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艺术研究生论文参考范文 艺术研究生毕业论文 艺术类毕业论文

艺术研究生论文参考范文 艺术研究生毕业论文 艺术类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30 11:36:20

相关推荐

艺术研究生论文参考范文 艺术研究生毕业论文 艺术类毕业论文

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一准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研究生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研究生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我国新媒体艺术实践过程的特征与走向

说起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我们必须首先提及新媒体艺术所包含的概念。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在的成品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为媒介和以电子为媒介的一种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可能让人感觉有点抽象。数码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实际组成部分,其主要的表现手段是计算机图形和图像,许多行业内的人亲切地称为CG。

主要是指使用视频,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等等最新的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经历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录像艺术、观念摄影、多媒体的网络艺术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与西方新媒体艺术相比还存在一些筹距。我们需要深入斟酌解决,从而将我国新媒体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从模仿到原创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从模仿到创造发展这样一个过程。最初的电子声学音乐就是由合成器模拟传统仪器,最初的网络文学和亲密的程度也远远低于传统的文学;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用胶片拍摄京剧,而世界各国最初的光盘电子出版物也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传统图书的光盘版。从模仿到原创,是许多艺术种类的最初发展之路,新媒体艺术理所当然地无法“跨越式发展”。我国新媒体艺术在起步阶段的模仿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模仿;二是模仿外国优秀的新媒体艺术。模仿和创新并不总是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的,有时模仿甚至是创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链接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必须强调的是; 创作发展的真正驱动力不是模仿,而是在于创新。尽管几乎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对有过模仿前辈的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但他们的最伟大和不朽就是在于他们可以在模仿前辈的基础上创作出超越前人的成就,并且是基于自我创新,推陈出新,促进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创新的内涵中包括两个层次:表现方式(包括造型语言、物化载体,尤其是多媒体形象整合方式)的创新和表现内容(包括艺术活动的内涵和审美追求)的创新。

二、从局部出新到整体创意

从模仿到创作的过程,每一个、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创意,这些创意体现了局部到整体的变化发展。例如数字电影的发展,最初只是对个别艺术链接等环节上是具有创新性的,如个人如何使用电脑动画电影,或使用光盘为载体等问题。还有如使用电脑动画来制作电影的个别细节,或者使用光盘为发行载体的问题,等等。这些局部的微创新是很重要的,它一点点地改变我我们的艺术;但只有这些局部的创新是不够的,它不会导致艺术产生某种程度的质变,也就是在本质上进行改变:比如刻在光盘上的《冰海沉船》毕竟不同于《泰坦尼克号》,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这两个艺术概念是不同的,而且这可能会导致整个创意产生巨大的差异。实际上,目前,中国新媒体艺术从本质上来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发展和变化的这么一个过程,也仍然是一个从局部创新到整体创新的过程中,而真正富有较为成功的整体创意的作品不是很多。

三、从单一媒体到多媒融合

导致这种整体思想水平不高的情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做到在新媒体艺术的创造实践中从单一到多个媒体融合的集成和升华。我们的多媒体交响音乐其实大部分就是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环境模拟功能来加强或补充音乐听觉表现力:但是我们的多媒体小说是小说和Flash动画,学校歌曲和图片,和其他视听脚注。我们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家的成长都是与传统艺术教育和培训分不开的,与前辈们不同的是他们对新媒体的敏感使他们发现了一块艺术天地中的香格里拉。这是因为新媒体艺术元素是被新的技术要素和新时代生活冲从传统艺术中衍生出来的,虽然在最初的阶段,其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艺术门类,但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作为一个支持将新媒体艺术创作特点、媒体集成功能以及新媒体艺术指导不断整合的平台,一步一步发现、鼓励、促进和增强媒体融合因素;而且这种从单一媒体多媒体融合的水平的发展,也是新媒体艺术本身成熟的一种标志。

四、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

就新媒体技术而言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出发点并不低,技术跟踪能力强,很快。然而,我们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与外国优秀作品相比,差距仍然明显尤其是在内容表现力上。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先进技术并不是艺术表现的所有元素;而艺术表现力,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对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的本质的理解进行把握。我们不但要跟踪国外先进的媒体技术,还要跟踪国外先进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理念,试着寻找新媒体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词汇。

艺术和技术有先天性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历史的艺术是一种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历史。新媒体艺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和艺术的产物。在这一点上,这项技术是重要的艺术;媒体技术对新媒体艺术更重要。但无论如何技术就是再先进和重要也只是一种实现艺术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首先建立了新媒体艺术的“形”,然后在感觉的帮助下得到“神”然后将零星的感觉聚合,变成完整成熟的艺术理念,这样新媒体艺术就最终被赋予了独特的“韵”。我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工具效果层次阶段、感觉创意层次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建立新媒体艺术自身的艺术观念、意识和价值追求的阶段了。

>>>下页带来更多的艺术研究生论文参考范文

艺术研究生论文参考范文篇2

浅谈现代城市装置艺术

一、Artur Bordalo的“猫头鹰眼睛”

当老师讨论到十大装置艺术时,另笔者最震惊的就是这一幅作品,他是一位葡萄牙街头艺术家Artur Bordalo(又名Bordalo二世)使用混合材料创建的属于自己的城市与环境景观。在大家眼中,丢弃的垃圾随处可见,并没有人愿意去收集它们,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葡萄牙艺术家Artur Bordalo一直在街头寻找成堆的垃圾,并用这些垃圾为他的城市创造了迷人的艺术色彩。

,Bordalo二世受邀创作了一件装置作品,这件作品做为葡萄牙城市科维良当地“WOOL”艺术节的一部分,他花了整整一个多星期去创作猫头鹰的眼睛,这只猫头鹰用垃圾和回收材料拼贴而成。因为他们都是在一些荒废之地通过Artur Bordalo之手而浑然而成的,里面的原貌都没有被破坏,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被涂鸦了而已,就使得效果明显醒目,就猛然间成就这样一幅惟肖惟妙的画作。

首先从材质方面来说,它是可持续的,现在国民提倡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化运用,此装置恰好适合这一点,刚好也在全球化的现状中结合了现实状况,在最廉价材质的基础上,完成了不廉价的巨作,且在颜色方面控制得也很好。如此大面积的巨作上,在喷绘方面也很难做到,然而他却处理得恰到好处,底色运用的绿色则体现大自然的颜色,使得整幅画面清新透明,并且在明暗效果上也做了深入处理,猫头鹰属于深色系,然而作者把底色靠近猫头鹰处变得更为透亮,使得巨作周边渐变至暗,也聚焦了观赏者的视觉集中点,木质材料的选用恰好与猫头鹰本质颜色相符,所以在颜色处理方面很容易让人接受,并且给人以好的印象;再次讨论到其笔法方面,在整体上画面中的点状式彩喷,有效地衔接画面中的色差,主要运用黄、蓝色点缀,使得画面更为和谐统一,也给娱乐画面栩栩如生的效果,给予艺术家统一整体性的感官,给予人们和谐舒适的感觉。

最后谈谈其细节方面的处理,特别是在猫头鹰眼睛上的处理,据说Bordalo二世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去创作,在素描中讲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见万物都一样,都要突出一个重点之说,然而在此创作中突出表现的就是这双眼睛,在效果处理上,三四层的眼眶,使得眼珠更加出彩。街头上的装置内上重点表现的眼睛,又似乎寓意着在大街小巷总有一双眼睛盯着你,鼓励人们做事要正大光明,问心无愧。在鼻子的处理上,也别具特色,其处于两眼之间,也属于视觉中心范围之内,如果处理更立体,反而破坏整体效果,其在平面化的基础上,也做到了差强人意。再来看看其构图上,将猫头鹰整个坐落在地面上,而不是腾空,则表明稳妥之意,给予路人安全感,使游者面临栩栩如生的庞然大物不至于惊慌,而是从容欣赏,可见设计者在为他人考虑方面也是处处着想。

二、 Miguel Chevalier的“神奇飞毯”

这件名为“神奇飞毯”的装置作品是在一个前身是教堂的空间中完成的,米格尔?雪弗兰用数字技术构建了丰富的图案,并将其投映在地板上,从而形成了迷人的景象效果。

“神奇飞毯”的展示地点选择在了圣心教堂,然而这座教堂被群山环绕,风景秀美,是一位法国的建筑设计师于1930年设计的,在1956年,省心教堂停止了它的宗教功能。其雄伟的建筑规模,其本身巍峨的气势和精美的设计是最大的亮点,米格尔将其数字艺术的展示地点选择在这里,可谓是相得益彰。当夜幕降临之时,米格尔则利用巨大的照明投影设备,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出来的彩色光影和马赛克团投射于教堂的地板上。当观众在整个教堂空间游览之时,这些图案在不断地变化,使得安静的场边变得喧闹起来,因交互而产生了不可预知的运动效果,也使得教堂的凝重感得以升华。在伴随着音乐的状态下,整个圣心教堂的地面变成了快乐的互动体验场所,使得人们在游览之时与空间产生了各种不一样的对话,烘托出不一样的氛围。

“神奇飞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的伊斯兰教,特别是马赛克图案和地毯纹样的设计,使魔术飞毯的呈现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纺织品,人们可以更全面地深入体验马赛克和美术设计的神奇;另一方面是生物学,微生物和细胞一样不断地分裂合并,无数的碎片聚集在一起然后又发生碰撞,长此以往的变化显示出宇宙万物的交融和碰撞,在游客的脚下,这个世界的颜色和形状以及形式的变化和运动,以一个巨大的大花筒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中,让人们对未知的世界产生更为神奇的幻想,也对未来的世界产生憧憬。

米格尔的创意来源于艺术史和其他方面的很多要素,他的创作是复杂的,并且很多是具有科学性的。譬如这个“神奇飞毯”所体现的是人类与大自然与宇宙的密切关系,其中有点彩派的运用,点彩的运用则体现出米格尔对光的折射等方面的爱好兴趣,从而使得阴极射线管和电脑屏幕锁出现的雏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米格尔就开始致力于混合型生成的图像,这类巨作则强有力地表现出他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因此互动性成为米格尔创作中最容易让人类感知的艺术关键。

“神奇飞毯”能够为来自各国的采访者提供创造游戏的可能性,不仅仅体现了人与物的互动性,也体现出了游戏性,互动性则体现在当人们游览场地时,作品与游客的回应,出现的一些影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一些效果,然而它的游戏性则体现在给予游客的各种体验。由于个体的不同,产生的影像也随之改变,犹如现代人玩的各种游戏角色,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会给予人们更多的想法和各种惊喜之处。

“神奇飞毯”无疑是一件好的装置作品,它体现了现代装置艺术在内容上关注的方向不同,题材选择方向也略胜一筹,无疑是现代装置艺术的精品展现。

三、 Per Kristian Nygard的“非红即绿”

当笔者第一眼看到这满眼的绿色的时候,很是震撼,因为很难相信这样的艺术品存在于室内并且如此的清新。早些时候,在奥斯陆No Place画廊,挪威艺术家Per Kristian Nygard创建了这一名为“Not Red But Green”装置作品。装置内用木材搭起地形架,中层铺上厚厚泥土营建起伏的丘陵,再撒上种子静待时日。茂密的植被如同洪水般涌向墙壁、窗户……形成一道仿佛在流动着的风景。它让你仿佛置身“室外”,这一令人惊叹的作品在明亮的白色墙壁之间的衬托下更显宁静和庄严。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设计的独到之处。

首先设计者在设计时打破了室内室外的空间,将人们眼中的室外绿地匪夷所思的移入室内,让人置身室外的感想,给予观赏者大胆的逆向构思,开拓人们的设计构思,为以后的设计者提供更深远的构思,希望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开拓思维,有更好的装置艺术出现;其次在寓意上,茂密的植被涌向墙壁、窗户……这个则代表向往美好,和植被求生的欲望,当今的社会中人们遇到困难喜欢退缩,并且坚守本原则,然而在Per Kristian Nygard设计中则重点寓意再此,给予人们希望,在逆境中选择求生,结合了当代人的一种信念,很好地结合了生活,然而设计又高于生活,可以称之为艺术之作;最后在造型上,不仅仅层出不穷,而且此起彼伏,颇为震撼,层层山丘,层层困难,也代表层层希望之山,人们在困难的一座山丘前就应该向往希望,撇开困难,寻求更美好的明天,窗户、门窗的设计则代表希望,绿叶代表明天,对当今社会中人类的贪婪和畏惧起到启发的作用,也因此使人们受益匪浅,也许这就是这件装置的最大用意。

此设计中,更好的凸显出美好向往的愿望,是一件很好的当代装置艺术,完美的将生活、大自然与设计结合在了一起,也是当代艺术中给予设计者灵感的创作之一。

总之,在这几幅巨作中笔者学习到了很多,艺术无处不在,创作不仅仅拘泥于是小面积的画布上,不仅仅表现在特意表现的地方,身边无处不是艺术,艺术可大可小,可远可近。以上三幅作品也很好的诠释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观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