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今秋星八运 | 天还热 不要跟我说秋天

今秋星八运 | 天还热 不要跟我说秋天

时间:2020-02-12 13:25:12

相关推荐

今秋星八运 | 天还热 不要跟我说秋天

快立秋了,但是依然炎热,从大暑前一周左右,上海便进入了蒸笼模式,湿与热并存,在大暑之前,上海还是不热的,大家相互都在说今年天气还可以,不太热,挺好的。

那时因为上半年厥阴风木的作用比较明显,就像是老天架了一个大电扇,一直有风吹着,也不太容易能够热的起来,但是到了大暑前后,五运六气进入了四之气,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阴君火,再加上在泉的少阳相火,湿热,溽暑的感觉便明显起来。

春夏两季,我们分别从星座、八字、五运六气分析了当季的天地、物候、体感、疾病以及对治方法等情况,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回看对照

看起来是不同的系统,但都是用具象的算法对天地规律的一种窥视而已,最高级的还是我们自身对天地的感知,只不过我们的身心越来越疲惫复杂,所以和天地的沟通链接越来越弱,才会越来越依赖这些算法。

但是通过这些算法,对照我们自己的体悟,可能会让我们重拾我们的感知能力,天地有大道,愿我们都能与天地相通。

言归正传,今年的秋天从8月8号到11月7日。秋季的五运六气跨度了四之气和五之气两步气。

四之气(7.23-9.22),溽暑湿热相薄。

《六元正纪大论》曰:“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浮肿”。

大暑开始,进入了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阴君火,这段时间会非常热,但由于太阴湿土的补充,脾胃病可能会有所减轻

此时又进入了第二个长夏,赖老师建议大家在长夏吃点防风通圣丸,表里双解,而这个时候脾胃相对而言比较壮,所以对脾胃伤害比较小,长夏之后,便进入了秋季,秋分之前的秋天湿热还是比较重,总体气候偏热、偏湿。

而空调、冷饮、饮食不当也都加重了湿热,现代人久坐、进食过多,腹中积累太过,中焦不通,再加上肝胆最怕湿热,所以很多人进入四之气之后便觉得口苦、纳差、头晕、头痛,眼睛酸胀,头重如裹,身体重着,没有力气、小便黄。

大家可以按一按自己两胁是否有疼痛点,如果有,可以按揉松开。

这段时间大家可以敲敲胆经,疏通疏通肝胆,尤其头部胆经。饮食的话可以多吃一些苦味的蔬菜,比如苦瓜、苦芥菜、芥兰等蔬菜。像薏米、茯苓、冬瓜、白扁豆等食材也都可以增加摄入。

今年土运不及,脾胃弱,建议饮食清淡,如若想吃肉,推荐大家一款汤品:

马蹄冬瓜龙骨汤,将马蹄、冬瓜、龙骨适量,放入花椒7粒,一起炖汤。整体清热利湿,比较清爽。

五之气(9.23-11.22),燥湿更胜,沉阴乃布。

《六元正纪大论》曰:“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

秋分之后,进入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阴湿土,金气来复,天气转凉,整体的气候时而凉燥出现,时而又转变为湿热,雨湿增多。这段时间,湿气偏重,随着凉温的改变而存在,多发寒湿困表或者外感湿热类的疾病。

这段时间外感比较多,无论是外寒,还是湿热,所以建议增加一定的锻炼,平日少食入冷饮,穿衣注意增减,一凉一热更容易外感,建议少食入螃蟹、柿子等寒性食物。

整体秋燥会在这时表现明显,可以进食山药、莲藕、百合、银耳等食物,在平日炒菜是可加入花椒,生姜。花椒祛湿,生姜可将寒气发散。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毕竟己亥年土运不急,脾胃整体偏弱,消化吸收的能力不足,还是要饮食清淡,进食温热,减少脾胃负担。

再精密的推算都不能代表天地本身,所以以上每一气的时间可能会有几天的区别,大家也可以通过自身去体会,祝大家在这个多变的秋天,自在安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