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包拯传阅读答案

包拯传阅读答案

时间:2019-12-01 00:48:21

相关推荐

包拯传阅读答案

问题补充: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包拯传(8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选自《宋史选译·包拯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1)数来劝勉(2)知天长县(3)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4)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3.从选文中,你觉得包拯是怎样一个人?(2分)

答案:

1.(4分)(1)屡次、多次 (2)做……的知县、做县的长官(3)不久(4)给予2.(3分)(你)为什么割了(别人的)牛舌却又来告他?3.(2分)孝顺父母、断案机智、清正廉洁。

【解析】1.试题分析:“知”,名词动用,“知”本为“知县”,官名,句中是“做知县”,“寻”,古今异义,古文中是“最终”“不久”的意思。“遗”读wèi,“送给”的意思。考点:文言字词解释点评:本题有难度,一些字词含义的变化学生难于掌握。古文中的字词变化较多,有活用,有一词多义,有古今异义,平时学习时要多辨识多记忆。2.试题分析:“何为”,即“为何”,“而”表示转折,“又”“告”与现代意义相同,不译,直接使用。考点:文言句子翻译点评:本题不难,句中没有难解字词。古文中有大量字词,其意义与现代意义不同,要记忆,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意义相同,这些无须记忆,哪些是“异义”,哪些是“同义”,这需要靠平时多阅读古文,有积累,有经验,即可判断。3.试题分析:选文有三层,“包拯,字希仁……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岁满不持一砚归”,分别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包拯的品质。”考点:人物形象理解点评:本文有难度,学生要看懂内容,必须把文章大致翻译一下,然后才能分析。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人物的所作所为来分析,不能的行为表现人物不同的品质,可分清文章层次,以次分析概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