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14岁起兵抗清 17岁英勇就义 写下的一首诗年年入选初中课本

14岁起兵抗清 17岁英勇就义 写下的一首诗年年入选初中课本

时间:2023-04-22 22:24:53

相关推荐

14岁起兵抗清 17岁英勇就义 写下的一首诗年年入选初中课本

17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少年,大好青春时光即将铺展在少男少女的眼前,而对他而言,生命即将逝去,他的人生就定格在17岁。这个人因反清复明而被杀,死于大义,轰轰烈烈,永载史册。时至今日,仍然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他就是人称“五岁读经史,七岁能诗文”的明末诗人、民族英雄——夏完淳。

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熟读史书,岳飞、文天祥是他的偶像,骨子里流淌着正义的血液,胸中一股浩然正气。他的整个家族死于抗清者多矣,可谓满门皆英烈。父亲夏允彝抗清失败,投水殉节而死;叔父夏之旭策反失败自缢而亡;岳父钱彦林因保护夏完淳的老师抗清义士陈子龙而死,岳母徐氏殉情投水自尽,还有姐丈侯文中、内兄(大舅子)钱熙以及死得极其悲壮的人陆鲲庭等等;他的老师有复社领袖写下《五人墓碑记》的张溥、扬州英勇就义的史可法、南京慷慨死节的黄道周,也是死于大义。这些人对夏完淳的影响巨大,矢志忠义,崇尚名节,也就自然地渗入了夏完淳的观念里。

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却背负着太多的东西,注定了这位少年的悲剧。父亲,叔伯,恩师,朋友,岳父,岳母,兄弟姊妹……所有的人都死了,不愿做亡国之人的人,不仅国亡了,家也没了。诺大的河山,他总得做点什么,即使只剩孤身一人,他也义无反顾。起兵、抗清、被俘,乃至于慷慨就义,似乎也就是必然的了。

就在顺治四年(1647年)夏,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的职位而上表谢恩,书信被清廷缴获,事情败露,被逮捕押往南京。期间经过诗人故乡松江,写下了《别云间》一诗,格调慷慨悲壮,至今还入选初中语文课本。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首联以“羁旅”2字简练概括自己随父亲和老师从起兵抗清到身陷囹圄的三年辗转各地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涯。引用“南冠”的典故表明自己陷入牢笼,看似平静的语言,背后却是满腔的辛酸和无尽的沉痛。

颔联以山河起笔,山河易主,物是人非,自己身陷囹圄,复国理想化为泡影,深深的伤感穿透诗人的心肠,故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诘问。慨叹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颈联由国之忧转为家之思,表达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恋恋不舍之情。此时诗人年仅17岁,但已有妻子,且妻子秦篆尚有身孕(于诗人死后产下一子,但不幸夭折),怎能不让诗人心头牵挂?此时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仇,还有家恨。想起家人多遭不幸,而自己不能侍奉嫡母与生母,让新婚妻子两年来独守空房,无论为人子还是为人夫,甚至为人父,都怀有无尽的眷恋给,更多的是深深的愧疚。

尾联一扫前面的儿女情长,而是慷慨陈词,表露心迹。诗人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的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精忠报国的情怀,为人们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丰碑,可歌可泣。

以少年之手,书铿锵之词,中华民族众多英雄里,可以最年少的一位,怎不让人肃然起敬?让人铭记千古。

END.

在阅读中见看历史、见过往、懂人生。更多文史知识,欢迎关注我的账号@聊史补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