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有社会保障体制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不可能像西方的圈地运动一样,圈走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往城里赶就不管了。从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来讲,都不可能这样做了。这就牵涉到“土地换社会保障”的问题。那么土地如何作价?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力是什么权力?价格制定好后,多少钱是现金支付,多少钱放到社会保障体系里?现成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告诉我们。美国和西欧在历史上走过这个阶段时,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

第三,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我不能排除有些杰出的文章,是在理论上重要而实践上不重要,或者实践上重要但理论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里那些在方法论上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学术和理论的价值,而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意义。

以上三方面,在你做一个研究或写一篇论文时需要一一加以说明。我们很多同学把做研究理解为构建一个数学或计量模型,非常不重视“写”。你把数学的工作完成了,计量工作完成了,我要提醒你,可能你的研究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至多百分之三十。因为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重要。

一旦找到了你觉得有趣、有创新、有意义的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判断它是否可行?理论上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起点到底对不对。数学不能告诉你起点对不对。

[玫瑰]字数限制,本文未完待续[玫瑰]

1996年7月,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收到校友邹恒甫邀请,回母校武汉大学为邹恒甫创办的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讲学。他创立的超边际经济学说被布坎南称为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学成果。

一开始杨小凯是拒绝的,因为此时刘道玉已经不是武大校长,而是反对刘道玉的人当了校长。邹恒甫引用刘道玉的话劝他说:校长换了,武大没换,珞珈山没换。杨小凯思虑再三答应了邹恒甫的邀请。

杨小凯到武汉拜访刘道玉后住在珞珈宾馆,不料当时的新武大党委竟派出校保卫处的人住在他隔壁监视他。杨小凯的演讲海报都已经张贴出去,诸多经济学界人士翘首以盼,学校却突然宣布取消杨小凯的演讲资格。

这一变故让邹恒甫非常尴尬,他劝杨小凯权且忍耐一下,等他通过朋友设法疏通关系以后,再另择一地完成讲学。杨小凯一声冷笑道:“真是荒唐透顶!我可以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任何一所中国的大学讲学,唯独不可以在我十五年前就讲学过的武汉大学讲学!这分明是项庄舞剑,醉翁之意,一切都是冲着刘道玉老校长来的!"

坐过十年牢的杨小凯再次受到伤害,一宵难眠,次日清晨不顾邹恒甫的再三挽留,也不想惊动了刘道玉,不辞而别。听说武汉大学取消了杨小凯的讲学资格,刘道玉匆匆赶到他下榻的珞珈宾馆,却得知他已离去。

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悲哀,潸然泪下的刘道玉对邹恒甫说:“小凯在美国十三年为武汉大学争得了那么大的荣誉,武汉大学却容不下小凯一小时三十分钟的讲学,这不是他的奇耻大辱,这是是我们的奇耻大辱!我深知小凯的个性,他这一去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而我老之将至,如果不去美国恐怕再也见不到他了,可悲呀,可悲!

不料刘道玉老校长居然一语成谶,这次真的成了他们师生的最后一面。杨小凯在澳大利亚去世,享年56岁。

1982年,时任武大校长刘道玉得知杨小凯非常有才华,但由于户口不能进京而没有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用时,立即派人到湖南,把他和妻女的户口调到武大。为了让其安心工作,刘道玉又疏通关系将杨小凯及其父母的“历史问题”彻底平反。因此,杨小凯被武汉大学聘为助教。在武汉大学期间,杨小凯出版完成了《数理经济学基础》和《经济控制理论》两本著作。他估计的一些计量经济模型未能在国内引起反响,却获得了当时来武大访问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的注意。

1983年,在邹的安排和刘道玉的竭力帮助下,杨小凯赴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杨小凯曾经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但由于诺贝尔奖不颁发给逝者,杨小凯最终与诺贝尔奖无缘。

#多地部署了解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过去的调查,没钱的敢生,有钱的想多生。卡在中间的,怕生。

有人问:“有数据证明有钱人有权人生孩子意愿高吗?”肯定有的。人口学必然会研究“生育意愿”问题。

¹“越穷越生”,对的。“越富越生”,对的。“不穷不富,当间不生”,对的。根据一份蚌埠市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灵光一闪]生育意愿相对于职位、收入、学历是一条右边矮一点的U形曲线,小中产在当间的“谷底”。

²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中心的陈蓉对26项生育意愿研究做元分析发现:[灵光一闪]不管是外来流动人口还是本地户籍人口,收入越高则平均生育意愿越高(特别是月收入>10,000元组);[灵光一闪]有意思的是,对本地户籍人口,学历越高则平均生育意愿越高,而对外来流动人口,学历越高却平均生育意愿越低。

处理1000万册图书的五部曲

一是通过语言处理、文本处理、信息处理等技术,将Information 转变为Data ,即化整为零

二是通过数据关联、集成分析、文本挖掘等技术,将Data 整合成 Big Data ,即化零为整

三是通过知识关联、知识计量、模型提取等技术,将Big Data 融合成Knowledge ,即融会贯通

四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将Knowledge 萃取成Wisdom,即转识成智

五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技术,将Wisdom转化为Ability,即化智为能

【开展宣传教育,收集雨水、再利用废水,湖南信息学院多措并举建设节水型学校 ——这所高校3年节水500个“游泳池”】“跑冒滴漏”露头就打、上好节约用水入学第一课……近年来,湖南信息学院多措并举、创新教育,在建设好节水型高校的同时,注重培育好节水节能新一代,使节水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长。

据统计,湖南信息学院3年来节水量超过100万立方米,相当于500个标准游泳池水量。学校标准人数年人均用水量从近60立方米下降到43.8立方米,用水单位水计量率和次级用水单位水计量率均为100%,节水型器具安装率为100%,管网漏损率为2.55%,非常规水利用约为26万立方米。

湖南信息学院校内有毛塘湖、梅塘湖、塘湾湖、八斗湖、北湖5个人工湖,“五湖”常年保持丰水位,水面约10.5万平方米,有近60万立方米的储水量,也为学校的节水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湖水引入全校铺设的管道,通过喷淋头灌溉整个校园绿地。”后勤处处长陈登贵介绍。

“湖里面怎么还有一个大型运转机器啊?”来往路过塘湾湖的学生纷纷发出疑问。“这是体育馆的空调制冷外机。将它沉入水底,通过抽取底层湖水作为空调冷凝水,进行循环制冷,从而实现清洗、制冷、水处理等全部流程的节能减排。”后勤处副处长徐长清说。

学校在雨水收集和废水再利用上也频出妙招:配置了雨水、中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利用设施,完善自然水引导沟渠,收集空调冷凝水、楼栋雨水汇入自然蓄水湖。陈登贵介绍,仅学校湖水利用就达26万吨,“按照1月至10月的节水量,今年预计可节水40万吨,相当于2万个四人间宿舍近一年的用水量”。

借助用电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不断完善供水管网图、排水管网图,通过构建三维数字校园模型,实现地上地物要素和地下管网的模拟三维显示,真实再现学校的地形、地貌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实现对全校公共区域水电用户24小时用能的实时、远程监测。

学生的节水意识和行动如何,直接影响高校节水成效。为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湖南信息学院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节水志愿服务,让师生在爱水、护水和节水等志愿服务中了解水资源现状,树立保护水资源意识。

级新生肖育凯说,大学的第一堂班会课就是节水教育,印着“什么是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意义”“节约用水”等内容的宣传单人手一份,细节中传递的是学校节能工作从新生抓起的决心。

陈登贵介绍,学校通过在校园网首页滚动播放节水标语,让节水知识进课堂,在路灯、洗手间的水龙头、食堂等处张贴节水温馨提示等措施,使学生每天耳濡目染,时刻提醒自己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作者:通讯员 杨浩 符祎 本报记者 阳锡叶

《中国教育报》12月15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数据治理体系研究与实践】数据是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进程中的核心资产,构建大数据视角下建设高校数据治理体系,支撑高校管理信息化向服务智能化转变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具有的数据体量更巨大、数据类型更复杂、数据交换更密集,数据治理的需求也更紧迫。从应用需求的角度出发,数据治理能科学精准地促进教育运行机制由管理迈向服务,并快速有效地驱动服务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构建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

围绕当前高校教育数据治理工作的困境、发展及目标任务,运用多层次模型和治理流程,在综合分析建设原则与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兼具可行性和示范性的实践路径。

1.明确数据治理服务

第一阶段是确定治理范围。项目建设初期,整体调研学校数据资源情况,整理现有的业务数据资源,明确其与职能部门的隶属关系,梳理并形成数据资源目录、系统业务及人员对数据的使用规范,定义出敏感数据。明确现有的业务应用需求、共享数据库、数据库结构、共享数据资源及主数据库与业务应用、部门职能的资源供需关系,汇总数据资源整体情况,编制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是系统业务梳理。结合前期资料分析与实地研究,围绕业务部门及与业务相关的系统单元与现场调研的采集结果,项目工作组撰写、提交数据资产调研报告,经项目负责人及校方网信管理机构确认后,完成系统调研阶段的工作。一是基于业务流程进行数据梳理,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充分了解当前学校及各二级单位的数据现状和应用需求,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与数据相关的业务含义和业务规则。二是基于信息系统结构进行数据梳理,通过梳理信息系统结构,明确数据在信息系统的分布情况,为后续进行数据职权、责权划分及数据关联关系的明确打好基础。三是基于数据流进行数据梳理,通过梳理数据流向及运行状态,充分了解数据的产生、采集、存储、加工、应用等多个环节,有助于建立完善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

第三阶段是建立校标体系。通过对数据和业务进行梳理,得到相关数据项标准、代码标准、编号标准等,基于系统对数据项进行重新组合,最终形成适用于校情的数据资源目录。有效利用现有的数据资产,建立真实有效的智慧校园数据标准。整体校标体系建设过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利用学校现有标准,对所覆盖的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校对。在该阶段需要分析数据视图或最新系统导出的数据字典,重构原有数据标准,保证原有标准的可落地性。第二步为重新调研治理范围内的原标准没有覆盖的系统数据,通过调研数据结合相关标准,进行数据梳理与标准建立。第三步将现阶段的数据标准输入数据平台,进行标准与学校真实数据的关联匹配,并启动数据项校验,使系统常态化识别实施标准与现阶段学校物理数据的差距,实现标准的落地性检测。通过平台检测出的质量结果,对真实数据标准进行微调,再让数据标准跟真实数据进行关联,形成常态化真实校标。

2.健全数据治理制度

高校数据治理政策及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统一管控、按需开放、充分共享、服务挖掘、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政策及制度:一是基于组织管理方面,制定《数据管理组织的角色权责及管理方法》《数据人员考核评估办法》等。二是基于技术方法方面,制定《数据管理办法》《数据信息标准规范》《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元数据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等。同时,针对各类数据质量问题,制定识别、监控、度量、预警、处理、反馈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闭环数据规范体系,保证学校数据治理与共享服务大数据系统的正常运行。

3.强化管理和运维体系

完善教育数据可视化管理和操作规范,包括角色、权限、元数据管理规范,建立大数据运维规范,包括数据质量监控、数据查询、数据调用等,规范学校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具体包括规范业务数据维护标准、规范数据管理标准、建立数据字典、建立平台架构设计规范,通过引入数据标准规范,将数据安全和隐私标准进行规范化,包括提供数据共享与服务时,对数据的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分析挖掘安全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教育# #高等教育# #大数据# #高校# #智慧教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