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那些年看过的《读者》开书店了 还把“敦煌莫高窟”搬进了老上海!

那些年看过的《读者》开书店了 还把“敦煌莫高窟”搬进了老上海!

时间:2022-02-25 22:24:12

相关推荐

那些年看过的《读者》开书店了 还把“敦煌莫高窟”搬进了老上海!

你的人生中,一定有一本《读者》吧?

创刊38年的《读者》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长。菌菌记得,中学时期,每当放学,我们就会三两为伴,一头扎进学校旁边的小书店里,一本本的《读者》总是占据着书店的中心位置。(毕竟那时候,《读者》是唯一被老师认可的课外杂志读物)

现在《读者》在魔都开线下书店了你知道吗?还把“敦煌莫高窟”搬进了老上海!

从甘肃到上海

《读者》虽创刊于甘肃,但全国第一家线下体验店选址在魔都,门头不大,不用心很可能会直接错过。

一进门,便能看到洁白的墙上印着“读者书店”和一段看不懂的“天书”,这是设计师将卷首语的文字做了抽象化设计,并没有什么具体的释义,要真要究其根本,那应当就是每一位读者和《读者》之间的故事吧。

在“敦煌莫高窟”里喝茶

除了书店,最特别的是,这里藏了一座小敦煌!

在楼梯下的隐藏空间被合理的利用了起来。刚开始吸引到菌菌的是楼梯底下的“敦煌文创”,绚烂夺目。没想到一回身,透过朦胧的屏风里面有一个新世界!它竟然把“敦煌莫高窟”都搬来了!

喝茶吧__

一瞬间从老上海穿越到了甘肃敦煌,一条长长的拱形走廊里散发着阵阵茶香和幽幽的暖黄灯光,墙壁上一个个的小洞窟里都是和敦煌有关的书籍、雕塑、唐卡,墙上还挂着一些罕见的敦煌壁画。

在敦煌茶室中温上一壶茶,拿上一本书,尽情的享受这份安宁。

百年建筑的老上海民国风

读者书店一共有两层,面积虽不大但处处都是精巧的设计。读者书店坐落在九江路上的大生大楼里,是一栋百年的老建筑,完好的保留了民国时期建筑的老墙面。

如果你想怀念一下学生时代,不妨来这里坐坐,毕竟能把老上海和甘肃敦煌结合的如此巧妙的读者书店,全球仅此一家。(地址:九江路230号,或直接搜索“读者书店”)

你与《读者》之间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

摄影:栗子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在阅读区,老上海风情随处可见,不论是楼梯装饰、经典的老上海红绿配色还是桌上的花窗玻璃制成的台灯,仿佛来到了婀娜多情的老上海滩,不知不觉间也想慢慢摇动腰肢。

店里插座、光线都很适合沉浸式学习,菌菌就看到好多做功课的学生和拿着电脑不停敲击键盘的上班族;书店就是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能够洗掉人身上的浮躁。

旋转楼梯也是书店的一大特色,从楼梯上去,旁边的书架上都是记录上海变迁史的书籍和绘本,就像是一个小型的“上海历史博览会”。

专属于你的“读者”情怀

时间走廊

在二楼,有一个特别的走廊,注意看玻璃下都是一本本的《读者》,它记录了《读者》陪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从左到右,从1981年到,从民国风阅读室到现代简约风咖啡厅,《读者》就这样一路陪着读者在时空中走过。

木质摘录

DU ZHE

读者书店

木质摘录

这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书店。进门拐角处的门帘,是一页页的木质书,你以为它只是装饰物吗?这是自1981年《读者》创刊以来各期杂志上的摘录,或许可以找到你读过的文章。你对这一段段的文字有印象吗?

时光邮筒

80/90年代的我们是被明信片包围的年代,在店内一角,就有100位读者对《读者》的寄语。每一张明信片的背后都是一段与《读者》相关的暖心故事。如果你有特别的话想对《读者》说,也可以写在旁边的留言本上哦~

当然啦,这个邮筒并不是摆设,是真的可以寄出去的。

作为中国经典刊物,《读者》杂志不仅在国内畅销,更有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不同地区的版本,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