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杜甫石壕吏教案范文(模板8篇)

杜甫石壕吏教案范文(模板8篇)

时间:2021-04-01 11:28:02

相关推荐

杜甫石壕吏教案范文(模板8篇)

地点:06级3班上课人:刘顺富。

一、导入(复习导入)。

1、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个著名的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他们是、。

2、杜甫的诗大多都真实地表现了现实生活,后人把他的诗叫做“诗史”。特别是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时期所作的《三吏》、《三别》更是真实的反映了战争给人发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之一《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2、齐读课文,自我寻找语感。

3、结合书下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质疑并讨论。

2、明明是朝庭征兵,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而说“捉人”?这里含有什么意味。

3、同对“征兵”这件事,对“小吏”和“老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5、故事的结尾一段暗示了什么?你对独与老翁别作何感想呢?

四、表演。

根据课文的分析请同学把故事编成短剧进行表演。最后对课文进行简短的小结。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吏——乎——怒。

妇——啼——苦。

致词——吏夜归——独与老翁别。

杜甫石壕吏教案篇五

一、导入:

有两幅对联大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

3、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分析人物

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7、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改编有没有道理?

(演的最突出的谁?官吏,但在原文似乎他没说一句话,不过这样增添故事情节确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完整了。采访一下演官吏的同学,你是读了那句话受启发才演的惟妙惟肖的?)

明确:这是本文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全文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并不简单,题目以石壕吏为题,但诗人在正文中给他暗写,老妇人用明写,成为一篇抒情独白,但用心品味发现这些语句是官吏逼问出来的,凶残的特点暴露无疑。这叫“藏问于答”文言文经常用到。再次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10、让我们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

五、主旨总结

(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板书:憎恶官吏的凶残,同情民众的苦难。)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六、尝试背诵

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

杜甫石壕吏教案篇六

1、在诗歌赏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体会老妇人的凄苦之情。把握诗人的矛盾心情。

诵读、讨论与鉴赏相结合。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大家刚学习了《春望》,今天我们共同来背诵这首诗,好吗?

(检查背诵)。

师:我们知道《春望》这首诗抒发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国破”的担忧和伤感,安史之乱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战争最为激烈,人民生活最为艰难时刻,这时杜甫恰好目睹了这一切,于是他怀着一颗忧民之心创造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组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师:请大家大声读出标题。

生齐读。

师:大家想一想吏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那石壕又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同学怎样知道石壕是地名的?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同学阅读非常仔细,认后我们在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注释,其实注释1还有别的作用啊!

师:那这个标题的意思应该怎么说?

生齐答。

生齐声朗读!

师:发现答案了吗?

生有吏夜捉人。

师:板书吏夜捉。

师:吏为何要捉人啊!

生要“急应河阳役”。

师:不错,河阳发生战役了,可是有战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里捉人啊?

生因为当时战事紧张,回找抽丁补充兵力。

师:你怎样知道这个背景!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那就请聪明的你,读给同学听一听吧!

师:的确如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因为读诗要“知人论世”,我们读诗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础把握主题!

师: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吗?

师:那官吏会善罢甘休吗?

师:哦,原来“吏呼一何怒”,那老妇人有何反应?

师:第三段是老妇人哭诉痛苦的内容,我先范读一回,然后同学自由朗读。

师:我们读后初步感受了老妇人的“苦”,那同学们可以从文中找一个字词或一个句子,来仔细体味其中苦的滋味。

生自由讨论,或同桌,或邻近座位讨论。

师:巡视,与学生亲切交流,点拔,启发、展示。讨论成果。

师:大家讨论十分积极,哪位同学先来谈一谈,好吗?

可能会出现: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非常凄苦,老妇人刚刚连丧二子,十分悲惨。

2、“三男邺城戍”也写出老妇人的苦,因为她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走上了前线,老妇人肯定为他们生命担忧,而且这个家庭生活也没有了着落。

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一句话,老妇人不仅命运悲惨,生存也十分艰难。

4、“老妪力衰……炊”这句,读起来也让人心酸,老妇人虽然力气衰弱,但自己还请求上前线,赶快去给士兵煮早饭,真是十分可怜。

5、“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值得人可怜,老妇人家里再也没有别的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战争让这个家庭已经支离破碎了。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也让人心酸,也让人同情,活者的人只能苟且偷生,死的人就算了啊!

师:学生发言积极,把握非常准确,那让我们带着这份深深的同情来朗读这一段吧!

生齐读(语调十分沉郁)。

师:同学们读得十分到位,而且有些同学已经能够背诵了,其他同学想不想也会背诵啊!

1、你们家人都到哪里去了?

2、你们家还有别的人吗?

3、那你打算怎么交差呢?

师:那现在大家可以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官吏问,一人扮演老妇回答啊!然后再交换角色!

生开始互助问答,扮演角色背诵。

师生背诵。

师:是啊!如此不幸,最终还是难逃此劫啊!可见石壕吏是……(故作停顿)。

师:同学们回答很准确,你们感受体会十分到位,作者虽然没有正面批判官吏,但读者却深刻领会到这一点,作者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才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

侧面烘托。

作者通过对老妇人苦难的深刻刻画来侧面烘托出官吏的冷酷无情,体现作者对官吏的批判。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永恒的主题,在《春望》中体现是他的“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巾”,在《石壕吏》中表现是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请我们带着杜甫这份“爱民之心,知民之苦”来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师生齐背。

2.请同学们以“石壕吏”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吏夜捉呼怒。

老妇啼苦。

“我”忧国忧民。

可取之处:放开手去,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石壕吏》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古人评之“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汉字这个“无底洞”,挖掘字里行间的文外之意。学生几乎“暮”、“村”、“吏”、“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难能可贵得是,对于老妇毛遂自荐般“诚意”的应征,学生也能体悟出潜在的台词:我们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来抓丁,还有天理吗!

不足之处:实际教学过程中环节指向不明。在读人——名家对话环节,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本意是让学生找课文的最后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从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但由于自身的疏忽,遗忘了妇致辞中同样能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致辞的部分居多,作者的情感从状老妇的凄苦亦可见之。这样一来,前后的两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不免还是陷入了分析妇之苦的循环。

杜甫石壕吏教案篇七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石壕村:今河南陕县石壕村。

河阳:今河南孟县。

赏析:

本诗写诗人路经石壕村,投宿一老翁家庭,亲见一老妇人被迫服役的情景,通过对“有史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了官史的横暴,反映了人民的悲辛。

杜甫石壕吏教案篇八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公元七五八年秋,杜甫因营救房琯获罪,谪迁华州。冬末,他回到洛阳。此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由洛阳败走,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县),正被唐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包围。但昏庸的肃宗害怕节度使权力过大而不置元帅,只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做临军,使六十万大军陷入“进退无所禀”的涣散状态。使史思明有自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来救邺城的机会,公元七五九年三月,两军大战于安阳一带,唐军大败。为补充兵力,唐统治者强征百姓充军,造成百姓的困苦不安。杜甫在这时离开洛阳,返回华州任所,将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诗中通过“捉人”揭露了官吏横暴拉兵的不合理制度,反映了人民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自首句至“老妇出门看”,交待了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捉人”的序幕。

诗一开头,就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两句点出了环境与事件。“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赶快找地方投宿。“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然而就连这样的荒村僻壤,官府捉兵都没有放过。“夜”字揭露出官府差吏抓人的凶狠和狡猾,知道白天捉不到人,只有在夜里强捕。

而饱经战乱的老百姓在这**不安的社会里也早有了经验,知道半夜三更来打门,定是又要抓人,所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第二段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写捉人的经过。开头两句用“吏呼”“妇啼”两相对照,极其形象地概括出了差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痛,连用两个“一何”更加重了感情色彩,体现了投宿人对差吏的憎恶和对老妇的同情。

“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一直贯到“如闻泣幽咽”,是投宿者在房间内听到老妇啼哭着回答差吏怒呼的内容。这十二句并非老妇一口气说下来的,而是“吏呼”逼问的一次次回答。先说三男从军、二男战死的遭遇及老妇的沉痛之情。两个儿子都为国牺牲了,剩下的一个只能托人捎回家信。这样的家庭,三个儿子都献了出来,仍不放过,还一个劲地怒逼,足见其凶狠可恶了。“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两句无限酸辛,无可奈何、活一天算一天的失望含悲之情表现得淋流尽致。

第三层从“老妪力虽衰”至“犹得备晨炊”,写老妇为挽救家庭,舍身应役的决心。老妇见多般的诉苦不行,差役还是逼她非交出人来不可。叫儿媳去吧,小孙子得饿死,把老伴儿交出来吧,家中不能没有个男人,于是老妇决定自己舍身从军。对统治阶级来说,无疑是一桩辛辣的讽刺、愤怒的控诉,就连这样一个“力衰”的“老妪”也没放过。

第三段自“夜久语声绝”至“独与老翁别”,交待出事情的结果,是尾声。

“语声绝”,说明老妇已被差吏带走了,“泣幽咽”是儿媳的哭声,“出入无完裙”的儿媳,死了丈夫,孩子又小,公公不在家,婆婆又被拉走,家破人亡。“如闻”二字用得形象,使我们看到投宿者对主人一家命运的关切,可推知他是悲愤激动得一夜不曾合眼的。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含意丰富,它和诗开头第一句“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昨天投宿的时候,还有老翁老妇双双出迎,如今老妇被抓走,儿媳又无完裙,不便出入,只有刚刚溜回家的老翁一人出来送行,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首诗一百二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的话,但却通过叙事抒了情,表达了心中义愤。

其次,诗写得很精炼概括,前后照应,意见言表。

诗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写得很简练,重点放在中间部分,其中心是老妇的申诉,写得具体详细。如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

写投宿,只说“暮投石壕村”,没有写当时的情景,而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很自然地知道是宿在老妇老翁家。又如只写“老翁逾墙走”没写他何时归来;只写“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但读到那句照应开头,结束全篇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就完全领悟到:当“夜久语声绝”之后,老妇就被带走了,老翁也恐怕就在差吏走了之后才回到家的。

诗中老妇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刻划得栩栩如生。其他人如投宿者、差吏、老翁、儿媳等人物形象,虽着墨不多,但都很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