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Learning How to Learn

Learning How to Learn

时间:2022-04-16 08:45:01

相关推荐

Learning How to Learn

标题

Learning How to Learn1. 一些学习的坏习惯1.1. 被动反复阅读1.2. 喜欢在书上划重点1.3. 看书中代码示例认为自己就理解了,从不动手编程1.4. 拖延1.5. 学习任何东西,只停留在编写「Hello World」的水平1.6. 喜欢加 QQ 群和微信群,美其名曰「技术交流」1.7. 天天熬夜打王者和 LOL,睡眠严重不足1.8. 工作中遇到模糊的问题不搞清楚,停留在面向 Google 编程1.9. 看几分钟书,敲几行代码就开始刷知乎和朋友圈1.10. 从不看书,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从论坛,Q 群和 Google 中来2. 一些学习的好习惯2.1. 与其反复阅读,不如经常回顾2.2. 多做练习,多写代码,从错误中学习2.3. 多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多写可复用的代码,拒绝复制粘贴2.4. 对于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制订一下计划,有节奏地学习2.5. 尝试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一个问题2.6. 注意劳逸结合2.7. 向别人解释你的知识,多与人讨论2.8. 保持学习的专注2.9. 找到自己的短板并补足自己的短板2.10. 给自己设计学习奖励3. 小结1. Learning How to Learn 笔记1. 大脑的两种模式2. 对大脑来说,学习意味着什么3. 面对拖延症4. 关于记忆5. 关于组块6. 学会的错觉7. 过度学习、思维定势和交替学习8. 僵尸和习惯9. 对抗拖延的方法10. 记忆方法11. 激发潜能12. 考试技巧

Learning How to Learn

IT 行业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行业,它需要我们持续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工作以后,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学习的东西很少了,倒不是没有时间去学习, 而是学习的效率太低了。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用十年』。

当然,有些人会说自己经常加班,没有时间学习,这只是表象,时间挤挤总是有的。 你想想你为了上王者,浪费了多少时间?为了刷今日头条,又消磨了多少光阴?

另外,很多人推崇碎片化学习,但是有一些东西碎片化学习效率是很低的,比如数学。

这篇文章是我学习完 coursera 上面的 《Learning How to Learn》 MOOC 加上我自己多年来的学习经验积累整理而来。

注: 文中可能有一些内容思考没有很深入,另外一些观点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检验,读者请自行甄别。

1. 一些学习的坏习惯

1.1. 被动反复阅读

通常编程新手在学习一个新东西的时候,喜欢买一本权威指南之类的书(大神或者同事推荐),比如「C++ Primer」和「Javascript 权威指南」。 而这样一本书,一般页数在 700-1400 页左右,要完整读完,在不求甚解的基础之上大概要花费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时间。 别说是新手,就算是一个 C++ 编程老手去读「Javascript 权威指南」这样的书也不可能在只阅读一遍之后就能理解。 这时,很多人会选择重复多次阅读。有人会从头开始重复阅读,也有人只挑不理解的章节来阅读。 我以前上大学那会儿就是这么干的,读了好多 C++ 的书籍,其实自己编写的 C++ 代码并不多,也没有做过大型的 C++ 项目。 看了好多书,其实都是一知半解,效率很低。工作以后,这种学习方式更加不可取,因为你没有那么多时间这么干。

1.2. 喜欢在书上划重点

很多人偏好纸质书,因为在看书的时候手感不错,另外,还可以在书上把喜欢的句子和重点的段落用彩色笔标注出来。 这样做除了给自己造成一种假象「书上的重点我都标出来了,所以我都掌握了」之外,其实并无多大益处。 我现在喜欢在电脑上面看 PDF,可以边看边写代码。

读书的时候,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脑被动地跟着作者的思路在走,如果是一本经典的书,你会每每被作者的真知灼见所震惊, 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由然而生。如果作者的书写枯燥乏味,估计看几页你就丢到一边去了。在看书的时候,头脑中要 有自我意识,要感觉自己在跟作者对话,对于作者的观点不能一味全盘吸收,可以看一会儿,停下来,问几个为什么。

另外,我并不是说划重点是不好的,只是划重点的效率没有想像中的高。划重点有点像收集资料和网页链接,在你收集了一大堆PDF和视频教程之后, 你会得到一种满足,但是这并不代表你真正学到了东西,这个是要非常警惕的。

1.3. 看书中代码示例认为自己就理解了,从不动手编程

这是新手学编程的大忌,不去动手写,不去跟编译器和开发环境做斗争,你永远不知道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操蛋事情。

1.4. 拖延

这个问题最大,也是影响 N 多人不去学习的理由。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马上去做!一旦你开始去做了,你的大脑就不会排斥了。 你的计划再完美,你选的书籍再经典,你挑的视频水平再高,如果你不马上去看,去学,去动手实践,那永远也只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 成功学习的典范就是成功战胜拖延症的典范。

1.5. 学习任何东西,只停留在编写「Hello World」的水平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你真的只会写「Hello World」,而是说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一些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去做一些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

1.6. 喜欢加 QQ 群和微信群,美其名曰「技术交流」

这是国内技术圈的一大通病,可能刚开始会聊点技术,但是时间一长就水了。好好的技术群一秒钟就可能变成水群。 而且经常还有老司机冒然发车,此时马上有人冒出一句「留图不留种,菊花万人捅」。

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过渡依赖Q群和微信群来学习技术或者解决问题,技术论坛,Stackoverflow 和 Github issue 是你更好的去处。

1.7. 天天熬夜打王者和 LOL,睡眠严重不足

实践证明,睡眠不足,啥事也干不成,只想睡觉。有人会说我晚上不到那个点睡不着,我这里有一招。 拿着一本 Kindle,挑一本英文书,躺在床上看,半小时保管睡着。虽然说看书的效果不一定佳,但是催眠也是极好的。

1.8. 工作中遇到模糊的问题不搞清楚,停留在面向 Google 编程

遇到问题,不假思索「百度」和「Google」,虽然现在 80% 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但是这样做对于自己并无多大益处。 找到解决方案之后,还要花几分钟时间探寻问题根源。可以查找背景资料,以便自己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1.9. 看几分钟书,敲几行代码就开始刷知乎和朋友圈

做事情不专注,注意力不能集中,这也是学习的大忌。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给自己一段时间专注于某件事情,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1.10. 从不看书,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从论坛,Q 群和 Google 中来

认为看书效率太低,而且收益也不高,看书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看完感觉也没太大的用,不如直接 Google 和 Q 群来得容易。 如果你真的这样想过,我只想说「小伙子,你思想很危险!」

2. 一些学习的好习惯

2.1. 与其反复阅读,不如经常回顾

与其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重复的书籍,编写同样的「Hello World」,不如有意识地总结回顾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 只需要每晚趟在床上的时候,回想一下今天都学到了什么?今天自己有进步一点点吗?

2.2. 多做练习,多写代码,从错误中学习

看技术书籍要多写书中的代码,在初学阶段哪怕对着书本敲也没有什么问题。认真完成书中留的习题,在自己没有尽最大努力的情况下面不要去看答案。 不要怕犯错,每一次犯错都是自己进步的机会。不断地测试自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刻意练习」还是「10000小时定律」,都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巩固我们的所学,从而让自己成为大师。

2.3. 多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多写可复用的代码,拒绝复制粘贴

每天把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一下,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导致了这个 BUG,导致 BUG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自己的逻辑混乱,粗心大意,还是程序框架太复杂?做需求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复制粘贴,不要让代码里面有重复代码。 Don’t Repeat Yourself! Don’t Repeat Yourself! Don’t Repeat Yourself!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4. 对于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制订一下计划,有节奏地学习

我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但是有时候还是感觉学习不够高效。经常会由于一些突发情况把原本的学习计划打乱,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 因为学习一个东西最怕三天打渔,如果能够持续地学习一个东西,我可以把它学习地很好。这时候,我就得结合我自身的情况,选择一段最佳的学习时间,在这段学习时间里我可以不被打扰,保持高度专注。比如每天早上 6.30 起床看一个小时书。

2.5. 尝试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一个问题

在遇到一个没有显而易见解决方案的问题时,你可能费了好大功夫想出一个方案,但是千万要记得,该方案不一定是最优的, 而且很大可能还存在一个更佳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只需要你退后一步,换个思路,或者与同事讨论一下就可以得出。 这也是我为什么非常喜欢别人 Review 我的代码的原因,因为别人能看到我代码中存在的不足。另外,有些时候,对现有的方案做一些 「微创新」也能使原本普通的方案变得不普通。

另外,习惯了面向对象,何不尝尝函数式编程?每年学习一门新的不同范式的编程语言,可以极大地开拓你的眼界,给你一些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2.6. 注意劳逸结合

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去户外走走,运动能够增强人的记忆力,并且有时候还能产生灵感。 如果身体不好,比如颈椎不好,下了班你就只想葛优躺了,因为你的本能告诉你,我不能再写代码了,会挂的。。。 想要成为大神,身体好是前提条件。有人 30 岁成为大神,我资质不好,我 35 岁成为大神总可以吧。 切莫在 30 岁的时候就把身体弄跨了,然后 35 岁转行了,永远失去了成长为大神的机会。

2.7. 向别人解释你的知识,多与人讨论

多写博客,多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这些对于学习者自身也是非常有益的。通过用别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你学到的东西, 本身就要求你对该知识充分理解。另外,很多人经常感叹「跟你讨论一下,我马上变得有思路了」,这其实就是交流的作用。

2.8. 保持学习的专注

很多知识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和足够多的时间是很难学好的,保持学习的专注尤其重要。 因为人的大脑在专注模式下面,神经细胞更活跃,你学的东西更容易从短期记忆变成中长期记忆。 而且在高度专注下面,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原本看起来复杂的东西,在专注面前说不定就不是事了。

2.9. 找到自己的短板并补足自己的短板

发现并找到自己的不足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补齐短板就非常不易了。 因为人总是有畏难思想的,拖延症是怎么来的,就是你的大脑出于本能去做一些让自己分泌更多多巴胺的事情。 如果自己英语不好,就要下决心把英语攻克。如果自己数学不行,就要下死力气掌握数学。 补齐短板就像渡劫,越早渡劫,越快升仙。

2.10. 给自己设计学习奖励

比如学好了 3D 数学,就给自己买一台顶配 MacBookPro 之类的。为什么游戏可以让你上瘾,因为它有反馈,有奖励机制。 学习数学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有了这个奖励机制,也许自己就更容易坚持了呢。

PS: 这一点对于有家室的程序员有用,你想学好什么,要获得什么奖励,你可以当着你老婆的面立个 FLAG

3. 小结

Coursera 的这门 MOOC “Learning How to Learn” 强烈推荐给每一伴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分享你的学习感悟。

1. Learning How to Learn 笔记

1. 大脑的两种模式

人的大脑存在两种模式: 专注模式(Focus Mode)和发散模式(Diffuse Mode),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两种模式中切换,二者并不能共存。

比如: 我在写这篇文章,就专注于整理原有的笔记,敲击键盘、组织语言;如果我想写一篇拟定主题的文章,盯着题目也写不出,倒不如散散步、做做家务,在放松的状态下大脑就可能出现灵感,后者就是发散模式。

画家达利会用这样的方法获得灵感: 躺在椅子上,任大脑漫无边际的思考,同时手里拿一把钥匙来回摇晃,一旦他睡着钥匙掉了,达利就被惊醒,马上把刚刚在“发散模式”状态下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这时记录就是“专注模式”。艺术家如此,科学家也一样,据说爱迪生也是躺着思考,但……他拿的是铁球……难道他们没有互相学习吗?哈哈。

TIP1: 获取灵感或接受新知识时,需要切换两种思维模式: 专注和发散。

2. 对大脑来说,学习意味着什么

显然,大脑是人类最复杂的器官,人从出生就不停学习,大脑也在不停成长。新的研究表明,大脑中大量的神经触突,成年之后也会继续增长和变化。这说明成年人也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新知识意味着脑部神经被刺激,进而产生形态的变化,包括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以及形成固定的神经模式,这样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需要思考了。

重复的专注学习,然后休息,用发散模式来固化,经过反复练习,学习的内容就加深并且不容易遗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艾宾浩斯曲线,要求定期重复来加强记忆。

TIP2:学习和运动一样需要重复锻炼、休息,成果就会固化。

3. 面对拖延症

拖延的大脑机制,可能是这样的:人的进化中形成习惯,如果遇到难事,大脑就自动联想到痛苦和不开心,这时大脑自然的驱使人改变行动——去做开心的事儿,比如刷朋友圈、吃点心,而把要写的作业放到一边!这么看,拖延其实是人脑的自然机制。在我看来,凡是摆脱拖延现象的人,往往是大脑已经习惯于摈弃这种天然回避模式,直接干活然后开心玩,这种人比较少。

如果没有听过番茄工作法,请先补课。本课程推荐蕃茄工作法,和前面提到的两种模式有密切联系,因为番茄工作法的 “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的方式,正是大脑在两种模式中的定期切换,这样可以训练自己大脑对两种模式的控制。同样,使用番茄工作法要注意远离手机等干扰,并且及时给自己以奖励,奖励有助于恢复自己的意志力,以便继续艰难的行动。

TIP3:利用番茄工作法开始行动,避免拖延,但要注意减少干扰,更要奖励自己!

4. 关于记忆

记忆分为两种:短期记忆(working 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 term memory)。

短期记忆就是当前有意识使用的内容,比如电话号码,能存储大约 4 个组块(chunks),显然容量是有限的,就像一块黑板很容易写满了;长期记忆则存储在其他区域,由短期记忆转化而来,就像把黑板的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保存起来。显然,短期记忆容易被干扰,如果我们不能保持专注,一个电话号码也会很快忘掉。这也许可以解释,很多人不提倡 “一心二用”,就是因为短期记忆有限。

同时,睡眠对增强记忆有巨大作用,因为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把有害物质代谢掉,并且清除不重要的记忆,睡眠也可以把睡前学的内容形成记忆组块。

TIP4:睡眠有助于记忆,睡前可以学习一会。

5. 关于组块

组块(Chunk)就是大脑中有序的信息集合,大脑把一些信息碎片拼接起来,使得信息更容易记忆,并且可以和其他组块产生关联。关联非常重要,学习过程也是产生关联的过程。

产生组块的三个步骤:专注、理解和练习。好像很简单啊,理解组块的概念,可以解释很多学习中的现象,比如:

专心听课的效率会比较高触类旁通,就是组块之间产生关系写文章或读书,找到脉络纲领,就容易理(从上到下的思考方式)复习回顾(recall)有助于记忆

6. 学会的错觉

课程中专门提到一个概念,Illusion of competence,就是好像自己掌握了然而没有。学习本身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其中经常会有觉得懂了,又被自打耳光的情况。不过,这种被打击也是非常正常的。

解决的办法,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办法:

回想,加强记忆和产生组块。自我测试(mini-test)会发现错误,非常有效。

不推荐的做法:

荧光笔,高亮和下划线容易产生掌握重点的错觉。应该用笔写笔记!思维导图。在没有产生关联的时候,不要用思维导图。

TIP5:复习回顾、自我测试,都可以避免产生学会的错觉,提高学习效果。

7. 过度学习、思维定势和交替学习

过度学习(Overlearning)就是掌握某个学习内容后,继续练习。这时要注意不能总练习简单的部分,刻意训练(deliberate pratice)就是专注学习困难的部分,从而达到更高层次。思维定势(Einstellung=Mindset),专注模式的负面结果就是思维定势。交替学习(interleaving)就是在多个学习内容间切换,增加组块之间的联系,提高创造力。

8. 僵尸和习惯

僵尸模式就是不经大脑的思考,也就是习惯,大脑形成组块后就不思考了,直接驱动行为。所以拖延回避这些行为,本质上是正常反应。不要耗费意志力来对抗拖延,因为意志力很宝贵。

习惯的四阶段理论,在 《习惯的力量》 里有论述,如下:

the cue:暗示,触发进入僵尸模式的诱因the routine: 行为习惯,就是自发的行为the reward : 拖延带来的结果是愉悦,就像僵尸只考虑吃这个结果the belief : 要对习惯本身有信心

9. 对抗拖延的方法

纠正负面情绪注意力集中在过程(Process)而不是结果(Product)上。(结果触发负面情绪,引起拖延)专注于番茄钟,就是专注过程。顺其自然的应对干扰。

做计划是好事,然而要注意计划应该是过程导向,而非结果导向,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会减轻拖延。课程还讨论了一些常见的方法,如:

制定日常 todolist建立每日仪式行为分解任务,确保奖励足够多延迟满足,完成计划再奖励自己关注引发拖延的 cues拖延发生了,也要有备用方案要事优先,先吃大青蛙对抗干扰。

TIP6:制定计划时,专注过程而非结果。

10. 记忆方法

前面提到记忆的分类,课程给出几个记忆方法:

有意义的群组(meaningful groups),很多记忆大师都是这样记忆无序内容的,我听过一些课程有老师也这么用,比如把一系列名词编成故事。视觉记忆flash card比喻和类比

11. 激发潜能

如何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并非要成为学霸!),课程也给出一些已知的研究成果:

锻炼!体育锻炼有助于脑神经元的生长,尤其是儿童。找到关键期,人的学习某些内容有关键时期学习如何学习,比如这么课程,研究一下学习这件事学习不是线性增长的,有低谷和反复

组队学习也很有意义,左右脑协同工作时,右脑的发散模式可以抽身出来发现错误,因而和他人共同学习,容易从外部看到朋友的问题。

TIP7:去锻炼吧,强健体魄的同时能锻炼大脑。

TIP8:找一个小伙伴一起学习,能减少犯错。

12. 考试技巧

课程末尾给出一些考试技巧,没试过的可以尝试一下:

从难题开始:先做难题,一两分钟不会就跳过,大脑会利用发散模式思考这个题转换心态:把害怕考不好,想成“我很兴奋,能考好”呼吸可以减轻焦虑,腹部呼吸而不是胸腔呼吸做选择题,盖住选项,写答案直面恐惧,have a plan B!考完就不想太多,考不好也有出路积极担忧和消极担忧,考前翻看学习资料,不要自责,放松。从后往前检查,更容易找到错误

总结一下八个提示:

获取灵感或接受新知识时,需要切换两种思维模式:专注和发散。学习和运动一样需要重复锻炼、休息,成果就会固化。利用番茄工作法开始行动,避免拖延,但要注意减少干扰,更要奖励自己!睡眠有助于记忆,睡前可以学习一会。复习回顾、自我测试,都可以避免产生学会的错觉,提高学习效果。制定计划时,专注过程而非结果。去锻炼吧,强健体魄的同时能锻炼大脑。找一个小伙伴一起学习,能减少犯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