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主体性”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主体性”课堂教学

时间:2020-04-08 01:20:46

相关推荐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主体性”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习惯于纯粹把学生当作知识传授的接收器,导致学生主体性的严重缺失,这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

目前的初中思政课堂教学的现状不适应课改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建构初中思想品德“主体性”课堂教学,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旧教学教程中片面强调知识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

其次,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发展, 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学校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个短暂的阶段,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人类必须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发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第三,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信度和效度的需要。由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分值的减少,考试的形式是开卷,使思想品德学科地位下降。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家长、社会甚至部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其他学科的教师,都认为没有必要化时间去学习思想品德;其次,由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太难、太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学生不感兴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体验、探究,能够有效的提高该学科的信度和效度。

二、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 概念的界定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独立自主性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是指主体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和能力;自觉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基本的特征,人之所以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就在于人是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它以探索和创新为基本特征。

“主体性”课堂教学,是指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积极创造性为特征的一种课堂教学。

(二)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因此,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问题上,他们认为,虽然“弱的本能需要一个慈善的文化来孕育它们,使它们出现,以便表现或满足自己”,但是归根到底,“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罗杰斯在60年代将他的“患者中心”的治疗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正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给予更充分的阳光、食物和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实现的一种有益的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教案上和教材上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根源,即内因。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最后对教育教学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才是决定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学生应该具有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旨在通过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的发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初中思想品德“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特征

(一)主动参与

“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探究而获得知识。因此,要求教师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挖掘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创设教学的情境,精心设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会如何学习。

(二)合作学习

“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互动过程和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在“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主体间的社会交往行为是学生认识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实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民主教学。

(三)体验成功

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源泉。“主体性”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感受,试图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肯定学生的成功,通过无数次成功体验的积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四)培养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和“主体性”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按计划学习、课前预习、独立钻研、总结归纳、练后反思、善于请教、专时专用、查找工具书等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指导学法。

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首先要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预习、复习、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达成学习的目标

(六)鼓励创新

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珍爱学生的好奇心,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独立的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视角,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实现出来。

四、初中思想品德“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建构

(一)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出发点,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具体情境,找到情境、知识、学生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例如教学《追寻高雅生活》中“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对于陶冶身心、培养高雅的情趣的作用”时,我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

第一步:创设情境。

[投影] 歌德的幽默

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路,让批评家过去。

以投影的方式创设了一个歌德与反对他的批评家公园相遇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第二步:再现情境。

请两位学生表演。

1、在学生表演前,教师对歌德和批评家的语气和神态进行导演,并让学生试演;

2、我念旁白,学生表演。

朴素的旁白与学生夸张的表演,使所有的学生融入了歌德与反对他的批评家公园相遇的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对于陶冶身心、培养高雅的情趣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结论:乐观、幽默的人总有很好的心情,并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总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从而感受更多的生活情趣 ,并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三步:扩展情境。

“如果歌德没有这样的幽默,故事将会怎样发展?”

学生根据条件的变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人生经验再次表演。结果表演的学生是这样处理的:双方发生了争执并打了起来。

通过情境再现,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了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对于陶冶身心、培养高雅的情趣的作用。

情境的创设、再现和扩展,学生的眼、耳、身、心都参与了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仅在当中担任了设计与导演的角色。

(二)以合作学习为主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学习是把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作为资源开发,以多边互动、有效组织教学交往为主要特色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小组内教学学习、讨论、探究。例如,在教学《自我新形象》中应该追什么样的星和怎样追星的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让学生合作学习的:

第一步: 我猜我猜我猜猜

1、播放音乐刘德华的《中国人》;

2、请学生猜:是什么歌?是谁唱的?

3、为什么喜欢刘德华?

第二步: [幻灯]“叛逆太子”

发展指数:刚入行时他星途一片灿烂,略带摇滚的音乐风格彰显他的个性,会弹吉他,会写歌,在电影方面也是一个可塑之材,被多位导演器重。“顶包案”和过多的绯闻让他人气下滑,更让他无暇专注在工作上。

影响力指数:“顶包案”让他从万人迷沦为阶下囚,抽烟、喝酒、开快车、有案底,形象不健康,影响力下降。

同时播放歌曲《因为爱所以爱》

1、请学生猜“叛逆太子”是谁?

2、(打出谢霆锋的照片)

3、学生讨论:

(1)我们可以学习他的…

(2)我们可以欣赏他的…

(3)我们应该批判他的…

第三步:根据两位明星的情况,以及你了解的其他明星的情况,议一议

1、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星?

2、应该怎么追星?

学生对音乐和歌星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人生阅历、价值取向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一样。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间的知识、能力得到互补;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很多同学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交往的能力。最后,学生得出了下列结论:

1、应该追德艺双馨的明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无完人”,偶像也不例外。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的完善自我。

(三)以引导创新为宗旨,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度和参与度

创新能力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度和参与度。在创新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态度不仅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他们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表现出热情、活跃、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1、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创新,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创新,在尝试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原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并指导自己的实践中去。如在进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将所学的课本知识、原理,用于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及企业的经营模式紧密联系;在进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将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走向富裕的事实联系起来。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实践,运用实践论证理论,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的信度和效度。

2、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不断制造“闪光点”。学生的“闪光点”是创新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有效的实施创新教育,并鼓励学生不断的制造“闪光点”。

3、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较高层次的自主实践活动。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可以安排对当地资源、环境、经济、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直至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如小论文、研究报告或小制作等),始终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对科学研究的切身体验。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学到学习和研究知识的方法。

(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校学习仅仅是学生漫长学习生涯的一个短暂的阶段。学生要能够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需要,必须具备自我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并坚持终身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知识信息,不仅有利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创造。

因特网的出现,使学生拥有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而且改变了学习的内涵,学生可以将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交给电脑,学生只需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原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和运用知识,而这些知识和能力,正是终身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另外,因特网的运用,对于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开展研究性学习,都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以教育公平化为立足点,实施分层教学

教育公平化是基础教育永恒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心中要充满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才能够真正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以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如在考核初三第九册《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我是这样做的: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就是不发达阶段。其原因、表现及需要的时间;这是我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其表现、解决的办法;目前国家的根本任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在考核学生掌握情况的时候,学困生只要掌握基本部分即可;中等生必须掌握画方框部分;优等生必须掌握全部知识。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