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鲁迅文章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 为何会“去鲁迅化”?余华点明原因

鲁迅文章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 为何会“去鲁迅化”?余华点明原因

时间:2019-09-25 10:29:20

相关推荐

鲁迅文章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 为何会“去鲁迅化”?余华点明原因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文章更是流传甚广。

尽管如此,世人对他评价却形成两极分化的状况。伟大领袖称他的骨头是最硬的骨头,是中国文化革命中的主将。而中国当代作家王朔则说鲁迅的小说太过沉闷,甚至在语言表达上受到不少文言文的影响,语句读起来磕磕绊绊不够顺畅。

的确,鲁迅的有些文章,笔风过于直白,小说的选题也观点独特,让人琢磨不清。以至于近年来,鲁迅的文章频频被“请出”了中学课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阿Q正传》很多我们小时候学习过的经典文章都悄悄地消失了。

是现在的我们不再需要鲁迅精神了么?小说《活着》的作者余华的一句话点明了原因。他说:虽然不想承认,但是鲁迅他的确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他斐然的文笔是没有人愿意质疑的。

所以并非排斥,而是为了更好的选择。

改变 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实不光光是鲁迅,近些年,很多长时间存在于中学课本的优秀文章,都在潜移默化中被另外的优秀作品所替代,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当然不是认为这些文章不好,相反他们文章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精神,使很多人产生了共鸣。

就“更换文章”这件事本身而言,其实我们应该正视他。时代在发展,发展的同时改变是必然的。

每一次关于课本内容体制的改革,决不是仅凭单个人自身对某个作家的片面评价后作出的选择,而是经过长时间调研、探讨最后作出的决定。

课本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内容的更新与删减都是在顺应着当下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同的时代下,学生们基本素质、注重培养的方面各有差异,总不能一套教材无限期地沿用下去,那就谈不上创新和教育多元化。

不管是哪个方面的发展,都要建立在“实践反馈”的基础之上,同样,教学内容也是。之前还有很多改革是关于减少课本中文言文的占比。当时也引起不同人群的反响。那是这些文言文都不够好吗?当然不是。

只是说虽然很多古人名篇中的立意深刻,令人反省。但就现在文明中语言的发展来讲,读起来有些拗口、理解起来也尚需功底的文言文,在学生今后的实际应用率也相对较小,已经不太适应当下的教学成果了。

所以,改变是必须的,一成不变反而显得古板、守旧,我们以一个正确的角度去接纳它,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为什么偏偏撤下诸多鲁迅的作品?

本身这种说法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课本内容的更新中,更换的文章可不止鲁迅一人之作。如果硬要说大部分是鲁迅的文章的话,只能说之前的课本在选取鲁迅作品的比例也实在是大罢了。

众所周知,鲁迅的作品以犀利的笔风,直白的表达和独到的角度而闻名。他笔下的文章观点是他所经历的那个“吃人”的社会中的产物。

有时候他看起来愤世嫉俗,但实际上是在用笔杆子让中国人不断地觉醒。他笔下的那些反讽的文字,更多的是对当时社会民众忍辱负重状态的心酸与悲愤。

之所以会选择更换一部分鲁迅的文章,是因为当今社会形态下的学生无法设身处地的去体会鲁迅那个年代所承受的压迫。

如果以一个不成熟的心态去肤浅地理解“鲁迅精神”,很容易走进一个牛角尖中,形成一种自以为是的肤浅认知,最终变成一个遇事不分是非只懂批判的“愤世青年”。

适当地去掉一些令中学生晦涩难懂的内容,让他们在合适的年纪去学习一些更适合当下心态的优秀作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后,再去认真品读鲁迅的作品,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感情。

鲁迅的作品虽然多多少少被删减了一些,并不代表我们从此便不再需要鲁迅精神了,除了部分文章描述的画面比较血腥不太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外(例如《药》、《狂人日记》),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普遍被保留了下来,我们依旧需要接受鲁迅思想的洗礼与熏陶。

鲁迅精神是中国文坛永久的财富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人,那么鲁迅就是中国现代的圣人。他于中国而言的价值,影响是长远的。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鲁迅精神?伟人曾把鲁迅精神大致分为三点:

一、政治远见

鲁迅在看待社会问题的时候,是“走近看”和“走远看”。走近看看的细致入微,用犀利的文字写出社会底层的问题,把正经历着压迫的人们真实现状刨开放在台面上。走远看看的整体格局,尽一个文者的能力去主导文化的方向。

二、斗争精神

鲁迅一旦确定了政治目标和方向,就会毫不犹豫地为此斗争下去,不管这其中的路如何的荆棘遍地,都不会让他中途向现实投降,一定为向着目标,用“最硬的骨头”顽强坚持。

三、牺牲精神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这句话就能体会到鲁迅的牺牲精神,他不畏一切地打压与迫害,更不要提威逼利诱。他会没有任何避讳的把像战刀一样的笔尖对向他憎恶的一切。同时,又甘愿为人民做牛做马俯首听命。

在那个当下,鲁迅虽然没有扛起战枪到前线杀敌,但他一直奋战在文化的革命战线上。他用强硬的精神带代表着中国大多数的人们,为他们指引着新文化的方向。

这样的鲁迅先生值得每一位中国人为之敬仰。

郁达夫曾经在《怀鲁迅》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是存有孤独感的。

为什么余华会毫不避讳的表达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影响。如果读过余华的小说的人就能看出,他的作品真实、观点独到,在情感表达上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处处都是一针见血。

人们常常在品读其中时有些恍恍惚惚,但到了最后就会恍然大悟,那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字,和鲁迅笔下的讽刺表达可谓如出一辙。

虽然鲁迅先生的离世,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但是鲁迅精神在他长眠后的几年、几十年中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的精神渗透在中国民族的骨子里,是中国文坛中经久不衰的宝贵财富。

小结:

所以,不管是鲁迅的文章从课本中撤下来,还是世人对鲁迅先生褒贬不一的评价,都不能否认鲁迅精神对中国人的深远影响,并且,未来的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精神来支撑着我们。

我想,只有我们切身有过了一些经历,才能切实的读懂鲁迅文字中想要真正表达的关于“人性”的含义。

他就像一面明镜,把光辉和阴暗同时反射给社会,让我们真正的看清自己,从而改变自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