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探索生态与农业的和谐发展之路《整合林木 生态农业显昂然》

探索生态与农业的和谐发展之路《整合林木 生态农业显昂然》

时间:2020-03-04 08:35:50

相关推荐

探索生态与农业的和谐发展之路《整合林木 生态农业显昂然》

◆◆◆ ◆◆

创新思路摘要

整合生态建设与农、林、牧产业,形成统筹一体化格局,花大力气发展生态农业与可持续之循环经济,以整体思维探求理想出路。推行该创新格局,可从根源上解决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将占60%的(低产)农田改造为“农牧用林”,既完善生态康复,还可更好地保障食物供应;超微破碎与酶解之组合技术,可使食品成倍增效,保证人类有足量的营养源;采用秸杆与落叶饲养昆虫,将获得超常之量的高级蛋白质与脂肪。以树叶为饲料发展林下畜牧业,不仅可减少40%的粮食需求,还可大大提高畜产品的有机质量;以树枝为原料搞林下食用菌生产,发展林下芽苗菜生产,使农业与生态建设并举。不用化肥,而利用海洋植物生产生态有机肥料,可形成海陆营养素大循环;不用农药,而以具有杀虫作用的天然植物茎叶制成鲜浆,用于驱杀害虫。推行生态有机农药与有机肥料逐步代替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从根本上同时解决国家食物安全、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有助于人口、健康、能源、国防安全建设,并藉此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空间、提高生命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北京和谐发展研究院筹委会6月3日有一位伟人说过:“吃饭乃头等大事”。我们从“以粮为纲”为吃饱而奋斗的年代走来,进入粮、蔬、果,肉、蛋、奶等饮食相对丰富的新世纪,并将向富足、安全与养生的“低生态负荷的高效整合营养源”的时代目标迈进。科学发展观,不应仅是西方的高科技发展观。理想的农业发展与营养源(食品)生产供应格局,应该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要符合资源节约、生态优化、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食物供应与三农问题的思维模式,必须破除工业时代“二元论”思想束缚,采用与信息时代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宏观整体思维与圆融哲学,建立源于中华文明的和谐科学发展观,转换习惯理念,在思想模式上创新,探索多元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和谐之坦途。

1

对现有农业生产格局的反思‍

当前生态平衡危机,人们普遍认为源于工业与城市生活污染,其实更多的还在于现行农牧业不合理之格局。农业对生态的破坏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大量改造和占用山川、平原与滩涂,将生物多样性变成单一性,将自然环境改为人工环境;其二,长期大量地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不仅污染了土地、水源和大气,而且在杀灭害虫、病毒与杂草的同时,使许多益虫、益鸟、益兽以及有益微生物受到毒害。

先说第一点——大量占用土地致使生物多样性变成了单一性从远古农业文明开始,人类不断地把森林、草原、山坡、湿地以及一切能够开垦的土地,都尽可能地变成农田。几千年下来,随着人口的激增、食肉之风的兴盛,几乎所有能开垦的地方都变成了农田。直到现在,人们仍在千方百计地拓荒开垦。土地被开垦前,每一块原生态的土地都生长着数种、甚至几十种生物,以及无数的微生物,构成天然有机的“生态生物群落”。而这些土地改变为农田后,往往只种植一种农作物,即使套种或间种,也不过种植两三种作物,而其他植物则被视为杂草,必除之而后快。于是,原生态的生物多样性变成了单一性,也就谈不上肉眼可见的“生态生物群落”与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生态平衡”了。农田占用了大多数陆地,动物也趋于驯养化,打破了原生态的有机构成,从根本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循环;大量地采伐树木(特别是热带雨林),使木质中的碳素经燃烧或氧化后进入大气,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浓;水土流失加剧与荒漠化日益严重;另外,水田产生的甲烷直接破坏地球臭氧层。这些都是非生态农业(目前的农业格局)酿出的苦果,并日积月累地危及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再说第二点——长期过量地施用化学肥料与化学农药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尽管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但是传统的农业循环耕作方式还保持了一些自然的状态(特别是普遍施用农家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相对有限。但是,从20世纪中期以来,为了应对人口的激增,应对肉食需求的大增,也为了获取高额的农产品利润;加之对自然生态的认识不足,人们从短浅的利益目标出发,大量与广泛地施用化学肥料。结果使农田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不断减少、团粒结构遭破坏、土壤趋于板结、地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没能真正有效地杀灭病虫害(因为,只要不是100%地消灭害虫、病毒与病菌,其残余就会产生相应的抗药性和变异,当再次施用同样品种、同样分量的农药就不那么见效了。于是,只好不断加大农药的毒性和施用量,不断开发新型农药。其结果,害虫、病菌、病毒就会产生更强的抗药性和变异,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农药的效用趋近于零),并且使农田、水源和农产品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是,不断升级的化学农药使抗药性不够强的益虫、益鸟、益兽以及有益微生物大受其害。既破坏了宏观生态也破坏了微观生态(即微生物群落),其中,化学除草剂对土壤微生态的破坏最为突出。另外,被污染的农产品被用作饲料,再添加抗生素、人工激素与化学添加剂,“毒性叠加”使畜产品及农产品的安全成了人所共患的大难题。由于滥用氮肥,致使大量的氧化氮产生并化合成亚硝酸盐,使该成分在环境与各类食品中富集,从而导致大量疾病的发生(肿瘤、心血管病、胃病等)。这是科学界最新的定义,为“科技胜天”与“三高农业”的思维定式敲响了警钟。氧化氮已被定性为最具危害性的农源性污染源。可见,按照传统思维方式和生产格局,一门心思在扩大耕种面积及增产增收方面做文章,并非解决农业问题的正确办法,而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以及人工激素、抗生素的无止境大量施用,更使人类与生态慢性毁灭!

2

新型思维方式的要点

生态与农业之间具有互为阴阳、互为因果、互为依托的辩证关系,所以新型思维推出的方式为:一是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整体思考,寻求统筹解决,具体做法就是发展生态和谐的“农林牧一体化产业”;二是从传统思维的“增产”转为新思维的“增效”。所谓“增效”,就是让同样分量的食物经过深加工(如超细破碎),大幅度提高营养效率,成倍提高主要食品(或饲料)的营养吸收率并减少排泄量。做到“增效”之后(人体的营养吸收率一般只有百分之几,简单增效后就可提高到百分之十几),部分食品的营养效能可以增加三倍以上,加上其它综合措施,我们就可以只保留一定量的基本高产农田,而将占60%以上的(低产)农田退耕还林,按照黄金分割律设定间隔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产牧业”和林下生态农业,形成新型的“生态与农林牧一体化产业格局”。

3

整合一体化林业、牧业与农业整合一体化林业、牧业与农业,是指在大力发展有多重目的之农田造林的基础上,将林业、农业、畜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和谐生态的农林牧产业得到广泛、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意味着,未来的林业、农业与畜牧业应当一体化经营与管理。树叶是在高层立体空间中生长的,其吸收阳光的能力是低层平面绿草的若干倍。因此,我们应该利用更高产的树叶、树籽或树果来进行畜牧养殖(养牛、羊、鸡、鸭、兔等畜禽),这便是初级的“林产畜牧业”。可用于饲养家畜、家禽的树木品种很多,例如垂榆、四倍体洋槐、香花槐、中华柳、小叶杨、杜仲等。一般的思维定式认为,牛、羊是吃草的,就需种植提高牧草的产量;而新型思维的特点,却是以树叶取代牧草。目前,为了保护生态、提高产量,已经普遍采取圈舍饲养的方式,将天然与种植牧草采收到圈舍中饲养。那么,只要将采收牧草的机具换成采收与加工树叶的机具就能实现“林产牧业”。我们可以把圈舍建在林下,饲养瘦型猪、牛、羊、鸡、鸭、鹅等。因为,树林里的空气清新而流畅,有益微生物丰富,有利于动物健康成长,而动物的粪便又可为林木施肥。在家畜饲养方面,应当鼓励养兔,因为兔肉营养价值高,低脂肪,含尿酸少,有利于养生,并且养兔耗粮少,毛与皮的收益颇丰,投资也较小。此外,还应鼓励饲养狍子(原来就是野林中的小鹿),这种经驯化的野生动物,耐粗饲料,肉的品质与价值都高,皮革的价值也高,适合林下饲养。林产牧业的最大贡献还在于节省与替代粮食。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耗粮食约500kg,而人食用的粮食仅人均120kg,其余大部分粮食用于饲料生产,每年还要进口大量饲料用粮。新的产业格局至少可节约60%以上的饲料用粮。在树下的林荫处,还可以培植食用菌或芽苗菜(冬天可用棚膜保温)。食用菌的产量与营养价值很高;芽苗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大,综合营养高于常规蔬菜。可选用合适的菜地培育芽苗菜的种子,一亩地产的种子就可以供30亩面积生产林下芽苗菜。食用菌、芽苗菜的生长周期短,一年可收获十余次,年产量与土地利用率都高。这便是“林下农业”。大枣树、杜仲树等低毒性树叶可直接用于提取“叶蛋白”等食品原料,作为多种食品的强化添加剂。另有更多的树木可直接用于生产脂肪、蛋白,或产出干果、蔬菜等。庄稼的秸杆、林木的落叶,可以经粗粉碎后再用真菌发酵完成富营养加工,用来饲养各种昆虫。这种利用农林废物的方式生物转换利用率极高,粗饲料转换成蛋白的效率远远高于一般畜禽生产。一斤树叶可以养出一斤新鲜的黄粉虫蛹、高背土元蛹或白蚁蛹。此外,还可饲养蚯蚓、蜗牛、蚂蚁等,而昆虫产品的获取可不必消耗粮食。昆虫的养殖成本低,产物不含硬骨与排泄物。在这些虫子刚化蛹(自洁肠胃)的时候,就可以收集起来加工成雪白的蛋白、养生的脂肪与甲壳质等。这些蛋白不含尿酸(尿酸会滋生有毒物质嘌啉,从而引发痛风等),可与藻类、真菌类混合,生产大块且美味的“高质感仿生人造肉”。这类肉食仿真性强,营养均衡,物美价廉(以每2公斤枝叶换取1公斤鲜虫计)。总之,要使林业、林下畜牧业和林下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综合生态的农林牧产业,形成相对接近自然生态循环的生产格局,这就是生态农业发展之路——食品营养增效,林下农牧综合生产,秸杆与落叶生产昆虫蛋白,工厂化生产螺旋藻、小球藻及海洋微藻等。依托上述格局,当60%以上的低产农田还林时,人们依然可以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有营养。因此,人类没有必要再去扭曲自然(如转基因)来实现增产增收。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低等植物与低等动物的合理利用,将成为未来生态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与培育高等动植物为主的现行农牧业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4

用天然生态农药逐步取代化学农药与化肥只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采用整体思维与圆融哲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该问题也是有解的。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自然,其中有数不清的物种,只要因地制宜加以整合,取其“和合之妙”,就能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

1

天然生态农药

自然生物是相生相克的,相生可用于促进农牧业增产,相克可用于驱灭病虫害。从自然界中寻找对害虫具有驱杀作用的植物(这种查找与实验比开发化学农药省钱、省事),将这些植物的鲜茎叶经粗破碎、离心分离去除粗纤维,再加水破碎分解成超细微悬浮匀浆,最后将这些高活性的生物匀浆稀释成水溶胶液,就可喷施灭害了。例如,“烟叶”可灭芽虫,“核桃叶”可驱百虫,中药“闹羊花”可灭稻、棉螟虫,中药“苦参”与“百布”可治真菌病害等等。此外,将各种特殊的植物悬浮匀浆相互配合,还可开发出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新型妙法。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农业种植基地里,根据种植粮、果、菜的品种,再依据当地易发病虫害的特点,在地头种上一些针对性的“特种药用植物”,发生病虫害时就选择采收一些新鲜茎叶,送到当地“植保站”,在专用设备上加工一下,就成了“道法自然”相生相克之灭害法宝。这样的活性天然药用生物质,易降解,无残留,对人也很少伤害。当然,还可利用益虫、益鸟与有益微生物来防治病虫害。这个方法与上述方法整合,称为“天然生物防治病虫害”。这是以生态方法替代化学农药之回归自然的思路。人类已到了淘汰化学农药比消灭病虫害更为重要的严峻时刻,必须力行之,且时不我待。

2

天然生态肥料应该承认,在以往农业增产与消除饥饿的过程中,化肥有着巨大贡献。然而,人们完全可以并且应当依托大自然另辟蹊径,取而代之。首先,我们可利用遍布海洋的海藻和浮游微藻生产“海洋有机生物复合肥”。以往,农业施化肥与畜禽排便,加上生活污水,使大量的有机物经河流排向大海,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类超常滋生。加之二氧化碳使大气升温、臭氧层空洞增强阳光辐射使水体升温,致使藻类生长更旺(有长达两公里的海藻),造成近年大量发生水华与赤潮(微藻过度滋生),严重污染、破坏了大海的生态环境。新的操作模式是:利用因海产捕获量减少而闲置的渔船,以及休渔期的空闲渔船去採捞海藻,用抽水过滤的方式收获微藻,再用这些藻类的生物质生产高效有机生物肥。目前已开发的海藻肥,通过叶面微量喷施技术,可使果菜增产20%~30%。更有效的办法是将海藻混配少量化学氮肥与磷矿粉,分别进行有控制的发酵,使化学氮分解为有机氮、矿物磷分解为有机磷,再佐以天然的钾盐和微量元素,经过缓释包裹造粒,便可成为理想的“海洋有机生物复合肥”。海洋藻类植物因陆上人类活动造成污染而超常生长,破坏了生态平衡;我们又将超常生长的海藻用于陆生植物的肥料。这是一种合理的海陆生态循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不断用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等矿物资源生产化肥,不仅破坏了陆上生态,而且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这是一种违背生态循环原理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海洋植物用作有机肥,除常规肥效外,还有超常应激增产之奇妙功效。陆海生物质能的循环,就可替代化肥,使生态农业良性发展。此外,江河湖泊中的各类水草(包括外来入侵生物“水葫芦”)也可用于生产有机肥;秸杆和落叶养虫的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虫粪,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大量的林下畜牧粪便,经过添加氮磷成分及发酵、强化微量元素,也可生产优质生态有机肥料;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混合发酵,也可生产有机肥。上述种种办法,除了提供丰富的肥料源,还可起到环境保护与节约土地的作用。由于目前施用的化肥(特别是氮肥)70%以上都挥发到空气中和流失到河流与大海中,因而化肥与海藻组合生产有机肥显得特别重要。实际操作中,只需加入极少的化肥,经生物发酵并使之有机缓释化,就超过现有化肥的肥效。未来,将会有95%的氮肥企业下马,可转产海洋生态有机肥料。人类在更充分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以高科技征服自然那种“人定胜天”的时代将要过去;顺应自然、整合自然资源的生态和谐时代必将到来。理性回归自然的观念,将是和谐时代的标志,那时必将淘汰有害的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不妨设想一下:没有了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生态负荷将从根本上得以减轻;大地将重现生机;土壤中的微生态平衡将恢复;生物多样性也将重现。不仅如此,还将节约大量用于生产化肥和化学农药的能源、矿产与土地资源;我们人类将充分享用有益养生的有机绿色食品。

5

发展生态与农林牧一体化格局综合解决生态难题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综合农林牧格局对于生态康复的综合效应。

01碳汇于农田大林地球变暖,一大原因在于大量燃烧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矿物燃料;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为毁林开荒,将无数林木转化为二氧化碳,致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将大量农田转为造林,能够将气态碳永久地汇集在树木上(木纤维是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可释放出氧气,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缓解危害巨大的气候变暖问题。尽管庄稼和牧草也能吸收二氧化碳,但与森林的作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树木是高大立体形态,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很大,远非季节性细小形态的牧草和庄稼可比。并且,树木的生长周期长,不会每年收割。科学上,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汇集与木的现象称为“碳汇”。其中,地表植被(苔、草之类)被称为“平面碳汇”;树木被称为“立体碳汇”;热带雨林被称为“多层次立体碳汇”。至于农作物与牧草,仅仅是季节性碳汇,何况收获后还要变成二氧化碳,实际上等于没有真正碳汇。在化解“温室效应”这个关系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与海面上升的重大问题上,形成生态与农林牧产业新格局将是具有长远而根本意义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只是一般的减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已为时太晚,气候变暖与冰川退化之势已不可逆转。人类除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改变农业种植模式以求适应之外,只有改变农业观念,超大量的植树,植木质蓄积量特别大的树,而且还在林下种上荫生植物,形成高效立体碳汇,进而尽量消除大气变暖之害。

02防止荒漠化由于过度开垦和人为破坏土地微生态以及缺水问题日渐突出,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沙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的18%,还有更多的土地正趋于荒漠化。如能使大量的农田还林,发展生态农林牧一体化格局,就能从根本上缓解荒漠化扩展的问题。目前用单纯植树的方法治理沙漠,难度极大,综合效益也不明显。更为现实可行的方法是,在宜于林木生长的农业地区大面积植树,使其生态趋于稳定的良性循环,并且在取得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好地保障并优化人们的营养源格局。现实的状况是“沙进人退”,是荒漠一步步蚕食农田。如果我们能够在立足防止现有农田荒漠化的基础上,再从农林边缘向外造林,便能反过来蚕食荒漠,实现“人进沙退”,从而正本清源地逐步解决荒漠化问题,使中华大地充满生机。

03解决缺水问题我国的水资源有75%以上用于农业。如果将60%的农田还林(林业用水较农田少得多),未来农业用水量只需现在农田用水量的50%以下。这就可以使缺水问题得到显着的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幼树长成大树,大面积的林木将有效地含养水土、蒸发水份增加雨量,从根本上综合地缓解缺水问题。再结合推广节水滴灌技术,特别是推广中国创造的方便、省钱、高效的“移行式滴灌”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成倍节约农业用水,附带节省田埂用地。滴灌技术还可用于坡地,还可解决地下水位下降与地表沉降等众多问题。这些节水技术,同时也节电、节能。由于大量节约农业用水,就能使江河湖泊更加充盈,进而缓解水系污染的问题,并恢复综合的湿地生态功能。

04缓解大气污染大量的林木枝叶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微尘,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使大气中的氧浓度提高;林木可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能加速氧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空气。

05节约矿产资源综合农林牧产业,可采取技术性采伐和轮伐更新的方式生产大量木材,还可通过选择速生树种以增加其产量。这些速生高产的木材容易再生,在未来循环经济中将会有广泛的用途。以往,天然林砍伐过度,木材供不应求,导致以钢、铝、塑代替木材的局面。未来若能实现以容易再生的木材代钢、代铝、代塑,就能节约不自然、不环保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我们的住房也将出现更多的木结构,人们将会住进生态、空间与人文都和谐的立体建筑之中。生态木材的大量生产,将为和谐社会的人居模式提供环保材料(另文专述)。目前已成熟的木材改性技术,可将轻质、易裂的速生木材综合改性,使其阻燃且不产生毒烟,可防霉、防虫、防潮,还可按需要提高其硬度、强度与比重,因而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广泛的用途,为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和谐社会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06节约能源少用化肥是最大的农业节能;节水的同时也节约了抽水的电能,并增加水电站的水能;减少农田耕种,可节约农业机械耗能;这些节能又可带来许多的生态与环保效益。

07消灭白色污染由于食物安全有保障,就可大力发展“农产塑料”工业。一方面,可用南方的木薯、北方的次品土豆为原料,配合秸杆精纤维,生产一次性餐具、用具以及各种用途的塑化人造木材;另一方面,以玉米为原料制成“聚乳酸塑料”,是一种完全生态化的可控制降解时间的材料,可用于生产各种包装材料、日常用品、农用地膜、畜牧用器具等。总之,利用可再生的农产品生产环保生态塑料,使日常生活与农牧业中不再使用石化塑料,使石化塑料只剩下工程用途,可以从产业结构与社会配制上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难题。

6

相关重大社会效益

1

保障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主要有如下方面:食物、水源、生态、人口、能源、健康、国防、防灾、信息等。上述创新方略的实施,可从根本上保障食物、水源、生态之安全,有助于人口、能源、防灾、健康、国防安全问题的保障。

2

扶贫与三农问题

我国仍有大量的扶贫问题存在,因自然灾害返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到处都在发生。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型生态与农林牧一体化格局,加之新产业后续深加工所提供的就业机会,都为扶贫致富提供了实在的良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农业之综合难题解决了,农村与农民的问题也容易解决。

3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的生态农业是未来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可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节约”、“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和谐理念。在康复生态的同时又能保障人类食物供给,是和谐时代之必需。这两个问题互为因果,必须同时着手,方能有效解决。

7

大面积农田还林的可行性

1

关于还林的方式

我国目前仅有占国土面积不到20%的原始森林或人工生态林,如果能实现占耕地60%的低产农田还林,必将使中华大地绿林化。其实,结合现有农田果林与农田防护林,只需将目前种粮面积的45%还林就可实现该目标。在上述生态与农林牧产业一体化格局下,可将一部分林地开辟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林(用不了这么多林地搞林下农牧生产)。在规划改造的过程中,可将高产农田、农牧用林与生态林合理地“逆风向,条带化”分割布局,以进一步提高综合生态效益。结合当前小城镇建设,可将大量的农民移居小城镇,一方面提高他们综合的生活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可将空出的村庄用地改造成林地。如果在小城镇开发的过程中注重立体绿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建设,将出现更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如果能消除有形的农村,就能最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幸福程度、社会和谐程度与生态康复程度。

2

扩大营养源供给的八项保障其一,60%的低产农田还林后,余下的40%是高产田,其产量远高于还林用低产田;其二,林产化的畜牧业可使粮食总需求量减少40%以上(因减少饲料用粮的60%);其三,林下蔬菜、食用菌与藻类的规模化生产,产量比现有菜地成倍增加;其四,秸杆、落叶养虫,可获得超过当前需求的高级食品原料;其五,食品超微化、酶解技术与增容饱腹技术,生产丰富的高吸收率与高营养食品;其六,有丰富的海洋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加上科学的施肥方法,可使农林更增产;其七,许多树木还可直接生产脂肪、蛋白,或产出干果、水果与蔬菜;其八,建设专门工厂,从树叶中提取蛋白、多糖和叶绿素等高级营养添加物质。综合上述八条,足以保证人类在全面实施生态环保的和谐农业时不缺乏营养食物。

3

关于试点与投入

上述新模式,是运用整体圆融思维与深入的方略研究、改变现有观念而提出的创新方略,没有大的技术难题,也无需过多依赖高科技,其投入不比目前常规的农林牧产业高。为了避免因新旧模式变换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可先在华中地区作一个小范围的试点,然后依不同的气候与物候地域分别作试点,进而有计划地逐步扩大。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还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破解三农问题的“整合创新”之路。应该强调的是:只有在实行和谐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和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哲理,实行民主加集中的政治文明,才有可能首先在世界上实现这种生态和谐的综合生态与农林牧产业格局。这也将为中华民族引领和谐世界的潮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在后面的话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继续在高科技、高投入和高资源消耗的格局下继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科学观与商品经济模式决非中国发展的良方,因为目前全球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缺乏资源与生态基础,难以持续发展。我们在商品经济中得到眼前的物质丰富,却透支了子孙的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把更多的危机留给了后代,更损害了社会道德与人心良知。人类必须走向节约资源、环境友好与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之路,进而迈向光明美好的和谐时代。人类面对的许多重大难题,都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整体思维与圆融哲学方法进行“厚德载道”之方略研究(自然法则是道,按自然法则办事是德),推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本文就是根据解决三农问题方略研究的初步成果而撰写,同时也是在尝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放弃西方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中国独特的和谐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和谐时代的需求为准绳去应用科技;必须发展和谐社会所需的有计划、有调控、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整个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此外绝无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尝试以德谋求“道法自然”的和谐方略,探索可持续满足人类需求的和谐方法,以提高生命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空间、维护世界和平为要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