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当初曾经那么要好 为何最终沦为“点赞之交”?

当初曾经那么要好 为何最终沦为“点赞之交”?

时间:2024-06-20 13:28:20

相关推荐

当初曾经那么要好 为何最终沦为“点赞之交”?

无论远在何方,你都可以

点击蓝字,关注刀哥

当初曾经那么要好,为何最终沦为“点赞之交”?

你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曾经很熟悉的朋友的生活状态,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只是点个赞。

于是开始遗憾,当初那么好,为什么还是沦为了“点赞之交”。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都对天长地久有一种执念。

其实,仔细想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谁不是一路走来,一路将交好过的朋友渐渐遗失在人海。

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

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No.1

有时候,时间就是如此残忍

台湾导演、作家吴念真曾讲过一个故事:

儿子五六岁的时候,他带他去玩具店,遇到了一个曾经的朋友。

故人相见,相互寒暄。

忆从前、谈现在之后,朋友说:“哪天有空聚下,吃个饭吧?”

然后,两人握手告别。

没想到回去的路上,儿子突然问:“他要跟你吃饭哦?”

他回:“是啊。”

“那你们怎么都没有留电话?”

吴念真如梦初醒,“我了解那绝对是善意,但更难受的是:这善意无丝毫真心。”

我是你的故人,却不再是你故事里的人。

有时候,时间就是如此残忍。

你必须接受别人的渐行渐远,因为你无法挽留。

当曲终人散,我们要学会心照不宣。

No.2

人心经不起试探,也经不起消耗

三国着名隐士管宁和曹魏重臣华歆,曾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友兼同学,读书干活都在一起。

有一次,两人在园中锄草,管宁的锄头铲出了一块黄金。

管宁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干活。华歆则停下,捡起了金子。看了看管宁,有点惭愧,又扔到了一边。

管宁也没说什么,继续和华歆像从前一样相处着。

又一次,二人同坐一席读书。突然,门外有一达官显贵经过,车马华贵、阵势非凡。

管宁读书依旧,华歆出门看了看热闹。

结果待华歆回来,只见管宁手拿一刀,将席子割为两半。然后对他说:此后,你我再不是朋友。

这,就是有名的“割席断交”。

可能有人觉得,管宁小题大做,有时候三观并没有对错之分,相互理解也是可以继续维持关系的。

但是,一次、两次乃至更多次不认同,无法彼此欣赏呢?

人心经不起试探,也同样经不起消耗。

都说,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生活之所以疲于应付,就是因为让太多不合拍的人和事儿参与进来。

我们不需要陪衬,需要的是懂得。

如果三观不同,真的无需再强融,让自己或对方面目全非甚至可憎。

No.3

长久的稳定,要懂得携手并进

张耳、陈馀,他们曾是刎颈之交,过命的交情。

魏国被秦国灭后,他们曾一起被秦始皇通缉,一起隐姓埋名、到处逃亡。九死一生中,相依为命。

陈胜、吴广起义时,他们一起加入反秦阵营,一起重建赵国,扶立赵王。你为右丞相,我为大将军。连司马迁都说:“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

他们彼此信任,誓同生死,义无反顾。美好得让人觉得这就是永远。

后来,张耳巨鹿被围。驻扎在附近的陈馀,觉得自己兵力不足、难以抗秦,便按兵不动、未施救援。幸而项羽率军前来,张耳才逃此一劫。

两人相见后,张耳痛斥陈馀不顾朋友之义;陈馀力陈自己只为保留有生力量,以待将来为他报仇。

双方争执愤恨之下,陈馀解下自己的将军印信,张耳也在宾客的撺掇下收编了陈馀的军队。

等到项羽分封时,封张耳为王,陈馀只为侯。陈馀更加恼怒,二人彻底分道扬镳,直至反目成仇。

陈馀后来反对项羽的楚国时,先攻击的便是张耳的封地常山,张耳兵败投奔刘邦。

再后来,刘邦为了联盟反楚,派人劝说陈馀。陈馀开的条件就是:先杀了张耳。

虽然被杀的是张耳的替身,陈馀最终也没跟着刘邦干。但如此举动,还是让我等听故事的人心寒。

是什么样的仇恨,让曾经以命相交的朋友,非得至对方于死地?

想来想去,不过是名利、权位。一旦不对等,那颗叫做嫉妒的小火苗就会越烧越旺,直至有一天,腐了人的初心,乱了人的神智。

而杀伤力也比那些所谓的敌人,强之百倍。

所以古往今来,共患难的多,共富贵的少。

而长久的朋友,肯定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珍惜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一起成长。

可以各自为战,可以互相打气,一个走得快了,另一个可以说:没关系,我这就赶上。

No.4

如果只能说再见,愿彼此心存感激

曾看到一段话,说: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读着很辛酸。

人生,终究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但转念一想,每个人都走在人群里,你走得离我远了,就会离另外一些人更近了,未必不是好事情。

世界这么大,过客这么多,

你曾给过我一个惊鸿一瞥的故事开头,

我就还你一个各生欢喜的故事结尾,

方不负这一路同行。

——图文来自网络,转发只为分享——

降落

刀哥简介

非特级,非正高,非名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项目发起人之一。写书几本,编书若干。《教师博览》《福建教育》等多家报刊专栏作者。应邀在全国各地作专题讲座近300场,有微信公众号“刀说话”。

刀哥编着的部分书籍

据说,转发的人,

不仅手有余香,而且心有亮光

点击“阅读原文”,有好书推广。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