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6-11 20:02:30

相关推荐

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整个民族的创新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下一代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出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知识扎实、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史上的一个质变时期。因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呵护学生创新萌芽,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能力。

一、 营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创新意识

发现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是社会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创造力是不能强求的,也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的,但我们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力发挥创造条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系列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由此可见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为此,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弃已有的陈旧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活动空间,使师生之间的交往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在教学“摩擦的应用”时,我结合学校刚举行的一次有趣的拔河比赛,在比赛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场地定胜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拔河比赛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应该如何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获胜呢?”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不仅涉及到摩擦,还有重心,用力的匀齐┅┅这样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服务者出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压抑、讽刺、嘲笑学生,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气氛。并及时“稚化”自己,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并积极肯定学生的创新见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中体验到创新的成就感,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以启发引导激发兴趣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年龄阶段及思维发展的特点,创设情境,变课堂为乐园。

二、 运用发现式教学法,提高智慧的潜力

中学生在自然学科上的发展特点是:在掌握一定的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概念的形成和规则的确立都是以实际的观察和具体的实验为基础的,而且学生通过学习所形成的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增加知识传授过程中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把某些验证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实验、学生学习某一方面知识后,适时补充贴近生活实际的小实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培养创新意识。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陈旧周期日益短缩的今天,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

我在教学《光的反射》时就采用了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

⑴、教学中我通过一段录象引入了光的反射,并介绍了光的反射的相关概念“一点二角三线”后,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这“一点二角三线”间有什么关系呢?在矛盾中激发学生多方思维;

[NextPage]

⑵、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也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实验器材),提出解答的假设,完成探究实验及数据处理表格的设计;

实验

次数

入射位置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对于法线的位置

入射角

反射角

1

沿法线入射

2

在法线右侧300

3

在法线右侧600

4

在法线左侧300

5

在法线左侧600

⑶、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仪器:半圆形中间可折的标明角度的纸板,红外线发射仪,平面镜进行分组实验。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进入角色,象科学定理、定义创始人一样地去实验、思考、演算,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⑷、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获得的材料或结果(数据):①按照课本图3-12,把纸板的半面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②比较表格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的相对位置,能看出什么规律?③. 比较每次实验中两角的关系,可看出有什么规律?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得出了光的反射定律。

利用发现式教学,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整个教学过程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真正落实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自主发展。

三、 加强“双基”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创新

创造性思维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通俗地说,它是多种思维形式(种类和类型),特别是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的高度结合的结果。

广博的知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各种心智能力,特别是一些基础水平上的能力。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精讲、巧练、活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质疑问难。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而问题的解决既是创造力的发挥,又是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等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对有“创见”解题思想,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具体操作是:

⑴抓住所学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迁移,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⑵引导学生发散思考,进行求异思维;

⑶教师每堂课都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使学生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达到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例:(1)如图所示,把甲、乙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都未装满),设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 和F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 和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甲 乙

(2)若上题中将“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改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则大小关系如何?

(3)若将(1)中“都未装满”改为“装满”则(1)、(2)的结论又如何?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及完善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使学生在积极的、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其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从传统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形成开放的学习观,促进自身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新世纪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科学教师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版

2、刘以林等主编:《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与技巧》华语教学出1999版

3、周明星《学习创新和应试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