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新建河阳——马头墙 石板路 古宅院 庭院深深 传统文化的千年盛宴~

新建河阳——马头墙 石板路 古宅院 庭院深深 传统文化的千年盛宴~

时间:2019-09-22 20:47:24

相关推荐

新建河阳——马头墙 石板路 古宅院 庭院深深 传统文化的千年盛宴~

本文作者:周瑞

庭院深深,一梦入河阳

这是浙西南山区一个偏安一隅的古村落,古旧、清净、安逸且底蕴深厚。这里有高耸的马头墙,气势恢宏的古宅院,雕工精细的木雕砖雕,长长的石板路,窄窄的巷子,这里,就是享有“明清建筑的满汉全席,传统文化的千年盛宴”美誉之称的河阳。

河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以及浙江省十大千年古村落,早已在省内外旅游界名声鹊起多年。然而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缙云土着,在此之前却从未曾踏足其中,真的是深感惭愧。

有时候和一个地方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今年的8月8日下午,在门前树木俊朗花草明媚的仙都开心麻花民宿客栈,我和长布衫一边悠闲的品着麻花姐今年春季自制的高山红茶,一边不着边际的聊些深深浅浅的话题,当聊到当前的小城镇综合整治中的古民居修复问题时,麻花姐建议去河阳村走走,三人当即一拍即合。说走就走,从仙都驱车到河阳大概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半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瞬间降温不少,进入河阳后暴雨又恰到好处的停了,哎哟哟,老天都来神助攻,这是不是人品爆棚的体现呢?

我一阵小兴奋的从内心里喊出声来:河阳,我来了!

【初见美好】

雨洗后的河阳就如仙境一般,既像一首清新脱俗的诗,又像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墨丹青。白墙黑瓦,黑白线条,清晰的勾勒出河阳的美,蓝天白云,远山如黛,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淡淡的色彩显得格外的端庄和秀气,岁月的更替,更使它沉淀出迷人的韵味和风采。就这样,我瞬间就迷恋上了这个弥漫着浓郁耕读遗风的江南古村落。

在有历史的村落,穿街走巷是最幸福的时光。跟着导游,我们脚踩着被岁月打磨的青石板路,穿梭在明清古宅院之间鹅卵石铺就的小巷里,看一看那些斑驳的墙面,闻一闻时间的味道,听一听那些古铜色的陈年往事,流逝的岁月,仿佛重回眼前。青烟长巷中,静静地聆听自己那带有回音的脚步声,悠远而飘荡。回忆里的时光,庭院里开着的应季的花儿,还有原住民之间漫不经心的一声招呼,那种慵懒的腔调,听起来特别的有乡土味。这一刻,没有太多的奢求,只想让内心在这静谧的世界里,承载更多的安详。

平静的水面映着白墙黑瓦,仅存的一丝半缕的浮躁都在瞬间烟消云散。气宇轩昂、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翘首而立,檐角以优美的弧度伸向蓝天,仿佛是一匹匹高昂着头部,在历史长河中恣意奔腾的骏马,有那么一瞬间,真的有种身处徽州的错觉。

天井用上好的鹅卵石铺成寓意吉祥美好的图案,如梅花鹿、蝙蝠、莲花等等,排水沟底部亦为卵石铺就,据说连出水口位置的选择都有严格遵循风水学理念。

你倚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在八士门前偶遇这位正在摇着蒲扇畅享晌午时光的老奶奶,她不紧不慢的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河阳的前尘往事,说到动情处,目光也迷离起来,我知道,光芒里一定隐藏着她对这一处滋养了她大半辈子的老地方深深的爱恋。

八士街,繁华落尽,寂寞如初,千百年来,熙来攘往的八方宾客,已将这脚下的青石板踩踏得光洁如新,有多少的悲欢离合曾在此登场落幕?街道两旁历经数百年日晒雨淋写满沧桑的木板上的每一条纹路,又曾见证了河阳多少的日月春秋?

一些有情怀的文青停留了下来,开启了他们弄堂里的文艺情怀,人气的滋养,又源源不断的给古旧的八士街注入了新生的活力。

闲暇时,河阳的原住民喜欢这样坐在弄堂或者宅院里谈天说地,这是属于河阳人自己的光阴故事。面对不期而至的游客,他们总是报以友善的微笑,宠辱不惊。

这个门庭有什么特别之处?细心的你看出来了吗?导游在考我们,我们在考你们,是的,门庭的朝向并没有和墙面成一个统一的平面,据说是为了不和对面的宅院门口正对而特意作了一个角度偏差,目测至少有20度的偏差。

门厅大门外有一对青色石鼓,表面看起来非常光滑平整,人称“户对”,与门楼上的一对木雕合称为“门当户对”。记得多年前在汕头某宗祠的门厅两旁也有看到过一模一样的一对石鼓,看来中原文化的影响范围是相当广阔的啦。导游说她小时候常用小石头去锤击这对石鼓,惊出我一身冷汗,幸好小时候的导游没有一身武功,不然河阳就少了一对“门当”了。

陆续有一些濒临坍塌的古建筑得到了重生,修复,不是为了使生活停滞不前,而是让人们对过去有迹可循。真心希望河阳的未来无论如何发展都不会被时代的节奏打乱阵脚,更不会因为追求效益而舍本取末,失去这原汁原味、古朴清幽的韵味。

河阳的老宅院处处都能看到精致的雕琢艺术,我在这里第一次见识了东阳木雕的细致精美,简洁自然,栩栩如生。屏风、柱梁、床桌椅等等物件都可以一睹木雕的风采,构图疏密有致,刀法细腻流畅,既玲珑剔透,又风韵秀雅。檐柱上的牛腿是雕刻的重笔,运用圆雕和透雕手法,主要图案为人物花鸟和瑞兽,前厅中堂廊下的雕刻略为次之,刻有“暗八仙”及“福禄祯祥”之类的吉祥语,但两侧厢房的门窗却是最为简略,只是一些花草及方格之类的简单图案。我看到室内陈列的一些床和梳妆台,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残缺不全,但独具匠心的做工还是让我叹为观止。

在门楼、门套、门楣和屋檐等地方, 砖雕也比较常见,均为质地坚细的青灰砖经过工匠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的有典雅和庄重感。不管是木雕和砖雕,每一个构件都精美绝伦,这其中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每一个装饰又都是主人对这所宅院热爱的体现。尽管历经了元明清的政权更迭以及太平军和文革的洗礼,时光却永远磨不掉这些饱经沧桑的民间雕刻瑰宝曾经的大气精致。

假如你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匆匆走过场,或者你的内心根本没有对这些古代的建筑艺术怀着景仰的态度,那么,你看到的只能是砖雕是砖雕,木雕是木雕,石级是石级,卵石地面是卵石地面,而根本无法获知,这其中的每一个造型都是包含着深刻的寓意。

比如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的廉让之间,一进和二进之间那几个门口的那三级台阶初看起来和其他祠堂的台阶无异,但仔细观察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二两级居然是用同一块石头打造而成的,寓意只有为人处世廉俭谦让才能仕途平步青云连升三级。同样是廉让之间,牛腿的雕刻以莲花和白菜为主,就是告诫子孙做人要清清白白,出淤泥而不染。而荷公特祠里母鹿与小鹿相依的雕件造型则体现出了建筑的主人朱德三与母亲的舔犊情深,传递了劝人行孝的思想。再比如巷道地面鹅卵石拼凑的那些蝙蝠的图案,寓意“福”,福气的福,幸福的福,福德圆满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愿望。我们还在一处老宅院门口地面上发现了用鹅卵石拼凑成的一枚铜钱图案,一半在门槛外一半在门槛内。有两个版本的说法,其一是寓意招财进宝,另一个版本是有关气象的传闻,由于拼凑图案的鹅卵石事先都用卤水浸泡过,晴天时它呈现干燥的白色,而在阴天的时候它会湿润并且长出青苔,乡人据此来预测气象,想必“气象孔”这名是因此而来的吧。怎么样,很有趣吧?

【河阳的前世今生】

河阳村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是个有着一千多年前历史的古村落,时间回溯到公元932年,原吴越国掌书记朱清源兄弟俩为避唐末五世之乱,携带家眷,偕弟南迁,看中了缙云这块风水宝地,决定寄籍这一方山水,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祖宗之根本,将祖居地河南信阳拆开,各取一字组成村名,于是就有了如今的河阳。他们崇尚礼教,耕读传家,重农经商,这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形态在河阳代代相传,千余年里足足繁衍了42代朱氏子孙,成为一个人才辈出富甲一方的望门大族。并形成了一片规模庞大的明清建筑群,现存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雍容雅致的古宗祠,它们既沿袭了明代建筑的风格,又保留了清代建筑的遗韵,村庄中一溪两坑的水网系统,五纵四横的街巷布局,至今仍然保持着元代重建时的基本框架。

对于河阳的梦,不仅在于如画的风景中,也在于古旧又气派的老宅院里,那种静谧之处见时光的恍惚之感着实令人眷恋。信步走进任何一栋老宅,雕梁画栋,拙朴凝重,举手投足间似乎都能触碰到一个朝代。河阳祠堂在平面形制上基本相仿,大多为一进二进的合院式布局,第一进为门厅,大门居中,左右两厢设马房或祭品库。第二进为正寝,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所,正寝后部设神龛安放祖先神位。院子的两侧或后部设置杂物房,作为伙房或官仓之用,围墙是一式的青砖封火山墙,岁月刻在围墙上,故事都在围墙里。

1.荷公祠堂

荷公特祠是一座保留非常完整的传统孝子祠,清光绪二十三年,浙江巡抚为表彰朱氏子孙朱得三孝德,特准建孝子祠,12月,中共缙云县纪委将荷公特祠建为河阳廉政博物馆。馆内按“渊源河阳、朱氏祖训、朱熹理学、警钟长鸣、山盟海誓”共五个篇章进行布局,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新风尚。真希望当今的为官者也常来这里走一走,学思践悟,不忘初心。

进入荷公特祠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正中地面上有个浅浅的水池,池里整齐排列着12个圆形的碇步,而且任何人入了大门进正室,碇步是必踩之路,经导游作详细的讲解后才明白其中的用意,原来这是因为主人从商从政,这样的布局是为了时刻告诫主人:这条路好比为官从政之道,只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有可能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朱得三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生病期间,朱得三几乎衣不解带悉心照料,其母去世后,他又在母亲的坟前造小屋,朝归暮返三年如一日的去守墓。他的事迹成为当时的道德典范,为表其孝德,官府上报朝廷后允许他建坊设祠。荷公特祠竣工后,他在大堂里供奉着母亲的遗像,并在楼的西面开了个窗户,可以远远的看见母亲的坟墓,因此又称作望母楼。

2.陪嫁井

古时在缙云一带流传有“有女嫁河阳,赛过做娘娘”的歌谣,女人们倘若能嫁入河阳,那是一件非常荣光的事情。但婚嫁讲求门当户对,因为婆家太富有,所以娘家人免不了担心自家女儿嫁过去后受欺负,而婆家又是什么都不缺的主,陪嫁少了,婆家嫌寒酸,陪嫁多了,婆家觉得没面子,怎么办?这婚终归还得结吧,最后婆家人说了:你女儿到河阳总是要喝水的吧,这个你“陪”得起吗?娘家人当然不甘示弱,就在婆家门口挖了一口井,意思是说,我们女儿自己有水喝,这就是陪嫁井的由来。

3.八士门

河阳在宋代和元代的250年时间里,前后共出了8位进士和24位诗人,这样的辉煌在中国科举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所以元朝的时候,乡亲们为了纪念先后高中的8位进士,专门立了个八士门。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听闻此事后,为感念祖先的荣耀,特赐了一对石狮子和一块八士门牌匾,用以褒奖勤耕苦读的河阳人。

据说当时朱元璋有交代工匠:因为这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所以你的狮子也要雕刻得与众不同才可以。工匠接活后因为无从下手而懊恼无比,好在机灵无比的徒儿想了个法子解了他的围,就是把石狮子雕刻成了似狗非狗,似狮非狮的样子拿去交差,告诉朱元璋说,这一对狮子普天之下就这么两个,是最稀罕的宝贝了,后人就称之为“石稀罕”。据说路过的读书人要是心怀虔诚用双手去轻抚一下这对石稀罕,就能考取好功名,说实话,我都想试试,只可惜我不做读书人已经30年,不然一不小心弄个状元当当也不错。

在河阳,不仅在深宅大院,就是转角随意撞入眼帘的一段刀痕累累的木柱、井栏圈上一条条绳索磨出的痕迹,背后都能牵扯出一段段令人唏嘘的故事。那些悲欢离合,那些聚散无常,那些流金岁月,那些荡气回肠,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都会消散在行色匆匆的岁月中,无疾而终。

【后会有期】

河阳终归是宁静的,它总是用最安闲舒缓的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讲述着它自己的故事,没有开篇,也没有终结。

每个古村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的魂,河阳有什么呢?我想,它有千百年来作为河阳村民立身处世行动指南的河阳家训,有恢弘大气的河阳古民居“十八间”建筑的典型代表廉让之间,有繁华落尽遗留沧桑的八士街,有荷公特祠房梁上的母鹿和小鹿舔犊情深的木雕,这些都是河阳的魂,而一代又一代的河阳人连接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在叙述它曾经的繁华与激越,感叹它历经一千余年的起伏盛衰。

在河阳,总有一种风景温暖了心,走进了梦。一次美好的遇见,必定还会有更多次的再见,河阳,后会有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