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增强中学生人文底蕴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增强中学生人文底蕴

时间:2022-07-17 19:37:22

相关推荐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增强中学生人文底蕴

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王琼

为了开展“用传统文化提升初中生人文底蕴”的课题研究,一年来,我带领班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认真参与,亲身感受,学习探究,交流分享,对我国重要传统节日的起源、特征、寓意、民俗、文学作品等文化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探究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内核,获得了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增强了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

班级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学习的途径与活动内容如下:

一、召开主题班会,制作板报、手抄报,认识节日文化的丰富价值

每逢传统佳节,班级都举行相应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xxx”,学习活动与传统节日同行。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班级都如期召开主题班会。在班会活动中,同学们分享收集整理的资料,介绍节日的起源与变迁,讲演神话故事,朗诵传统节日古诗词,演示节日民俗美食,推介名家相关文学作品,播放制作精美PPT和视频动画等。

在“清明节”的主题班会上,学生讲述“清明节”的起源,了解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历史故事以及寒食节的由来,理解了中国人缅怀先祖、追终慎远的悠悠情怀;在“春节”“中秋”的主题班会上,学生通过分享“春节”“中秋”的民俗活动集锦,体会到中国人历来重视家人团圆,尊老爱幼,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通过了解“端午节”的有关诗词,深切感受到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壮烈情怀,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和祖国的情感。

板报一般与班会同步制作,为了使“我们的节日”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人心,班级曾举办“清明时节”、“情满中秋”、“九九重阳”、“端阳飘香”等节日内容的黑板报,拓展了班会节日文化的学习成果。另外,学生亲手制作了重要节日的手抄报,内容丰富,文图并茂,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呈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班级曾举办“春节”、“元宵节”、“中秋”、“端午”、“清明”手抄报评比活动,获奖作品获得校级公开展示。

在共同学习与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价值灿烂丰厚。学生感知了不同的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不同文化特征,探知到节日文化携带的中华文化基因,如“爱国”“孝亲”“人和”“团圆” “感恩”等,增加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二、参与体验节日民俗活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厚意蕴

鼓励学生体验参与节日民俗活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染力。例如,中秋之夜,与亲人欢聚一起,围坐吃月饼,赏月吟诗,享受亲情,放松心情,体会亲人团圆的其乐融融。同时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优美诗词中,感受古人思念亲人,祝福生活的美好情感,产生古今情感共鸣。

冬至节至,让学生与父母一起动手包饺子,吃饺子,欣然顺应季节嬗变,认识人与应自然协调一致,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春节,俗称“大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有关春节的民俗活动极为丰富。时值寒假,学生与家人一起吃年饭、守岁、祭祖、放鞭炮、吃饺子、收“压岁钱”、拜年,感受阖家团圆的幸福欢乐。隆重的仪式,祥和的氛围,美好的祈愿,丰富的年俗,无不彰显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标记——天和人旺。在辞旧迎新的欢声笑语中,传统节日文化的基因就深深地种在了人的血脉里。

“端午节”,学生参加观看龙舟比赛,吃粽子,挂艾草的活动,缅怀伟大诗人屈原的英灵,感佩他的赤子之心。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秋高气爽,是出游或登高望远的好时候。观赏菊花,登高远眺,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滋生珍惜亲情,敬老爱亲的纯真情感。吟诵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深入理解“家和万事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激发学习、传承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参与。如“元宵节”猜灯谜,“春节”创作春联,“中秋”赛诗,“重阳”绘菊,节日诗词朗诵、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学于乐,学生参与度高。

在“节日诗会”活动中,班级举行了“中秋诗会”,学生声情并茂地背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经典诗词,感受着古诗词与节日文化完美结合的隽永魅力,传递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共鸣。

正月元宵,学生诗画作品,再现了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美妙意境,附上灯谜,别致有趣。

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传统节日文化的宏阔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进而实现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厚实人文底蕴。

四、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深入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成文化体认

利用假期,布置学生开展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深入探究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蕴藏的人文财富,形成自我积淀。

关于“春节”综合性学习,学生的探究过程:借助互联网资源,查阅有关“春节”的大量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对春节的起源,文化内涵,年俗,历史变迁,精神内核,文学作品等相关内容的文化积累;观看有关“春节”的音频、视频资料,晚会,年画,名家文学作品等,充分了解“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部分的地位与价值,形成对传统佳节——“春节”的文化积淀。

如学生阅读有关“春节”名家作品有:冰心《童年的春节》《漫谈过年》、孙犁《记春节》、老舍《北京的春节》、沈从文《忆湘西过年》、汪曾祺《四时佳馔》、梁实秋《过年》、王蒙《过年》、陈忠实《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林语堂《记旧历除夕》等。

寒假结束,每位学生汇报综合性实践活动成果,上交一篇学习体会——《我们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成长》。

有关“中秋节”的探究性活动结束后,学习成果之一——《月圆中秋》习作集;假期探访屈原故里,全体学生完成一篇游记《故里寻他》,并制作“端阳飘香”活动视频集。

在《月圆中秋》习作集中,学生写道:“中秋给人们以回味的不仅是那轮明月和那月饼。中秋是一个奇妙的日子,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家家餐桌前一定会围满了亲人。平日里,大家各都为了事业学习终日奔波。难得聚在一起,此时所有的琐碎之事都被瞬间抛开,家人们围坐在一起轻松的说笑着谈论着。这时平日里很难觉察到的暖融融的气氛开始弥漫在每一个人周围,也许就在这时我们才会发现,同辈的孩童们已经长高不少了,父母的皱纹和那丝丝银发又添加了不少,爷爷奶奶的手脚渐渐不灵活,也许在这时候心里都会有莫名的伤感,也许会发现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却是最珍贵的。那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美,是一曲无词无韵的歌曲,是一首蕴含生命与活力的诗篇。”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学习,亲身体验,深切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厚内涵与宝贵精髓,获得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濡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了人文底蕴,获得了自我的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